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他的人生!──
八十年的沧桑苦楚,谁还他公道?谁给他一句:对不起!
本书以作者致文化部龙应台的公开信开始,叙述大动乱时代微小人物的沧桑苦楚人生,当初的政治决策者,造成多少家庭多少人一生的悲剧,时间已过六十年了,这些微弱的声音,仍在寻求那一声:「对不起!」。
十七岁的慒懂少年,父亲为保护母亲在家门口被胡琏部队枪杀,母亲悲痛不已,自己却被胡琏部队抓去当兵,由汕头上船抵达金门岛,穿上军服编入部队,从此亲情人伦幸福被抢走!
作者当兵时刻苦奋斗,以初级中学的程度,考取陆军官校,二年半训练后,以全期总成绩第一名毕业。参与八二三砲战几乎丧命,但书中描述关于战事第一手资料,其史料价值十分重要。对于八二三砲战55周年纪念,马英九总统发表的八二三砲战落弹数及平均值,本书有不同见解。
1961年考入成大机械系,69年进中科院,工作,关于当年天弓飞弹研究计划,书中透露出一些不曾公开的概况。
全书中对大时代下家庭及亲友的心路历程,工作及社会的种种经历及体悟,除保存事件的真实性及自传后记中沉痛的感伤外,是社会的省思及大时代伤痕文学最好的註释,本书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刘钖辉
原名刘钖光,1932年在广东出生,1949年胡琏部队败退经广东时被抓当兵,1952年春进陆军官校25期,1954年秋毕业,初任少尉军官时被国防部改名刘钖辉。1958年参加823砲战,并肩同坐的同僚阵亡,九死一生,部队回台湾后又因军中暴行被杀伤,住院将近一年,1961年起,就读成功大学机械系及研究所,1969年进中科院工作,同年与李梅芳结婚,1972年进美国圣母大学获航空工程硕士后返回中科院工作,参与天弓飞弹研究获颁云麾勋章,1992年移民美国,育二女一子大学以上毕业,现均在美国就业。
作者简介 002
致谢词 003
缘起 006
序言︰读《大变动时代的沧海一粟》有感 马忠良 008
致文化部龙部长 010
自序 人生如梦 012
被迫从军 002
童年到成年 005
进陆军官校 007
金门八二三砲战 009
受伤住陆军总医院将近一年 019
进成功大学 023
中科院工作 027
申请赴香港会亲 035
接老母亲到台湾居住 040
婆婆在台湾的日子 李梅芳 045
移民美国 048
大陆探亲 051
我的家庭生活 053
我的父亲 057
缘分 060
父母子女的缘分 064
敏感话题~ 重男轻女 072
玩笑话何必当真~ 兼谈美国进修经过 074
陆军官校学生自传 079
陆军官校学生自传后记 081
刘旭辉自传 085
刘旭辉自传读后感 093
忆念叔叔及金新哥 097
刘光汉 102
刘雨声 105
曾立权 107
张维明 110
成人学校 114
邹成虎同学 127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132
八十感怀 134
回忆录后记~ 要惜福要感恩 137
年谱摘记 141
编后语 147
照片集锦
文武教育~ 陆军官校及成功大学毕业照 150
一九五八年金门砲声隆隆中赴台湾渡荣誉慰劳假 153
一九六三年陆军就读成大同学欢送刘愚公学长毕业留念 154
一九七六年在美国受训合影 155
一九八九年老母亲来台湾亲友到贺 156
一九九二年退休时院长刘曙睎上将设宴款待 157
一九九二年首次返回生长的故乡 158
二○○六新年麻将牌砖砌成 159
二○一一年八十岁老汉自建后院菜圃 160
二○一二年石园宿舍前旧地重游 161
忠勤勋章及六等云麾勋章 162
陆海空军褒状及宝星奖章 163
一九五六年战士授田凭证——一九九五年折价台币八万元 164
一九四九年到台湾的叔叔和金新哥 165
反共宣传传单 166
自序
人生如梦
现在流行用语「美国梦」,在我的人生规划里,从来没有作过这样的梦,是怎么样走到这个梦境里的,自己都煳里煳涂了!
小时候很顽皮,家境又不好,读书是三天打渔,四天晒网。真正的算读了六年书, 弄个初中毕业,却连个初中毕业证明书都拿不出来。
十七岁的懵懂少年,父亲在家门口遭到胡琏部队枪杀。母子正在徬徨无依, 一筹莫展的时候,自己却被胡琏部队抓走了。
熬过了那最初几年当「新兵」的日子,䝉当时营长同意我以高中同䓁学力资格报考军校并出具保荐函。混进了「黄埔军校」,写个学生自传,又出来个「卖父求荣」的贱招。说父亲遭「共匪」杀害, 为报家仇雪国耻,拜别了年老的慈母, 投入革命阵营。 而且加入了国民党。 长官说「黄埔军校是党的学校」。那些「师傅们」认为我是个「好徒弟」,毕业时赏封为第一名高徒。
在金门岛八二三砲战中,一线之差没有被「共匪」的砲弹破片杀死,捡到一条命。在回到台湾的承平时期里,却在某个半夜,被天天同桌吃饭的「革命伙伴」杀得混身是血,差一点就进了鬼门关,在医院里「躲」了将近一年。
叫化子也该有三年好运吧!总算熬过了苦难的日子,进了大学,再进研究所。然后,在中山科学研究院谋得一份喜欢的差事。找到个好老婆,生儿育女,终于出了头天。参与飞弹研究计画,连续二年获颁莒光奖章,云麾勋章各一座,对国家的奉献,大概可以交差了吧!
政府开放老兵赴大陆探亲,自己却坐困愁城,动弹不得。传来老母亲的声声唿唤, 只能「置若罔闻」。还要按照指示在小组讨论的场合,违背自己的良心,宣称开放老兵赴大陆探亲是人道政策, 难怪会来个「脱线演出」,大唱反调不人道。准许军公教人员请假出国观光, 却不准去香港会老母亲一面。被骗「解救水深火热中的大陆同胞」,感叹自己想见见年老的母亲都办不到!辞职不干吧!一家子人还得靠这分薪水过生活。你能奈何!
退而求其次,通过重重困难关卡,老母亲总算以「难民」身分到了台湾。桃园中正机场机门前接到了老妈,已经不是那个四十多年前,从水口三中揹着我翻山越岭回家的身影了。没有相见抱头痛哭的场面,亦没有高兴得跳起来!大概是不知道该怎么样抱抱老妈了!
总算机缘还很不错, 就在儿子快要被服兵役管制,不得离开台湾的前半年,美国政府允许我们全家人移民。老婆孩子立即收拾细软, 先行抵美落脚。 老头子留下来处理家俬, 随后跟进。
在美国自求多福,再一幌眼又是二十多年过去了。回顾一下以往种种情境,难道真的人生如梦?
将这回忆录稿子寄给在耶鲁大学新加坡分院任教的儿子,要他以读者身分提供意见。 他竟说我们夫妻俩打了美好的一战,儿女都很争气,俩个人都可以躲到床舖底下偷笑了!
承蒙惠允浏览,非常感谢!
刘钖辉敬上2013年9月25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