作者简介
杨书轩
宜兰二结人,东海中文系,东华创作与英美文学所。
主编过宜兰《歪仔歪诗》,金车教育基金会偏区驻校作家,公路总局环岛计画首奖,青年署壮游台湾、文化部艺术新秀创作发表,龙应台基金会──思想地图执行人(发现心之谷)。
曾获时报文学奖、宜、花、台中文学奖、香港青年文学奖等,仍在行走,採摘经历、也仍在持续检视这些经历。
推荐序
行走去写诗
刚到东华任教的前几年,我总是拒绝收研究生。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我觉得自己还没有资格指导 他人写论文或写作,其次是,实在很少感受到年轻学生写作的决心。我说的决心是,把写作同时当成职业与志业,像磨镜、在黑暗的洞穴里凿壁、在钟乳石洞盯着钟 乳石岩慢慢长大那样对待写作的年轻朋友。但很幸运地后来我遇到了几位具有这种特质的学生,其中一位便是杨书轩。
我常告诉学生,要写作 首先得有天份,接下来便是毅力、毅力、毅力。毅力或可放在阅读、书写,乃至于对心灵毫不饶恕的锻练上,更重要的是,在生活里寻找生活的本质。书轩本就是个 求知慾很强的人,在后来的几年里,我最常听到的是,他又到某一个国小去带孩子们写诗、拍照、读书、玩拼贴,而每回事情告一段落,我就会收到他看某些表演的 心得,或和孩子们相处的感受,而他也和一些喜欢写诗并关怀宜兰的年轻人,发行了《歪仔歪》诗刊。
不少对文艺带着憧憬的年轻人,会在这段时间把精神与注意力放在自己是否被注意到这件事上,书轩选择了一条我认为更理想的方式,就是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慢慢地自己的本质便被自己注意到了。
书轩毕业几个月后,把整本毕业作品修改过,再次传给我,说准备要出诗集了,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传来一个再修改的版本。这是一本二十几岁诗人营构的第一巢居室,我仔细阅读了每一块砖、瓦、每一面墙的粉刷工法,然后我告诉我自己,书轩已经发现(并开始)了自己的诗意居所。
这本诗集又分为「爱情的模煳性准确」、「来自四个国度的此刻」、「兰花源」、「马克白弟弟」、「故事塔 与塔内的实验」几辑(读者应可在阅读中感受为何 这些诗得要分辑的原因)。除了细微的个人情感外,也有政治、社会与在地的议题,带着年轻诗人独特的观察(如「兰花源」一辑),有些作品还潜藏着讽刺性。带 着浪漫感的作品像〈皮亚佐拉与手风琴〉,带着比较鲜明写实意味的〈北回归线〉,综合两者的〈过火〉,使用母语以为诗题的〈着食〉,以及较勇敢的〈白的剧 场〉、〈马克白弟弟〉,都可以读到书轩做为诗人的意志与意图。
最让我惊喜的是书轩不只写自己的感情,也投入写土地的感情,而且不是过 去乡土诗直白淳厚的感情,而是新世代的一种,曲折认识的土地情感。(他们在成年后返回,而不像上个世代在成年后离开)而有些诗句则呈现出书轩经营出来的韵 律感,比方说「我有分娩的疼痛 你们有没有?这么多竹林」(〈一位纪录片导演的备忘录〉)、「现在我认识你/就不要再说回忆了」(〈爱情愉悦发声〉)、我把人/放入口里/为了好好品尝/ 「囚」(〈黑巧克力球〉)、「有没有一种云,被称做地理师」(〈云的愿望〉),不过整体来说,书轩仍在摸索着一种独特、不容置换的诗的腔调,此刻的诗语言 或许是辙痕,也是历程。
对我这样一个不及格的诗的读者来说,书轩这本诗集,偶尔会有情感斟得太满,或用火柴点火时等火烧得太靠近手指才勉强放弃的问题,不过这是在「动物凶勐」年纪时的诗人共同特征,或者可以视为未来更美丽诗集的预想也不一定。
有一回书轩写信给我,提到自己在朗岛的海边,思考着自己和海之间的关系;另一回他兴奋地跟我陈述,他如何带领孩子完成图像和诗的拼贴。偶尔我也会收到他 在情感上发生波动,或感到沮丧的来信;或者他对故乡宜兰发生事情的种种不满。这些日子以来,我收到的书轩的信,也如同一册诗集。那是一个年轻诗人的鸟日 子,而这本诗集真正发声的就是那些鸟日子,在这些鸟日子中,书轩不断行走(有实质意义的行走,也有抽象意义的行走),成了他能写诗的重要关键。
我不禁想起加拿大诗人、小说家爱特伍(Margaret Atwood),她曾经写过一首〈奥菲斯组诗〉,以希腊神话中奥菲斯(Orpheus)的故事原型,转化成一系列关注现世的诗作。其中第二首里有一段「跟 他在一起的,是那些失去嘴巴的人,/没有指头的人,/名字被查禁的人,/在此岸的灰暗石头间/洗涤碗碟的人」。暗指的是1973年智利政变被军队所杀害的 民众,以及当时为民众唱歌因而丧生的诗人歌手加。歌手为那些失去嘴巴的人而唱,诗人为那些没有指头的人而写,这不是诗的梦想,而是诗的承担。
我在书轩的作品里看到了刚开始的,微小却珍重热烈的火苗,这也是我不愿把书轩的第一本诗集说得多么好、多么值得期待的原因。我知道他的路还很长,他还得行走到未来去写诗。我期待他成为一个为没有指头的人写诗的诗人,当然,这只是我忝为书轩老师的一点,毫无理由的期待。
吴明益 国立东华大学华文系教授
黑巧克力球
我把人
放入口里
为了好好品尝
「囚」
原乡的灵感
爱的限定冰酿
真不赖啊!灵魂一样浓的
在舌尖的顶峰
融化开来
使我开始懂得
浓稠的监禁
更多于
游走的欢愉
味觉,将攀越气味
寻找你的国度
直到我们苦笑的
把人
说出
北回归线
冲突,乃万物之母──赫拉克利图(Heraclitus)
像一条北回归线穿向你的
腰际像一条北回归线绣过你的腰际牠刺啊刺啊
一张极端的气象图
被命运刺出,切分领土
各二分之一──伐木、卖香蕉、炒地皮,毫无疑问的
心脏与地理师的决裂只能用决裂来协商,于是酷暑与
寒冬遥遥对峙,「平时都没事」「最好」「但没事
就要发作一次」日历间的板块 挤压──
云层暴走,掷落天空的火焰与石块
沖入你的激流──收缩与膨胀交错,地层松脱
但我仍要说:「吾国,乃希腊哲人的原乡」
当他说:「冲突,乃万物之母」我彷彿又感到一条
北回归线刺过你的胃袋牠刺啊刺啊
饿的你大喊 今晚吃什么 妈
预感
我有预感你会带来晨光
预感这一刻就要来临
即使月亮被蒙住,星星熄火
夜晚用迷雾把身体涂抹去,只剩下眼睛漫走
响亮的瀑布,从上一个十年
流过身边……什么都听不见的时候
现在我懂得安静有着什么样的气味
有着什么样极简的触觉 边界
朝赤裸开放,现在我懂得失去一个「你」
才使我拥有 现在的你
预感我的预感,沿途洒下的关键字
会在你迷失时,把你一点一点的带回
回到我们还是蜂巢的初衷
当希望已经睡着了,我们会努力
从她的梦中酿蜜
因为我有预感你会带来晨光
预感时刻将临,离弃的形体
会被光带回,邂逅双眼、漫谈
还原触觉的温度、预感的甜
我们之间的距离
光源释出的心
──献给H.C
“马克白弟弟”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神秘感和一丝丝的忧郁,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这部分内容的,当时就被它深深吸引了。我一直对那些带有悲剧色彩但又充满人性光辉的故事情有独钟。书中的主人公,虽然身处困境,但他身上展现出的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那种对亲情的执着,真的让我非常感动。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塑造这个角色时倾注的心血,他不是一个完美的英雄,他也有自己的脆弱和挣扎,但正是这些不完美,让他显得更加真实,更加 relatable。我反复阅读了好几遍,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感悟。特别是那些描绘他内心挣扎的段落,作者的笔触细腻而深刻,仿佛能直接触碰到人物的灵魂。我常常会陷入沉思,去思考在类似的情境下,我是否也能有如此的勇气和坚持。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让我们去思考关于爱、关于失去、关于救赎的意义。
评分这套书的语言风格真的非常吸引我,尤其是“鸟日子愉悦发声”这部分,它的文字带着一种清新的气息,像清晨的露珠一样晶莹剔透。作者的遣词造句非常讲究,但又不会显得过于华丽或矫揉造作,而是恰到好处地营造出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我喜欢阅读时那种被文字包裹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鸟鸣天堂,所有的烦恼都被隔绝在外。每次翻开它,我都会被那些优美的句子所打动,它们不仅仅是文字,更像是诗人写下的诗篇,充满了画面感和情感张力。我常常会摘抄下一些我喜欢的段落,放在床头,睡前读一读,感觉心情会特别平静。这种语言的魅力,让我觉得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种涤荡心灵的仪式。它不像有些书那样,只是为了传达信息而写,而是注重文字本身的美感,让读者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评分从“鸟日子愉悦发声”中,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发声”,更是一种关于“听”的艺术。作者鼓励我们要用心去倾听,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倾听身边人的声音。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过于关注“说”和“表达”,却忽略了“听”的重要性。当我们学会了倾听,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我开始尝试在生活中去实践这种“听”,放慢语速,认真聆听对方的话语,感受他们想要表达的情感。我发现,当我去真诚地倾听时,人际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沟通也更加顺畅。这本书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用温柔的语言,引导我走向一种更深刻的连接,一种更具同理心的生活方式。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愉悦”,很多时候来自于内心的宁静和对他人的理解。
评分“马克白弟弟”这个故事,给我的感觉是一种缓慢而深刻的震撼。它不像那些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那样,让你一口气读完,而是会让你在读完之后,久久不能平静。那些人物的命运,那些命运中的挣扎,都会在你的脑海中盘旋,让你反复去思考。我尤其被书中对“成长”的描绘所打动。即使是在最艰难的环境下,主人公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地成长,努力地去理解世界,去理解自己。这种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充满了痛苦和牺牲,但正是这种艰难的成长,才显得尤为珍贵。它让我意识到,生活中的磨难,不一定都是坏事,它们也可能是促使我们成长的契机。这本书让我对“成长”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的积累,而是生命力的体现,是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智慧。
评分这套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将两种看似不同的主题——“鸟日子愉悦发声”的积极心态与“马克白弟弟”的深刻人生思考——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我一开始以为它们会是完全独立的两个部分,但读完之后,我发现它们是相辅相成的。积极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而深刻的人生思考则能让我们在逆境中找到力量和意义。“鸟日子愉悦发声”教会我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如何在平淡的日子里活出色彩;而“马克白弟弟”则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生命的韧性,它教会我在面对痛苦时,如何保持一份清醒和勇气。这种结合,让这套书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和深刻。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获得快乐的书,也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面对痛苦的书,它是一本关于如何完整地体验生命的书,教会我们在阳光下歌唱,也在风雨中前行,最终成为一个更强大、更完整的人。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书,不应该只是提供信息,更应该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引发情感的共鸣。“马克白弟弟”的部分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所探讨的主题,虽然看似是关于一个人的命运,但实际上触及到了人性中最普遍的困境和挣扎。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问自己,如果是我,我会如何选择?我会在绝望中找到希望吗?我会在痛苦中保持善良吗?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正是这种思考的过程,让我觉得自己仿佛也在参与到故事中,也在经历着角色的成长和蜕变。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看到了人性的阴暗,但最让我动容的是,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总有一丝希望的光芒在闪烁。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关于生命意义的哲学探讨,它引导我去更深入地理解人性,理解生命。
评分我个人一直对心理学和自我成长类的书籍比较感兴趣,但市面上很多书都过于理论化,读起来让人感觉晦涩难懂,而且很多时候读完之后也不知道该如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但是这套书给我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它在讲解一些比较深刻的道理时,运用了很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和生活化的例子,读起来一点都不会感到枯燥。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内在小孩”的部分,作者用非常温柔和充满理解的笔触,引导读者去审视自己过往的经历,去接纳和疗愈那些曾经受伤的自己。读的时候,我仿佛能看到自己小时候的样子,那些被忽视的情感,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在这本书的帮助下,我开始慢慢地理解它们,并且学会如何去关怀那个曾经的我。这种阅读体验非常独特,它不像是在“学习”,更像是在进行一场与自己的对话,一场深刻的自我探索。我感觉自己好像打开了新的视野,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模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开始尝试用更积极、更包容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评分“马克白弟弟”的故事,让我联想到很多经典的悲剧英雄。但它又不仅仅是悲剧,其中还蕴含着一种坚韧的力量,一种即使在绝望中也永不放弃的希望。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那些内心的冲突,那些无法言说的痛苦,作者都用非常真实和动人的笔触展现了出来。读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仿佛也成为了那个角色,一同经历着他的喜怒哀乐,一同承受着他的苦难。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学会了去同情那些身处困境的人,学会了去珍惜那些来之不易的幸福。这本书让我明白,即使生活充满了挑战和不如意,只要心中还有希望,只要还有爱,就一定能找到前行的力量。它不是一本轻松愉快的读物,但绝对是一本能够触动灵魂、引发深刻思考的书。
评分这套书的包装真的超出我的预期,拿到手的时候就感觉非常惊喜。外壳是那种很有质感的哑光纸,上面印着烫金的“鸟日子愉悦发声”几个字,在光线下流转着低调的光泽,一看就不是那种廉价的印刷品。翻开来,里面的纸质也非常好,厚实且带有淡淡的纸张香气,翻阅起来手感很舒服,完全不像那种随便印印的书。我一直都很喜欢收藏一些设计感强的书籍,这套书无疑满足了我的收藏癖。而且,里面还有一些插画,笔触细腻,色彩搭配也很舒服,不像有些书的插画那样突兀,这些插画像是书的灵魂一样,与文字融为一体,让阅读的体验更加丰富和愉悦。我特别喜欢其中一张描绘黎明时分,鸟儿在枝头欢快歌唱的画面,感觉真的能听到它们清脆的鸣叫声。这种包装和装帧上的用心,绝对是能让人感受到作者和出版社的诚意,也让我在送礼时倍感体面。我之前也买过一些类似主题的书,但论包装的精致程度,这套书绝对是数一数二的,甚至可以媲美一些艺术画册了。
评分这套书最让我赞赏的一点是,它并没有试图给出一个“标准答案”或者“成功秘籍”。“鸟日子愉悦发声”部分,它更像是一种邀请,邀请你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去发现属于自己的节奏。它不会强迫你去做什么,而是鼓励你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去跟随自己的感受。我喜欢这种不带评判、不带压迫的阅读方式,它让我觉得很放松,很自在。我从中学习到的是如何去拥抱生活中的每一个“鸟日子”,无论它是晴空万里还是细雨蒙蒙,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愉悦。我感觉自己不再那么焦虑,不再那么急于求成,而是学会了放慢脚步,去品味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这种从内在产生的力量,比任何外界的激励都更有持久性。我推荐这本书给所有感到生活压力过大,或者想要重新找回生活乐趣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