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读经典系列」随身手帐本
小开本9X16公分
方便您可随时、随手轻松读经典!
人人出版《人人读经典》系列,2014年2月推出《豪放词》手帐本。延续以往风格,精巧典雅的书封,清晰秀丽的字体,编排用心,且有白话注释与标准注音,带给读者随手握读的愉悦。
豪放词派是宋词两大风格流派之一,与婉约词相对。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北宋大文豪苏轼,经靖康事变之后,豪放派得以迅速发展,代表词人有苏轼及辛弃疾等人,苏词豪放,辛词雄放,各擅胜场。
豪放派的形成与发展约分爲四个阶段:首先,范仲淹写〈渔家傲〉发豪放词之先声,可称为预备阶段;苏轼大力提倡写壮词,欲与柳永等分庭抗礼,豪放派由此进入第二阶段。苏轼之后,经贺铸中传,加上靖康事变的引发,豪放词派迅速发展,集爲大成。这便是第三阶段,亦即顶峰阶段。第四阶段爲延续阶段,继承辛弃疾的词风,赋词依然雄豪,但由于南宋国事衰微,风雅词盛,豪放派的词作便或呈粗嚣,或返典雅,悲灰之气渐浓。
创作视野较爲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这是豪放派的特点。豪放派不仅以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也描写花间月下的缠绵情思,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
本书系最大特色「开本小而美,编排素且雅」。市场不乏口袋书,但多半页数偏多,编排草率;本书系由王行恭设计事务所设计装帧,皮制书封更是精致,是一套有质感的随身手帐书,更让中国文学经典能轻易上手一读。
人人出版《人人读经典》系列,选取三百首左右豪放词经典作品,编辑出版《豪放词》手帐本,只盼唤起读者心中那金戈铁马、百战沙场的壮志豪情。
拿到《豪放词》这本书,我第一眼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精美的装帧所吸引。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沉静而又磅礴的气息。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收录了哪些大家名篇,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和理解宋词的角度。作者在导言中就明确指出,“豪放”并非一味激越,而是包含了多种情感的表达,如慷慨悲歌、壮志凌云,也包含了对人生苦短的无奈,以及在逆境中的坚韧。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在阅读具体的词作时,能够更加全面地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书中对于每首词的解读,都做到了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温度。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了词中的典故、用语,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词人的情感。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解读辛弃疾《破阵子》时,对于“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一句的分析。他没有停留在表面的军事描绘,而是深入到辛弃疾晚年壮志难酬的悲愤,以及他内心深处对国家统一的渴望。这种深入骨髓的解读,让我读出了词作隐藏的另一层意义。这本书让我明白,所谓的“豪放”,是一种精神的张力,一种对生命不竭的探索和追求,无论顺境逆境,都能保持一份昂扬的姿态。
评分作为一个对宋词情有独钟的读者,我曾读过不少宋词选集,但《豪放词》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却尤为独特。首先,这本书的选词角度非常新颖。它不拘泥于狭隘的“豪放”定义,而是更侧重于挖掘词作中那种昂扬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内核,以及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和人生哲理。书中收录的词作,既有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也有一些相对冷门却同样精彩的作品,这大大拓宽了我对宋词的认知。其次,作者的解读功力深厚,令人赞叹。他并没有简单地罗列词作,而是深入挖掘了每首词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力量。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解读语言生动形象,充满诗意,将那些古老的文字重新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他善于将抽象的文学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个人感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与词人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作者不仅分析了词作的宏大气魄,更深入探讨了苏轼面对人生起伏时的豁达与超然,让我对这位伟大的词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本《豪放词》的封面设计颇为吸引人,一抹山水泼墨,几笔遒劲的行书,一下子就勾勒出了词的意境。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原以为会是一本纯粹的词集,但内容却远不止于此。作者在每首词的编排上都花了不少心思,不仅仅是按照作者或朝代简单罗列,而是通过巧妙的主题划分,将同样风格或情感的词作 juxtaposition 在一起,仿佛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读到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个挥斥方遒的英雄身影;紧接着是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那种壮志未酬的悲愤与不甘,也油然而生。这种编排方式,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沉浸感,让我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不同词人笔下的家国情怀、人生感慨。书中对词作的注解也十分详尽,不仅解释了生僻字词,更重要的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词句背后的典故、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心境。不像有些注解枯燥乏味,这里的解读充满了人情味,有时还会穿插一些作者个人的理解和感悟,读来让人会心一笑,或者引发深深的共鸣。甚至在一些字词的选用上,都能感受到作者的考究,比如对某个意象的描绘,他会举出不同词人同样意象的不同处理方式,让我们得以窥见词创作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评分我一直对古代文学情有独钟,尤其喜欢那些能够触动心灵的文字。《豪放词》这本书,可以说是近期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部作品。这本书的选词非常考究,作者并非简单地将大家的名篇罗列,而是精心挑选了那些能够代表“豪放”精神,又不乏细腻情感的佳作。初读之下,或许会被那些“大江东去”的壮阔所震撼,但细细品味,更能体会到词人内心深处的波澜。书中对每首词的赏析,都做得极其到位。作者的文笔十分优美,他用流畅的语言,将词句背后的历史典故、作者的生平遭遇娓娓道来,让我们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一些意象的解读,都极具创意。例如,对于“月”的描绘,不同词人笔下的“月”有着不同的意涵,作者能从中梳理出其中细微的差别,并将其与词人的情感变化相联系,让人读来豁然开朗。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分析一些词作时,提出的“小我”与“大我”的辩证关系。那些看似张扬的豪放之词,往往也蕴含着词人对个人命运的关切,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这种将宏大叙事与个体情感巧妙融合的解读方式,让整本书充满了层次感和深度。
评分刚开始收到这本《豪放词》的时候,我其实是有点犹豫的,因为“豪放”这两个字,在我印象中总是和那些大开大合、气势磅礴的诗句联系在一起,总觉得离我这种平凡人的生活有点距离。但是,翻开这本书,才发现我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作者在导读部分就非常细致地阐述了“豪放”的内涵,它不仅仅是词风上的激昂,更是精神层面的一种追求,一种不畏艰难、敢于担当的胸怀。书中精选的词作,很多都出自大家之手,像苏轼、辛弃疾,他们的词确实如雷霆万钧,但作者在解读时,却能从中挖掘出普通人也能理解的悲欢离合。比如,读到辛弃疾《破阵子》中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虽然词人身处沙场,心怀报国,但其中那种渴望被肯定、渴望成就一番事业的心情,和我们普通人追求个人价值,在工作中有所建树的心情,又何尝不是一种精神上的呼应呢?书中的一些篇章,会围绕着“人生失意”、“岁月蹉跎”等主题来展开,这时候,那些看似“豪放”的词句,在作者的解读下,就变得格外有温度。它们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文学经典,而是充满了人生智慧的慰藉,就像一位长者在耳边轻轻诉说,让你在迷茫时找到方向,在失落时重拾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