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術館、國史館、颱藝大至今政務委員,黃光男不論是教書或擔任公職,均保持閱讀習慣,且勤於筆耕,同時以校長、教授的專業角度與公職的職位高度,動筆寫下行腳國內外公餘的感觸。「石坡記遊」即是黃光男在旅途中利用餘暇所看、所思的記錄,也是沿途觸景即情的感想,甚至是自在、自省人生存在的現實;或者說是個人的生活記事,在異地對於自我省思的種種雜記,期在文化、藝術、社會等等現場上多些學習的資源。黃光男的文中有畫,畫中有詩意,使讀者得以隨之體驗世界。本書更收錄黃光男手繪綫條圖,深具欣賞典藏價值。
作者簡介
黃光男
現任行政院政務委員,1944年生,屏東師範、國立藝專美術科畢業,高雄師範大學中文係學士,颱灣師範大學美研所碩士、高雄師範大學文學博士。
曾任颱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曆史博物館館長、國立颱灣藝術大學校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
專長水墨畫創作、中國美術史、美術理論、美學、美術行政及博物館學等。
主要著作有《宋代繪畫美學析論》、《颱灣畫傢評述》、《颱灣水墨畫創作與環境因素之研究》等美術與繪畫學術專論十餘部;《一樣湖山兩樣春》、《實證美學》、《印象國度》、《流動的美感》、《黃光男的藝術散步》等十餘本散文集;《博物館行銷策略》中英文版、《博物館新視覺》中英文版、《博物館企業》、《詠物成金-文化創意産業析論》、《樓外青山-文化、休閑、類博物館》等近十部美術行政與博物館學專書;應邀舉辦國內外個展三十餘次、聯展四十餘次並榮獲教育部社教奬章(1984年)、教育部文化奬章(1998 年)、法國文化部文藝一等勛章榮譽(1998年)、行政院新聞局國際傳播奬章(1999年)、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卓越貢獻校友奬(2007)、日本創價大學最高榮譽奬章(2010)、中華民國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第45屆中山文藝創作奬(2010)等奬項。
寫在齣版之前
水岸浪花濕衣襟 007
英雄花滿城邑老 015
飛雪詩江南 027
川流不息 蜀道行 047
韆嶺萬壑 天山古道 067
韆裏迢迢 東北行 089
澳門過客 105
飛衣似夢 澳門剪影 113
路過檳城 憶舊時空 121
夏木森森 印尼記遊 135
東京巷道 161
尋覓陌生 帛琉行 175
雪梨初夏 191
七二八倫敦 209
作者序
寫在齣版前
「石坡記遊」是我在旅途中利用餘暇所看、所思的記錄,也是沿途觸景即情的感想,甚至是自在、自省人生存在的現實;或者說是個人的生活記事,在異地對於自我省思的種種雜記。
彆人看來或許這是過眼雲煙的小事,何須花時間說風涼。但在分秒必爭的世代,誰管你有什麼可讀的文句,或能看到什麼感動的事跡?說來都會使人放下筆長嘆一聲可也。偏偏自己想不開,行腳國內外公餘的感觸特彆明顯,期在文化、藝術、社會等等現場上多些學習的資源,於是動筆寫寫可以記下來的人、事、物以及船過無痕卻有波的記憶。
至少在人生不能太閑,太閑反生惡念的原則下,或許有些篇幅言不及義的文字,但心存真實說不定也能補些拙筆簡誌的初衷吧!所以在此特彆嚮齣版社緻敬意,編輯的辛苦也在這裏鞠躬再三;倘若文句中能有少許故事可讀,則感謝讀者,反之,就很抱歉對大傢的乾擾瞭。
我是個「多愁景物深,無可留春春不在;善感人間事,醉飲太虛酒在心」的人,作畫人澄靜,文字嘎嘎然,隻因創新意念湧泉,纔把隻影印前庭,不知量力非勇猛,隻求散發些許真誠。謝謝大傢!感謝香海文化齣版。
水岸浪花濕衣襟
我發現瞭古城牆的一段老石垣布滿歲月的苔痕,依稀看到有很多壯士在這裏駐紮過,故事的起頭無從理清,但預防海盜、強兵的侵犯是必然的。
1.今夜
今夜,棲息在廈門標有「一國兩製統一颱灣」字幕的後方飯店。在層層夏蔭蟲鳴景觀的環境,赫然遠望著金門島燈火通明,不!薄霧遮蓋些許燈點有些模糊,但「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紅字卻在腦際迴盪。
兩岸的對峙在於歲月記憶裏已如從綠葉帷幕間穿透的光亮,已有雲濃尚且引發煙霧的流竄,沒什麼道理看待這種莫名不解的情懷,是誰教我們無神的對眼。
我無能說如風煙沉默的種種,恰似歲月不語的失憶嗎?為何鳥群仍然高飛在叢樹上空的灰藍,映現白雲潔淨的朵朵心思不停留,冉冉而升愁憂的過往。
層層積纍記痕的重量,足夠壓垮一生的掙紮,在人生評比的期望下。
兩岸有多遠的距離分隔在夢境初醒剎那,卻是半世紀無奈呻吟在飛逝如風絮生命的拾得。
作客如我,還有多少個疑思可探尋的原相。猶記硃子在這個地理位置上,講述仁義忠信、樂善不絕關於生存價值的聖言,而今存在更為現實的境域上,能說什麼嗎!
我在廈門海灣看金門,四、五十年前的凝視,是在風不定雨不停的爭鬥中。此時「臨晚鍾、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該說晚安瞭。
川流不息蜀道行
不知古人何以氣節如竹、行動如鬆,言談如蘭,堅忍如菊,在蓊蓊鬱鬱山林峭崖成長,歲月在地層中消散,隻有「青山留煙雨,劍門多英雄」的感慨。
1.名牌
小時候,受教於幾位大陸籍的老師,說起四川就有很多故事,在濃濃鄉音下半懂半猜地瞭解「天府之國」的意思,加上自己喜歡看《三國演義》,故事發展到桃園三結義之後,總要替「劉關張」祈福,希望他們能「除奸復國」,或者是能「安逸終老」,雖然事與願相違,但我總選黃忠、趙雲如何盡忠職守殲滅犯兵,而劉備如何化險為夷,為蜀漢立功(不好的事,就略而不看它的結果)。
所以,我總覺得四川、成都似乎都還在救苦救難中存有一絲曆史的勝利情懷。好比唐玄宗〈幸蜀西至劍門〉,李白的〈蜀道難〉,或蘇東坡抒發的傢園情懷等等,未完成的夢想縈繞腦際。每讀杜甫詩句、司馬相如的情節,四川的外觀由豐富的文化彩繪上相,或是豐饒農産提供生活的信心。當然,兵傢避難求功績,除瞭三國分立,唐代中興,最清晰可記的抗戰勝利,四川名聲照耀古今。這一「名牌」掘起,又如何光亮,莫非是辣椒的熱勁嗎?
我對文學作品中的“意境”有著近乎苛刻的追求。《石坡記遊》這個名字,就充滿瞭詩意和畫麵感,讓我聯想到那些在山水之間揮毫潑墨的文人墨客。我不知道書的內容具體是什麼,但光是這個名字,就已經在我的腦海中勾勒齣瞭一幅幅優美的畫捲。我期待作者能夠用富有想象力的文字,營造齣一種獨特的藝術氛圍,讓我在閱讀時,仿佛置身於書中描繪的場景之中,能夠感受到那裏的風、那裏的光、那裏的聲音。我欣賞那種能夠用文字“畫畫”的作者,他們能夠將抽象的情感和場景,具象化,讓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去感受。我希望《石坡記遊》能夠給我帶來這樣的“意境之美”,讓我沉醉其中,忘卻時間的流逝。如果書中能夠包含一些對自然景色的細緻描繪,或者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討,那就更臻完美瞭。
评分在眾多書籍中,我最喜歡那些能夠提供一種“慰藉”的作品,《石坡記遊》這個名字,雖然聽起來有些孤寂,卻也可能蘊含著一種寜靜的力量。我常常在疲憊的時候,想要尋找一本能夠讓我放鬆下來,能夠給我帶來平靜和力量的書籍。我不知道《石坡記遊》的內容是否會包含一些關於自我和解,或者關於在睏境中找到希望的故事。我希望作者能夠用溫柔的筆觸,去描繪那些能夠觸動人心的瞬間,去展現生命中的美好和韌性。一本能夠給人帶來“慰藉”的書,就像是一位知心的朋友,在你需要的時候,默默地陪伴著你,給你力量和勇氣。我期待《石坡記遊》能夠成為這樣一本能夠溫暖我內心的書。
评分我是一個對曆史題材特彆著迷的讀者,每次看到標題裏帶有“記遊”二字的,總會勾起我無限的興趣。《石坡記遊》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充滿瞭故事感,仿佛能看到古人背著行囊,踏上旅程,用筆尖記錄下沿途的風景和感悟。我很好奇,作者筆下的“石坡”究竟是何方聖地?是某個名不見經傳的山榖,還是某個承載瞭厚重曆史的古跡?書中描繪的“記遊”過程,是否充滿瞭奇遇和驚險?又或者是波瀾不驚,卻細緻入微地展現瞭人情世故?我對作者的敘事風格和文字功底充滿期待,希望能看到那種流暢而富有畫麵感的描寫,能夠帶領我穿越時空,親身感受那個年代的氛圍。閱讀這類書籍,就像是在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與那些古老的故事、人物産生共鳴,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曆史的脈絡和人性的復雜。我希望《石坡記遊》能給我帶來這樣的體驗,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僅是獲取信息,更能獲得一種情感上的觸動和精神上的升華。
评分我對於那些能夠展現時代變遷,或者記錄曆史瞬間的書籍,總會抱有特彆的敬意。《石坡記遊》這個名字,讓我聯想到在某個特定的曆史時期,有人在某個地點,留下瞭自己的足跡和文字。我很好奇,這個“石坡”可能存在於哪個朝代?書中所描繪的“記遊”過程,是否會摺射齣當時的社會風貌、生活習俗,甚至政治格局?我希望作者能夠通過這部作品,為我展現一幅生動的曆史畫捲,讓我能夠感受到那個時代的脈搏。閱讀這樣的書籍,就像是在與曆史對話,通過他人的眼睛,去觀察和理解那個我們從未親身經曆過的時代。我希望《石坡記遊》能夠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讓我更深刻地理解我們所處的當下,以及我們從何而來。
评分第一次翻開《石坡記遊》,就被那封麵設計深深吸引瞭,一股濃鬱的復古風撲麵而來,色彩搭配和字體選擇都恰到好處,讓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我本身就喜歡收集一些設計感強的書,這本《石坡記遊》絕對是我書架上的新寵。拿到手後,就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觸感也很好,紙張的厚度和紋理都透露著一種用心。我尤其喜歡作者在封麵設計上所傳達的那種寜靜緻遠的意境,仿佛能感受到一股清風拂麵,讓人心生嚮往。雖然我還沒有開始閱讀具體內容,但僅憑這外在的包裝,就已經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一本能夠讓人放慢腳步,細細品味的圖書,本身就是一種難得的奢侈。我常在想,作者在設計封麵時,腦海中會浮現怎樣的畫麵?是山巒疊嶂,還是古道悠長?是潺潺流水,還是鳥語花香?這些遐想都為《石坡記遊》增添瞭一層神秘的色彩,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走進書中的世界,去尋找這些答案。這本書,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扇窗,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美麗窗戶,而我,已經準備好推開它。
评分作為一個對人文地理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石坡記遊》這個書名立刻抓住瞭我的眼球。它暗示著書中可能包含著對特定地點、地域的深入探索和記錄。我好奇這個“石坡”究竟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地理名稱,還是作者虛構的某個具有象徵意義的場所?書中是否會詳細描述當地的風土人情、曆史遺跡,甚至是獨特的自然風貌?我希望作者能夠以一種客觀而又不失生動的方式,為我展現一個鮮活的地方。閱讀這類書籍,就像是進行一場虛擬的旅行,讓我足不齣戶,卻能夠領略到不同地域的獨特魅力。我希望《石坡記遊》能夠帶我走進一個我從未瞭解過的地方,讓我對其産生濃厚的興趣,甚至激發我親自前往探索的衝動。一個好的“記遊”作品,不僅要記錄,更要引發讀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评分我一直認為,一本真正的好書,應該能夠觸及讀者的內心深處,引起共鳴。《石坡記遊》這個書名,給我一種淡淡的憂傷和懷舊感,仿佛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過往,等待被發掘。我喜歡那些能夠引起我情感共鳴的書籍,它們不一定是轟轟烈烈的史詩,也可能隻是生活中的片段,但卻能觸動我最柔軟的心弦。《石坡記遊》是否會講述一個關於離彆、思念的故事?或者是一個關於成長、蛻變的過程?我希望作者能夠用細膩的筆觸,去描繪那些微小的、卻又真實的情感,讓我們在字裏行間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被理解的溫暖。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瞭內心的聲音,《石坡記遊》或許能成為一個契機,讓我們停下來,審視自己的內心,去感受那些被遺忘的情感。我期待書中能夠有一些讓我潸然淚下的情節,也期待它能夠給我帶來一些治愈和慰藉,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與自己的內心進行一次深刻的對話。
评分我對那些蘊含著深刻哲理,卻又以輕鬆、不落俗套的方式呈現的作品情有獨鍾。《石坡記遊》這個名字,讓我覺得它可能不是一本單純的遊記,而是在旅途中,作者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我期待書中能夠有一些閃爍著智慧光芒的段落,能夠讓我受益匪淺,甚至改變我對某些事物的看法。我喜歡那種“潤物細無聲”的哲學,它不會生硬地灌輸給你什麼,而是讓你在不經意間,被觸動,被啓發。《石坡記遊》是否會講述一個關於人生選擇的故事?或者是一個關於麵對睏境的勇氣?我希望作者能夠用真誠的筆觸,去探討那些人類共同麵對的永恒命題,讓我們在書中找到答案,或者至少,找到思考的方嚮。一本能夠引導讀者進行深度思考的書,纔是真正有價值的書。
评分我是一個喜歡在閱讀中尋找驚喜的讀者,總希望能從書中發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東西。《石坡記遊》這個書名,就給我一種“留白”的感覺,仿佛作者在用一種含蓄的方式,留給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我不知道書的內容會是什麼,是關於一個人的孤獨旅行,還是關於一群人的共同經曆?是關於一場壯麗的冒險,還是關於一次心靈的洗禮?我期待作者能夠用一種巧妙的方式,將故事娓娓道來,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去猜測、去發現、去品味。一個好的故事,不一定需要跌宕起伏的情節,有時,最動人的往往是那些隱藏在平靜敘述下的深意。我希望《石坡記遊》能夠給我帶來這樣一種“驚喜”的閱讀體驗,讓我在閤上書本的時候,依然迴味無窮,意猶未盡。
评分我個人偏愛那些能夠展現作者獨特視角和個性的作品,《石坡記遊》這個書名,就顯得非常個人化,仿佛是作者獨有的旅程和體驗。我期待作者能夠用她/他的獨特語言,去描繪這個“石坡”以及在這個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我希望作者的文字能夠充滿生命力,能夠傳遞齣她/他真實的情感和思考,而不是流於形式的空洞錶達。一個好的“記遊”作品,應該能夠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的“存在”,感受到作者的呼吸和心跳。《石坡記遊》是否會包含作者的個人經曆、情感波摺,或者是一些不為人知的內心獨白?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與作者之間的一場心靈交流,讓我通過她的/他的文字,去認識一個鮮活的個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