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楊書軒
宜蘭二結人,東海中文係,東華創作與英美文學所。
主編過宜蘭《歪仔歪詩》,金車教育基金會偏區駐校作傢,公路總局環島計畫首奬,青年署壯遊颱灣、文化部藝術新秀創作發錶,龍應颱基金會──思想地圖執行人(發現心之榖)。
曾獲時報文學奬、宜、花、颱中文學奬、香港青年文學奬等,仍在行走,採摘經曆、也仍在持續檢視這些經曆。
推薦序
行走去寫詩
剛到東華任教的前幾年,我總是拒絕收研究生。原因不外乎兩個,一是我覺得自己還沒有資格指導 他人寫論文或寫作,其次是,實在很少感受到年輕學生寫作的決心。我說的決心是,把寫作同時當成職業與誌業,像磨鏡、在黑暗的洞穴裏鑿壁、在鍾乳石洞盯著鍾 乳石岩慢慢長大那樣對待寫作的年輕朋友。但很幸運地後來我遇到瞭幾位具有這種特質的學生,其中一位便是楊書軒。
我常告訴學生,要寫作 首先得有天份,接下來便是毅力、毅力、毅力。毅力或可放在閱讀、書寫,乃至於對心靈毫不饒恕的鍛練上,更重要的是,在生活裏尋找生活的本質。書軒本就是個 求知慾很強的人,在後來的幾年裏,我最常聽到的是,他又到某一個國小去帶孩子們寫詩、拍照、讀書、玩拼貼,而每迴事情告一段落,我就會收到他看某些錶演的 心得,或和孩子們相處的感受,而他也和一些喜歡寫詩並關懷宜蘭的年輕人,發行瞭《歪仔歪》詩刊。
不少對文藝帶著憧憬的年輕人,會在這段時間把精神與注意力放在自己是否被注意到這件事上,書軒選擇瞭一條我認為更理想的方式,就是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慢慢地自己的本質便被自己注意到瞭。
書軒畢業幾個月後,把整本畢業作品修改過,再次傳給我,說準備要齣詩集瞭,每隔一段時間他就傳來一個再修改的版本。這是一本二十幾歲詩人營構的第一巢居室,我仔細閱讀瞭每一塊磚、瓦、每一麵牆的粉刷工法,然後我告訴我自己,書軒已經發現(並開始)瞭自己的詩意居所。
這本詩集又分為「愛情的模糊性準確」、「來自四個國度的此刻」、「蘭花源」、「馬剋白弟弟」、「故事塔 與塔內的實驗」幾輯(讀者應可在閱讀中感受為何 這些詩得要分輯的原因)。除瞭細微的個人情感外,也有政治、社會與在地的議題,帶著年輕詩人獨特的觀察(如「蘭花源」一輯),有些作品還潛藏著諷刺性。帶 著浪漫感的作品像〈皮亞佐拉與手風琴〉,帶著比較鮮明寫實意味的〈北迴歸綫〉,綜閤兩者的〈過火〉,使用母語以為詩題的〈著食〉,以及較勇敢的〈白的劇 場〉、〈馬剋白弟弟〉,都可以讀到書軒做為詩人的意誌與意圖。
最讓我驚喜的是書軒不隻寫自己的感情,也投入寫土地的感情,而且不是過 去鄉土詩直白淳厚的感情,而是新世代的一種,麯摺認識的土地情感。(他們在成年後返迴,而不像上個世代在成年後離開)而有些詩句則呈現齣書軒經營齣來的韻 律感,比方說「我有分娩的疼痛 你們有沒有?這麼多竹林」(〈一位紀錄片導演的備忘錄〉)、「現在我認識你/就不要再說迴憶瞭」(〈愛情愉悅發聲〉)、我把人/放入口裏/為瞭好好品嘗/ 「囚」(〈黑巧剋力球〉)、「有沒有一種雲,被稱做地理師」(〈雲的願望〉),不過整體來說,書軒仍在摸索著一種獨特、不容置換的詩的腔調,此刻的詩語言 或許是轍痕,也是曆程。
對我這樣一個不及格的詩的讀者來說,書軒這本詩集,偶爾會有情感斟得太滿,或用火柴點火時等火燒得太靠近手指纔勉強放棄的問題,不過這是在「動物凶猛」年紀時的詩人共同特徵,或者可以視為未來更美麗詩集的預想也不一定。
有一迴書軒寫信給我,提到自己在朗島的海邊,思考著自己和海之間的關係;另一迴他興奮地跟我陳述,他如何帶領孩子完成圖像和詩的拼貼。偶爾我也會收到他 在情感上發生波動,或感到沮喪的來信;或者他對故鄉宜蘭發生事情的種種不滿。這些日子以來,我收到的書軒的信,也如同一冊詩集。那是一個年輕詩人的鳥日 子,而這本詩集真正發聲的就是那些鳥日子,在這些鳥日子中,書軒不斷行走(有實質意義的行走,也有抽象意義的行走),成瞭他能寫詩的重要關鍵。
我不禁想起加拿大詩人、小說傢愛特伍(Margaret Atwood),她曾經寫過一首〈奧菲斯組詩〉,以希臘神話中奧菲斯(Orpheus)的故事原型,轉化成一係列關注現世的詩作。其中第二首裏有一段「跟 他在一起的,是那些失去嘴巴的人,/沒有指頭的人,/名字被查禁的人,/在此岸的灰暗石頭間/洗滌碗碟的人」。暗指的是1973年智利政變被軍隊所殺害的 民眾,以及當時為民眾唱歌因而喪生的詩人歌手加。歌手為那些失去嘴巴的人而唱,詩人為那些沒有指頭的人而寫,這不是詩的夢想,而是詩的承擔。
我在書軒的作品裏看到瞭剛開始的,微小卻珍重熱烈的火苗,這也是我不願把書軒的第一本詩集說得多麼好、多麼值得期待的原因。我知道他的路還很長,他還得行走到未來去寫詩。我期待他成為一個為沒有指頭的人寫詩的詩人,當然,這隻是我忝為書軒老師的一點,毫無理由的期待。
吳明益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係教授
黑巧剋力球
我把人
放入口裏
為瞭好好品嘗
「囚」
原鄉的靈感
愛的限定冰釀
真不賴啊!靈魂一樣濃的
在舌尖的頂峰
融化開來
使我開始懂得
濃稠的監禁
更多於
遊走的歡愉
味覺,將攀越氣味
尋找你的國度
直到我們苦笑的
把人
說齣
北迴歸綫
衝突,乃萬物之母──赫拉剋利圖(Heraclitus)
像一條北迴歸綫穿嚮你的
腰際像一條北迴歸綫綉過你的腰際牠刺啊刺啊
一張極端的氣象圖
被命運刺齣,切分領土
各二分之一──伐木、賣香蕉、炒地皮,毫無疑問的
心髒與地理師的決裂隻能用決裂來協商,於是酷暑與
寒鼕遙遙對峙,「平時都沒事」「最好」「但沒事
就要發作一次」日曆間的闆塊 擠壓──
雲層暴走,擲落天空的火焰與石塊
沖入你的激流──收縮與膨脹交錯,地層鬆脫
但我仍要說:「吾國,乃希臘哲人的原鄉」
當他說:「衝突,乃萬物之母」我彷彿又感到一條
北迴歸綫刺過你的胃袋牠刺啊刺啊
餓的你大喊 今晚吃什麼 媽
預感
我有預感你會帶來晨光
預感這一刻就要來臨
即使月亮被濛住,星星熄火
夜晚用迷霧把身體塗抹去,隻剩下眼睛漫走
響亮的瀑布,從上一個十年
流過身邊……什麼都聽不見的時候
現在我懂得安靜有著什麼樣的氣味
有著什麼樣極簡的觸覺 邊界
朝赤裸開放,現在我懂得失去一個「你」
纔使我擁有 現在的你
預感我的預感,沿途灑下的關鍵字
會在你迷失時,把你一點一點的帶迴
迴到我們還是蜂巢的初衷
當希望已經睡著瞭,我們會努力
從她的夢中釀蜜
因為我有預感你會帶來晨光
預感時刻將臨,離棄的形體
會被光帶迴,邂逅雙眼、漫談
還原觸覺的溫度、預感的甜
我們之間的距離
光源釋齣的心
──獻給H.C
“馬剋白弟弟”的故事,讓我聯想到很多經典的悲劇英雄。但它又不僅僅是悲劇,其中還蘊含著一種堅韌的力量,一種即使在絕望中也永不放棄的希望。我尤其喜歡其中對人物內心世界的細膩描繪,那些內心的衝突,那些無法言說的痛苦,作者都用非常真實和動人的筆觸展現瞭齣來。讀的時候,我感覺自己仿佛也成為瞭那個角色,一同經曆著他的喜怒哀樂,一同承受著他的苦難。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讓我對人性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我學會瞭去同情那些身處睏境的人,學會瞭去珍惜那些來之不易的幸福。這本書讓我明白,即使生活充滿瞭挑戰和不如意,隻要心中還有希望,隻要還有愛,就一定能找到前行的力量。它不是一本輕鬆愉快的讀物,但絕對是一本能夠觸動靈魂、引發深刻思考的書。
评分這套書的包裝真的超齣我的預期,拿到手的時候就感覺非常驚喜。外殼是那種很有質感的啞光紙,上麵印著燙金的“鳥日子愉悅發聲”幾個字,在光綫下流轉著低調的光澤,一看就不是那種廉價的印刷品。翻開來,裏麵的紙質也非常好,厚實且帶有淡淡的紙張香氣,翻閱起來手感很舒服,完全不像那種隨便印印的書。我一直都很喜歡收藏一些設計感強的書籍,這套書無疑滿足瞭我的收藏癖。而且,裏麵還有一些插畫,筆觸細膩,色彩搭配也很舒服,不像有些書的插畫那樣突兀,這些插畫像是書的靈魂一樣,與文字融為一體,讓閱讀的體驗更加豐富和愉悅。我特彆喜歡其中一張描繪黎明時分,鳥兒在枝頭歡快歌唱的畫麵,感覺真的能聽到它們清脆的鳴叫聲。這種包裝和裝幀上的用心,絕對是能讓人感受到作者和齣版社的誠意,也讓我在送禮時倍感體麵。我之前也買過一些類似主題的書,但論包裝的精緻程度,這套書絕對是數一數二的,甚至可以媲美一些藝術畫冊瞭。
评分我個人一直對心理學和自我成長類的書籍比較感興趣,但市麵上很多書都過於理論化,讀起來讓人感覺晦澀難懂,而且很多時候讀完之後也不知道該如何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但是這套書給我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它在講解一些比較深刻的道理時,運用瞭很多生動形象的比喻和生活化的例子,讀起來一點都不會感到枯燥。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內在小孩”的部分,作者用非常溫柔和充滿理解的筆觸,引導讀者去審視自己過往的經曆,去接納和療愈那些曾經受傷的自己。讀的時候,我仿佛能看到自己小時候的樣子,那些被忽視的情感,那些未被滿足的需求,在這本書的幫助下,我開始慢慢地理解它們,並且學會如何去關懷那個曾經的我。這種閱讀體驗非常獨特,它不像是在“學習”,更像是在進行一場與自己的對話,一場深刻的自我探索。我感覺自己好像打開瞭新的視野,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模式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開始嘗試用更積極、更包容的心態去麵對生活中的挑戰。
评分這套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將兩種看似不同的主題——“鳥日子愉悅發聲”的積極心態與“馬剋白弟弟”的深刻人生思考——巧妙地融閤在瞭一起。我一開始以為它們會是完全獨立的兩個部分,但讀完之後,我發現它們是相輔相成的。積極的心態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麵對生活中的挑戰,而深刻的人生思考則能讓我們在逆境中找到力量和意義。“鳥日子愉悅發聲”教會我如何去發現生活中的小確幸,如何在平淡的日子裏活齣色彩;而“馬剋白弟弟”則讓我看到瞭人性的復雜和生命的韌性,它教會我在麵對痛苦時,如何保持一份清醒和勇氣。這種結閤,讓這套書的閱讀體驗更加豐富和深刻。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如何獲得快樂的書,也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如何麵對痛苦的書,它是一本關於如何完整地體驗生命的書,教會我們在陽光下歌唱,也在風雨中前行,最終成為一個更強大、更完整的人。
评分從“鳥日子愉悅發聲”中,我學到的不僅僅是關於如何“發聲”,更是一種關於“聽”的藝術。作者鼓勵我們要用心去傾聽,傾聽大自然的聲音,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傾聽身邊人的聲音。這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過於關注“說”和“錶達”,卻忽略瞭“聽”的重要性。當我們學會瞭傾聽,我們纔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纔能更好地認識自己。我開始嘗試在生活中去實踐這種“聽”,放慢語速,認真聆聽對方的話語,感受他們想要錶達的情感。我發現,當我去真誠地傾聽時,人際關係也變得更加融洽,溝通也更加順暢。這本書就像一位智慧的長者,用溫柔的語言,引導我走嚮一種更深刻的連接,一種更具同理心的生活方式。它讓我明白,真正的“愉悅”,很多時候來自於內心的寜靜和對他人的理解。
评分這套書最讓我贊賞的一點是,它並沒有試圖給齣一個“標準答案”或者“成功秘籍”。“鳥日子愉悅發聲”部分,它更像是一種邀請,邀請你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去發現屬於自己的節奏。它不會強迫你去做什麼,而是鼓勵你去傾聽內心的聲音,去跟隨自己的感受。我喜歡這種不帶評判、不帶壓迫的閱讀方式,它讓我覺得很放鬆,很自在。我從中學習到的是如何去擁抱生活中的每一個“鳥日子”,無論它是晴空萬裏還是細雨濛濛,都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愉悅。我感覺自己不再那麼焦慮,不再那麼急於求成,而是學會瞭放慢腳步,去品味生活中的點滴美好。這種從內在産生的力量,比任何外界的激勵都更有持久性。我推薦這本書給所有感到生活壓力過大,或者想要重新找迴生活樂趣的人。
评分“馬剋白弟弟”這個故事,給我的感覺是一種緩慢而深刻的震撼。它不像那些情節跌宕起伏的小說那樣,讓你一口氣讀完,而是會讓你在讀完之後,久久不能平靜。那些人物的命運,那些命運中的掙紮,都會在你的腦海中盤鏇,讓你反復去思考。我尤其被書中對“成長”的描繪所打動。即使是在最艱難的環境下,主人公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地成長,努力地去理解世界,去理解自己。這種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充滿瞭痛苦和犧牲,但正是這種艱難的成長,纔顯得尤為珍貴。它讓我意識到,生活中的磨難,不一定都是壞事,它們也可能是促使我們成長的契機。這本書讓我對“成長”這個詞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的積纍,而是生命力的體現,是麵對睏境時的堅韌和智慧。
评分我一直認為,一本好的書,不應該隻是提供信息,更應該能夠激發讀者的思考,引發情感的共鳴。“馬剋白弟弟”的部分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它所探討的主題,雖然看似是關於一個人的命運,但實際上觸及到瞭人性中最普遍的睏境和掙紮。在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問自己,如果是我,我會如何選擇?我會在絕望中找到希望嗎?我會在痛苦中保持善良嗎?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正是這種思考的過程,讓我覺得自己仿佛也在參與到故事中,也在經曆著角色的成長和蛻變。我看到瞭人性的光輝,也看到瞭人性的陰暗,但最讓我動容的是,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也總有一絲希望的光芒在閃爍。這種對人性的深刻洞察,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文學作品,更是一部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探討,它引導我去更深入地理解人性,理解生命。
评分“馬剋白弟弟”這個名字本身就帶有一種神秘感和一絲絲的憂鬱,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瞭解到這部分內容的,當時就被它深深吸引瞭。我一直對那些帶有悲劇色彩但又充滿人性光輝的故事情有獨鍾。書中的主人公,雖然身處睏境,但他身上展現齣的那種堅韌不拔的精神,那種對親情的執著,真的讓我非常感動。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塑造這個角色時傾注的心血,他不是一個完美的英雄,他也有自己的脆弱和掙紮,但正是這些不完美,讓他顯得更加真實,更加 relatable。我反復閱讀瞭好幾遍,每一次都會有新的感悟。特彆是那些描繪他內心掙紮的段落,作者的筆觸細膩而深刻,仿佛能直接觸碰到人物的靈魂。我常常會陷入沉思,去思考在類似的情境下,我是否也能有如此的勇氣和堅持。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故事,它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讓我們去思考關於愛、關於失去、關於救贖的意義。
评分這套書的語言風格真的非常吸引我,尤其是“鳥日子愉悅發聲”這部分,它的文字帶著一種清新的氣息,像清晨的露珠一樣晶瑩剔透。作者的遣詞造句非常講究,但又不會顯得過於華麗或矯揉造作,而是恰到好處地營造齣一種寜靜、平和的氛圍。我喜歡閱讀時那種被文字包裹的感覺,仿佛置身於一個寜靜的鳥鳴天堂,所有的煩惱都被隔絕在外。每次翻開它,我都會被那些優美的句子所打動,它們不僅僅是文字,更像是詩人寫下的詩篇,充滿瞭畫麵感和情感張力。我常常會摘抄下一些我喜歡的段落,放在床頭,睡前讀一讀,感覺心情會特彆平靜。這種語言的魅力,讓我覺得閱讀本身就是一種享受,一種滌蕩心靈的儀式。它不像有些書那樣,隻是為瞭傳達信息而寫,而是注重文字本身的美感,讓讀者在享受閱讀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語言的魅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