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术馆、国史馆、台艺大至今政务委员,黄光男不论是教书或担任公职,均保持阅读习惯,且勤于笔耕,同时以校长、教授的专业角度与公职的职位高度,动笔写下行脚国内外公余的感触。「石坡记游」即是黄光男在旅途中利用余暇所看、所思的记录,也是沿途触景即情的感想,甚至是自在、自省人生存在的现实;或者说是个人的生活记事,在异地对于自我省思的种种杂记,期在文化、艺术、社会等等现场上多些学习的资源。黄光男的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意,使读者得以随之体验世界。本书更收录黄光男手绘线条图,深具欣赏典藏价值。
作者简介
黄光男
现任行政院政务委员,1944年生,屏东师范、国立艺专美术科毕业,高雄师范大学中文系学士,台湾师范大学美研所硕士、高雄师范大学文学博士。
曾任台北市立美术馆馆长、国立历史博物馆馆长、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校长、中华民国博物馆学会理事长。
专长水墨画创作、中国美术史、美术理论、美学、美术行政及博物馆学等。
主要着作有《宋代绘画美学析论》、《台湾画家评述》、《台湾水墨画创作与环境因素之研究》等美术与绘画学术专论十余部;《一样湖山两样春》、《实证美学》、《印象国度》、《流动的美感》、《黄光男的艺术散步》等十余本散文集;《博物馆行销策略》中英文版、《博物馆新视觉》中英文版、《博物馆企业》、《咏物成金-文化创意产业析论》、《楼外青山-文化、休闲、类博物馆》等近十部美术行政与博物馆学专书;应邀举办国内外个展三十余次、联展四十余次并荣获教育部社教奖章(1984年)、教育部文化奖章(1998 年)、法国文化部文艺一等勋章荣誉(1998年)、行政院新闻局国际传播奖章(1999年)、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特殊卓越贡献校友奖(2007)、日本创价大学最高荣誉奖章(2010)、中华民国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第45届中山文艺创作奖(2010)等奖项。
写在出版之前
水岸浪花湿衣襟 007
英雄花满城邑老 015
飞雪诗江南 027
川流不息 蜀道行 047
千岭万壑 天山古道 067
千里迢迢 东北行 089
澳门过客 105
飞衣似梦 澳门剪影 113
路过槟城 忆旧时空 121
夏木森森 印尼记游 135
东京巷道 161
寻觅陌生 帛琉行 175
雪梨初夏 191
七二八伦敦 209
作者序
写在出版前
「石坡记游」是我在旅途中利用余暇所看、所思的记录,也是沿途触景即情的感想,甚至是自在、自省人生存在的现实;或者说是个人的生活记事,在异地对于自我省思的种种杂记。
别人看来或许这是过眼云烟的小事,何须花时间说风凉。但在分秒必争的世代,谁管你有什么可读的文句,或能看到什么感动的事迹?说来都会使人放下笔长叹一声可也。偏偏自己想不开,行脚国内外公余的感触特别明显,期在文化、艺术、社会等等现场上多些学习的资源,于是动笔写写可以记下来的人、事、物以及船过无痕却有波的记忆。
至少在人生不能太闲,太闲反生恶念的原则下,或许有些篇幅言不及义的文字,但心存真实说不定也能补些拙笔简志的初衷吧!所以在此特别向出版社致敬意,编辑的辛苦也在这里鞠躬再三;倘若文句中能有少许故事可读,则感谢读者,反之,就很抱歉对大家的干扰了。
我是个「多愁景物深,无可留春春不在;善感人间事,醉饮太虚酒在心」的人,作画人澄静,文字嘎嘎然,只因创新意念涌泉,才把只影印前庭,不知量力非勇勐,只求散发些许真诚。谢谢大家!感谢香海文化出版。
水岸浪花湿衣襟
我发现了古城墙的一段老石垣布满岁月的苔痕,依稀看到有很多壮士在这里驻扎过,故事的起头无从理清,但预防海盗、强兵的侵犯是必然的。
1.今夜
今夜,栖息在厦门标有「一国两制统一台湾」字幕的后方饭店。在层层夏荫虫鸣景观的环境,赫然远望着金门岛灯火通明,不!薄雾遮盖些许灯点有些模煳,但「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红字却在脑际回盪。
两岸的对峙在于岁月记忆里已如从绿叶帷幕间穿透的光亮,已有云浓尚且引发烟雾的流窜,没什么道理看待这种莫名不解的情怀,是谁教我们无神的对眼。
我无能说如风烟沉默的种种,恰似岁月不语的失忆吗?为何鸟群仍然高飞在丛树上空的灰蓝,映现白云洁净的朵朵心思不停留,冉冉而升愁忧的过往。
层层积累记痕的重量,足够压垮一生的挣扎,在人生评比的期望下。
两岸有多远的距离分隔在梦境初醒剎那,却是半世纪无奈呻吟在飞逝如风絮生命的拾得。
作客如我,还有多少个疑思可探寻的原相。犹记朱子在这个地理位置上,讲述仁义忠信、乐善不绝关于生存价值的圣言,而今存在更为现实的境域上,能说什么吗!
我在厦门海湾看金门,四、五十年前的凝视,是在风不定雨不停的争斗中。此时「临晚钟、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该说晚安了。
川流不息蜀道行
不知古人何以气节如竹、行动如松,言谈如兰,坚忍如菊,在蓊蓊郁郁山林峭崖成长,岁月在地层中消散,只有「青山留烟雨,剑门多英雄」的感慨。
1.名牌
小时候,受教于几位大陆籍的老师,说起四川就有很多故事,在浓浓乡音下半懂半猜地了解「天府之国」的意思,加上自己喜欢看《三国演义》,故事发展到桃园三结义之后,总要替「刘关张」祈福,希望他们能「除奸复国」,或者是能「安逸终老」,虽然事与愿相违,但我总选黄忠、赵云如何尽忠职守歼灭犯兵,而刘备如何化险为夷,为蜀汉立功(不好的事,就略而不看它的结果)。
所以,我总觉得四川、成都似乎都还在救苦救难中存有一丝历史的胜利情怀。好比唐玄宗〈幸蜀西至剑门〉,李白的〈蜀道难〉,或苏东坡抒发的家园情怀等等,未完成的梦想萦绕脑际。每读杜甫诗句、司马相如的情节,四川的外观由丰富的文化彩绘上相,或是丰饶农产提供生活的信心。当然,兵家避难求功绩,除了三国分立,唐代中兴,最清晰可记的抗战胜利,四川名声照耀古今。这一「名牌」掘起,又如何光亮,莫非是辣椒的热劲吗?
第一次翻开《石坡记游》,就被那封面设计深深吸引了,一股浓郁的复古风扑面而来,色彩搭配和字体选择都恰到好处,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我本身就喜欢收集一些设计感强的书,这本《石坡记游》绝对是我书架上的新宠。拿到手后,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触感也很好,纸张的厚度和纹理都透露着一种用心。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封面设计上所传达的那种宁静致远的意境,仿佛能感受到一股清风拂面,让人心生向往。虽然我还没有开始阅读具体内容,但仅凭这外在的包装,就已经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本能够让人放慢脚步,细细品味的图书,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奢侈。我常在想,作者在设计封面时,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画面?是山峦叠嶂,还是古道悠长?是潺潺流水,还是鸟语花香?这些遐想都为《石坡记游》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走进书中的世界,去寻找这些答案。这本书,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窗,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美丽窗户,而我,已经准备好推开它。
评分我对文学作品中的“意境”有着近乎苛刻的追求。《石坡记游》这个名字,就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山水之间挥毫泼墨的文人墨客。我不知道书的内容具体是什么,但光是这个名字,就已经在我的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我期待作者能够用富有想象力的文字,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让我在阅读时,仿佛置身于书中描绘的场景之中,能够感受到那里的风、那里的光、那里的声音。我欣赏那种能够用文字“画画”的作者,他们能够将抽象的情感和场景,具象化,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我希望《石坡记游》能够给我带来这样的“意境之美”,让我沉醉其中,忘却时间的流逝。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或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那就更臻完美了。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真正的好书,应该能够触及读者的内心深处,引起共鸣。《石坡记游》这个书名,给我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怀旧感,仿佛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过往,等待被发掘。我喜欢那些能够引起我情感共鸣的书籍,它们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史诗,也可能只是生活中的片段,但却能触动我最柔软的心弦。《石坡记游》是否会讲述一个关于离别、思念的故事?或者是一个关于成长、蜕变的过程?我希望作者能够用细腻的笔触,去描绘那些微小的、却又真实的情感,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被理解的温暖。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内心的声音,《石坡记游》或许能成为一个契机,让我们停下来,审视自己的内心,去感受那些被遗忘的情感。我期待书中能够有一些让我潸然泪下的情节,也期待它能够给我带来一些治愈和慰藉,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与自己的内心进行一次深刻的对话。
评分我是一个对历史题材特别着迷的读者,每次看到标题里带有“记游”二字的,总会勾起我无限的兴趣。《石坡记游》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故事感,仿佛能看到古人背着行囊,踏上旅程,用笔尖记录下沿途的风景和感悟。我很好奇,作者笔下的“石坡”究竟是何方圣地?是某个名不见经传的山谷,还是某个承载了厚重历史的古迹?书中描绘的“记游”过程,是否充满了奇遇和惊险?又或者是波澜不惊,却细致入微地展现了人情世故?我对作者的叙事风格和文字功底充满期待,希望能看到那种流畅而富有画面感的描写,能够带领我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个年代的氛围。阅读这类书籍,就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与那些古老的故事、人物产生共鸣,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的脉络和人性的复杂。我希望《石坡记游》能给我带来这样的体验,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能获得一种情感上的触动和精神上的升华。
评分我对那些蕴含着深刻哲理,却又以轻松、不落俗套的方式呈现的作品情有独钟。《石坡记游》这个名字,让我觉得它可能不是一本单纯的游记,而是在旅途中,作者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我期待书中能够有一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段落,能够让我受益匪浅,甚至改变我对某些事物的看法。我喜欢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哲学,它不会生硬地灌输给你什么,而是让你在不经意间,被触动,被启发。《石坡记游》是否会讲述一个关于人生选择的故事?或者是一个关于面对困境的勇气?我希望作者能够用真诚的笔触,去探讨那些人类共同面对的永恒命题,让我们在书中找到答案,或者至少,找到思考的方向。一本能够引导读者进行深度思考的书,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书。
评分我个人偏爱那些能够展现作者独特视角和个性的作品,《石坡记游》这个书名,就显得非常个人化,仿佛是作者独有的旅程和体验。我期待作者能够用她/他的独特语言,去描绘这个“石坡”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我希望作者的文字能够充满生命力,能够传递出她/他真实的情感和思考,而不是流于形式的空洞表达。一个好的“记游”作品,应该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存在”,感受到作者的呼吸和心跳。《石坡记游》是否会包含作者的个人经历、情感波折,或者是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心独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与作者之间的一场心灵交流,让我通过她的/他的文字,去认识一个鲜活的个体。
评分我是一个喜欢在阅读中寻找惊喜的读者,总希望能从书中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石坡记游》这个书名,就给我一种“留白”的感觉,仿佛作者在用一种含蓄的方式,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我不知道书的内容会是什么,是关于一个人的孤独旅行,还是关于一群人的共同经历?是关于一场壮丽的冒险,还是关于一次心灵的洗礼?我期待作者能够用一种巧妙的方式,将故事娓娓道来,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去猜测、去发现、去品味。一个好的故事,不一定需要跌宕起伏的情节,有时,最动人的往往是那些隐藏在平静叙述下的深意。我希望《石坡记游》能够给我带来这样一种“惊喜”的阅读体验,让我在合上书本的时候,依然回味无穷,意犹未尽。
评分我对于那些能够展现时代变迁,或者记录历史瞬间的书籍,总会抱有特别的敬意。《石坡记游》这个名字,让我联想到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有人在某个地点,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和文字。我很好奇,这个“石坡”可能存在于哪个朝代?书中所描绘的“记游”过程,是否会折射出当时的社会风貌、生活习俗,甚至政治格局?我希望作者能够通过这部作品,为我展现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让我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脉搏。阅读这样的书籍,就像是在与历史对话,通过他人的眼睛,去观察和理解那个我们从未亲身经历过的时代。我希望《石坡记游》能够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我更深刻地理解我们所处的当下,以及我们从何而来。
评分作为一个对人文地理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石坡记游》这个书名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它暗示着书中可能包含着对特定地点、地域的深入探索和记录。我好奇这个“石坡”究竟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理名称,还是作者虚构的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所?书中是否会详细描述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遗迹,甚至是独特的自然风貌?我希望作者能够以一种客观而又不失生动的方式,为我展现一个鲜活的地方。阅读这类书籍,就像是进行一场虚拟的旅行,让我足不出户,却能够领略到不同地域的独特魅力。我希望《石坡记游》能够带我走进一个我从未了解过的地方,让我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激发我亲自前往探索的冲动。一个好的“记游”作品,不仅要记录,更要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评分在众多书籍中,我最喜欢那些能够提供一种“慰藉”的作品,《石坡记游》这个名字,虽然听起来有些孤寂,却也可能蕴含着一种宁静的力量。我常常在疲惫的时候,想要寻找一本能够让我放松下来,能够给我带来平静和力量的书籍。我不知道《石坡记游》的内容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自我和解,或者关于在困境中找到希望的故事。我希望作者能够用温柔的笔触,去描绘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瞬间,去展现生命中的美好和韧性。一本能够给人带来“慰藉”的书,就像是一位知心的朋友,在你需要的时候,默默地陪伴着你,给你力量和勇气。我期待《石坡记游》能够成为这样一本能够温暖我内心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