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领先读历史5:解读隋唐

中小学生领先读历史5:解读隋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历史
  • 隋唐
  • 中小学
  • 历史读物
  • 历史普及
  • 文化
  • 教育
  • 青少年
  • 隋朝
  • 唐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起了解隋、唐两朝从繁荣到衰败的历程☆


  隋朝虽然只存在短短三十八年,但它结束了三国魏晋南北朝二百多年的分裂状态,创建了继秦、汉以后第三次大统一的局面。

  唐高祖李渊建立了唐朝,后由唐太宗李世民完成统一大业,创建了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

  不过,隋、唐两朝都是由兴盛到最后转为衰亡,令人不胜唏嘘。

  所谓「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两个朝代从繁荣到衰败的堕落和悔痛。

  让我们一同走进时光隧道,打开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宝藏

  《中小学生领先读历史》系列共有10册,自夏商周开始,到清朝结束。内容十分真实的呈现历史原貌,对于历史人物有着中肯的评价。除此之外,也涉猎了一些民间故事、传说杂记,不但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也突显了东方特有的韵味。作者略带趣味、幽默诙谐的讲述过往故事,再搭配大量缤纷童趣的彩色插画,让每个孩子一翻开书都会趣味盎然,爱不释手。

本书特色

  快乐读、轻松记,「中小学生领先读历史」让你一读就通!

  .每页的幽默插图,与文字搭配无间,可读可看,让人印象深刻,轻松记忆。
  .流畅的文字,平易近人的说明,让人轻松读历史。
  .诙谐逗趣的漫画,为历史故事做了最佳的诠释。
  .丰富新意的编排,让人耳目一新,体会无压力的学习。
  .全书看完还有清楚的帝王表整理,可再次复习各朝代与帝王的更替顺序。
  .严选朝代事件记忆卡,让你学习记忆力UP UP~

名人推荐

  历史专栏作家★余远炫
  儿童文学作家★马景贤
  台北市新生国民小学校长★邢小萍
  鹿江教育基金会董事★张采珍

  ──诚摰推荐──
 

中小学生领先读历史系列丛书(不含《解读隋唐》分册)内容概述 本系列丛书旨在为广大学生提供一套系统、生动、富有趣味性的历史读物,引导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中,建立扎实的中国历史知识体系,培养独立思考和历史分析的能力。本系列除已出版的《解读隋唐》分册外,其他各册内容紧密围绕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阶段和核心议题展开,力求图文并茂,深入浅出。 以下是本系列中未涵盖《解读隋唐》的其他分册的主要内容概要: --- 分册一:《上古洪荒与夏商周:文明的曙光与礼乐的建立》 核心聚焦: 史前文明的探索、中华民族的早期形成、早期国家的建立与制度的萌芽。 本册内容从遥远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讲起,带领小读者追溯中华文明的起源。重点介绍河姆渡、仰韶等早期文化的特征,探讨农业的起源和早期聚落的生活面貌。 随后,我们将进入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辨析神话与史实的交织,重点解析“禅让制”的含义及其历史价值。 历史进入信史阶段,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开端,书中将详细阐述夏朝的政治结构、与部落联盟的关系,以及“家天下”的特点。 商朝是青铜文明的鼎盛时期,本册将花费大量篇幅介绍甲骨文的发现与解读,展示商朝发达的祭祀文化、高超的青铜冶铸技术和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通过解读殷墟遗址的考古发现,还原商代王权的运作。 最后,聚焦周朝。本册详细剖析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解释这些制度如何构筑了早期中国的政治秩序和血缘纽带。通过对“礼乐制度”的介绍,让读者理解周公制礼作乐对于后世中国社会伦理规范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将探讨西周后期王权衰落的根源,为后续春秋战国的变革埋下伏笔。 --- 分册二:《春秋战国风云录:兼并、变法与思想的碰撞》 核心聚焦: 礼崩乐坏的社会转型、诸侯争霸的残酷竞争、百家争鸣的文化高峰。 本册紧接周朝衰落后的历史进程,描绘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图景。内容涵盖春秋五霸的崛起与争霸,如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及其意义。重点分析铁器的使用和井田制的瓦解对社会结构产生的颠覆性影响。 进入战国时期,战争规模空前扩大,本册详细介绍战国七雄的角力,以及各国为富国强兵而推行的变法运动,尤其深入剖析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及其历史功过。 本册的最大亮点在于“百家争鸣”。我们将分篇介绍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流派: 儒家(孔子、孟子): 仁、义、礼、智的阐述,对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构建。 道家(老子、庄子): “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及其对后世文人的影响。 法家(韩非子): 强调法、术、势,为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论基础。 墨家: 兼爱、非攻的社会主张及其在当时的实践。 通过对这些思想的对比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为何在动荡的时代,思想能迸发出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 分册三:《秦汉帝国:统一的构建与辉煌的开端》 核心聚焦: 首次大一统的实现、中央集权制度的奠基、丝绸之路的开辟。 本册核心在于解读秦朝如何通过军事和制度创新,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重点阐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壮举,以及他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推行郡县制,以及修筑万里长城。书中会辩证地分析秦朝“严苛”的统治方式及其速亡的原因。 随后,进入汉朝。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被详细解读。汉武帝时期是本册的重点,介绍他如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以及他对匈奴的战争策略。 本册将着重讲述张骞出使西域,系统介绍丝绸之路的开辟,及其对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产生的划时代意义。 在制度方面,本册分析察举制的实施,以及太学的设立对人才选拔的影响。最后,简要回顾王莽改制的尝试和光武中兴,为东汉的开启做铺垫。通过对秦汉的整体考察,让读者认识到“大一统”模式对中国历史走向的决定性作用。 --- 分册四:《魏晋南北朝风流与转折:融合、冲突与文化的新生》 核心聚焦: 政治的黑暗与士族的兴衰、民族的大融合、佛教的兴盛与玄学的流行。 本册处理的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时期——分裂的时代。首先,解析三国鼎立(曹魏、蜀汉、东吴)的形成背景,并以赤壁之战等关键战役为例,展示那个时代英雄辈出的场景。 紧接着,进入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迅速灭亡的原因,重点分析“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如何导致了北方士族的南迁。 东晋与十六国阶段,本书侧重于“民族大融合”的主题。介绍北方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等)的迁徙和定居,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在生活习俗、文化上的碰撞与交融,这是孕育隋唐盛世的基础。 在文化领域,本册着重探讨: 1. 玄学的兴起: “竹林七贤”等名士的生活态度与对儒家正统的反思。 2. 佛教的鼎盛: 佛教如何适应中国本土文化,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艺术成就的介绍。 3. 书法与绘画: 王羲之、顾恺之等人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本册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即使在政治分裂的背景下,文化和民族的交流融合依然在为下一个大一统的到来积蓄力量。 --- 分册六:《宋元辽金:经济的革命与多元的并存》 核心聚焦: 商业革命与城市化、文官政治的成熟、科技的飞跃、与北方政权的长期共存。 本册重点关注宋朝(北宋与南宋)空前繁荣的经济与文化景象。 政治层面: 解析宋朝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科举制度的完善如何巩固了文官政治的基础。探讨澶渊之盟等条约,理解宋朝在军事压力下采取的“不与士大夫争利”的策略。 经济与社会: 这是本书的重点内容。详细介绍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这三大发明的应用与传播;描述汴京(开封)和临安的繁华景象,展现“交子”、“会子”等纸币的出现,标志着商业革命的发生。 文化与学术: 重点介绍理学的形成(程朱理学),及其对后世社会思想的固化作用。 辽、金、西夏并存: 本册清晰梳理了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并存的格局,分析这种多元并存的复杂关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最后,本册简述元朝的建立,解析蒙古铁骑的扩张奇迹,以及元朝在疆域管理(如行省制度)和文化交流(东西方贸易)上的贡献与局限性。 --- 分册七:《明清帝国:集权的顶峰与近代化的蹒跚》 核心聚焦: 专制皇权的强化、市民文化的兴起、闭关锁国与西方冲击的开端。 本册从明朝的建立开始,分析朱元璋如何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强化中央集权,特别是设立内阁、废除丞相的重大制度变革。 深入介绍明朝中后期的社会变化,如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以及王阳明心学在思想界的巨大影响。 随后进入清朝。重点讲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盛世景象,解析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表现(如设立军机处),以及文字狱对思想的压制。 对外政策是本册的另一核心:详述海禁政策的演变,以及闭关锁国的实质和后果。通过对郑和下西洋(与明初政策对比)和清初的闭关进行比较,让学生理解不同时期对外政策的选择对国家命运的影响。 最后,本册以西方近代思潮的初步接触(如利玛窦来华)和鸦片战争的临近作为结尾,为下一阶段的近代史学习做好铺垫,让学生认识到在漫长的帝国历史中,清朝后期的“停滞”为近代中国的艰难转型埋下了伏笔。 --- 本系列特点: 结构清晰: 按照时间线索,逻辑严谨,避免碎片化叙述。 史料丰富: 穿插大量历史地图、文物图片、名人画像及重要史料片段。 视角多元: 不仅关注帝王将相,更注重社会生活、经济变迁和文化思潮的变动,培养学生全面看待历史的能力。 语言生动: 采用适合中学生理解的叙事方式,力求将厚重的历史知识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引言1

1隋文帝的开皇之治2
文帝治国有道4
皇子和百姓同守一法6
箱子的故事8
撼动大树的大臣有赏10

2隋炀帝的功与过14
说不尽的繁华16
京杭大运河19
百万大军三征高句丽21

3隋末的农民起义24
翟让、李密瓦岗军威震中原26
窦建德起义军转战河北30
杜伏威、辅公祏起义军纵横江淮32

4李唐统一中国34
李渊太原起兵36
洛阳不破,决不回师37

5李唐王室之争42
兄弟暗斗44
血溅玄武门46

6贞观之治50
太宗求治52
任人唯贤,明君之举54
「五事」治得天下56
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57

7上有明君下有良臣60
最佳拍档,房谋杜断62
世间少有的君臣关系64
以人为镜,可知得失66
魏征第二67
武将之力胜过修筑长城70

8一代贤后长孙氏72
嫁妆风波74
巧妙平息太宗怒气76

9中国历史上哇一的女皇帝78
武媚娘驯马80
连亲生女儿也舍得杀82
即使儿子也没得商量84
请君入瓮87

10不拘一格用贤才90
起起落落的狄仁杰92
骆宾王讨伐武则天95
执法如山的徐有功96

11又见玄武门100
女皇的宠臣102
可怜的唐中宗104

12开天盛世106
玄宗马上得宰相108
姚崇灭蝗110
盛世经济发展之道112

13唐朝由盛转衰114
口蜜腹剑第一人李木甫116
从此君王不早朝119

14安禄山叛乱122
安禄山这个人124
老将哥舒翰泪洒潼关126
唐玄宗与杨贵妃马嵬驿告别128

15安史之乱的后半场132
真假草人134
连麻雀老鼠都捉来吃136
李光弼料事如神139

16藩镇割据142
一语惊醒梦中人144
就是要出奇制胜146

17欺压皇帝的老奴150
长安的「五坊小儿」152
甘露之变153
持续四十年的牛李党争157

18唐朝灭亡160
沖天大将军黄巢162
唐王朝的末日167

19数风流人物且看唐朝170
人类首次观测天象172
药王孙思邈174
诗仙李白175
诗圣杜甫178

20唐和周边国家的交流180
玄奘的西行182
「擂主」十八天无人能敌185
鑑真六次东渡188

帝王世系表190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单纯的历史叙述,而更像是一场与作者的对话。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充满了个性和情感,读起来就像在听一位饱学之士娓娓道来隋唐的故事。他常常会提出一些问题,引导读者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这种互动式的阅读方式让我觉得很有意思,也让我对隋唐历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书中对于一些历史争议的解读也颇具见解,例如,关于武则天的评价,作者并没有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是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和复杂的武则天形象。作者还善于运用比喻和类比,将抽象的历史概念变得具体可感。例如,他将隋朝的覆灭比作一艘高速行驶的巨轮撞上冰山,形象地说明了隋炀帝的急功近利和好大喜功给国家带来的灾难。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读物,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启迪的文化佳作。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在参观一个精心策划的历史博物馆。作者将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都融入到叙述之中,构建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历史画卷。书中对于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写也十分精彩,例如,关于杨素的权谋和李密的军事才能,作者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让我对这些历史人物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的语言风格比较朴实,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却充满了力量和感染力。他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将历史场景还原得栩栩如生。例如,关于长安城的描写,作者详细地介绍了长安城的布局、建筑和生活设施,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长安城的繁华和壮丽。这本书的缺点可能在于篇幅比较长,对于一些时间有限的读者来说可能会有些吃力。但如果你对隋唐历史感兴趣,并且愿意花时间去阅读,那么这本书绝对不会让你失望。它会让你对隋唐历史有一个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评分

我读历史书,最怕的就是那些堆砌年号、罗列人名的“史料大全”,读完之后只觉得头昏脑胀,对历史的理解却没有任何提升。但这本书却完全不同,它注重的是历史的“人”和历史的“情”。作者并没有把隋唐历史看作是一系列孤立的事件,而是将其放在一个更大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展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书中对于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描写也十分详尽,让我对隋唐时代的社会生活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例如,关于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作者详细地介绍了它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的深远意义。此外,书中还引用了大量的史料和文献,增强了其学术性和可信度。不过,作者的叙述风格比较偏向于学术性,对于一些历史细节的描写可能不够生动,这对于一些喜欢轻松阅读的读者来说可能会有些困难。但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部值得认真阅读的隋唐历史著作。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买这套书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毕竟市面上关于隋唐历史的书籍太多了,很难找到真正能打动我的。但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真的被它吸引了。这本书最让我欣赏的地方在于它能够将复杂的历史事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即使是对历史不太了解的人也能轻松阅读。作者并没有刻意追求学术的严谨性,而是更注重故事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书中穿插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和传说,让原本枯燥的历史变得生动起来。例如,关于玄武门之变的描写,作者没有简单地讲述事件的经过,而是通过对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的刻画,展现了这场政治斗争的残酷和复杂。此外,书中还配有一些精美的插图,让读者对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有更直观的了解。我觉得这套书特别适合青少年阅读,它能够激发孩子们对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如果能在学校的课外阅读材料中加入这套书,相信会对孩子们的历史学习大有帮助。

评分

读完这套书,我脑海里浮现的不是教科书上那些冰冷的朝代更迭,而是鲜活的人物和他们身处的时代氛围。以往我对隋唐的印象,大概停留在“开皇之治”、“贞观之治”这些概括性的词语上,以及一些耳熟能详的诗词故事。但这本书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那个时代的门,让我看到了更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作者的叙述方式很特别,不是简单地罗列历史事件,而是从人物入手,通过他们的命运轨迹来展现时代的变迁。比如,关于隋炀帝,以往的印象总是暴虐无道,但作者却从他的雄心壮志和开凿大运河的功绩入手,让我重新审视了这个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当然,作者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隋炀帝的失误和最终的失败,这种客观公正的态度让我觉得很舒服。书中对于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态的描写也十分细腻,无论是皇室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能从中找到他们的影子。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回了那个辉煌的时代,亲身感受了隋唐的繁荣与衰落。这套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读物,更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社会观察报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