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颂元
本名张浩而。
曾于北京大学、台湾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求学,社会企业创办人。现居新加坡。
作者序
~为声音写就的诗~
诗歌是真的很弱小。
无论这个世界对你做了什么,又或是你对这个世界做了什么,诗歌都无法帮助你解决你的现实。是的,你赚的钱不是因为你读诗,你的华服美馔与诗无关,你的仕途、职业不会因为读诗而幻化成坦途,政治人物不会因为你读诗而变得真诚,甚至男女朋友的抱怨都不会有任何的酌减(更有可能是增加)。
相反,喜欢读诗和写诗的人,往往被这个有些现实、有些狂妄的半疯社会冠以文弱、多愁善感、无病呻吟的「美称」,这个阳春白雪也另很多人似乎被孤立起来。诗歌真的是太弱小了,弱小到人们用理智想一想,这个玩意简直一无是处。
诗歌是真的很强悍。
一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便在分手多年之后真真正正的放下他;「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被多少痴男怨女写在纸上,成就了那些结局或悲或喜的爱情;一声「和谁我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让你彻彻底底的思索自己的好胜和黏恋;「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安抚了多少在生与死之间骑墙的弱小生命,释然着离开,又或是释然的用力生活。由此,诗歌越来越强悍,最终竟成了生死之间的东西,把那些茶米油盐甩的远远地,至强至悍。
诗歌找回消失的人。
是人类的极端,把诗歌也逼迫到了极端。似乎这个世界上的人被分成两类,一类对诗歌全无好感,另一类则狂热的爱着它。然而这两类人似乎只占无关轻重的百分比,千分或万分之一,所以最令人惊奇的是,万分之9999的人在诗歌的议题上消失了。
这些亲爱的朋友们没有爱也没有不爱,只是不知道感触应如何,像硕大的食物摆在面前时,我们会无从下口而放弃全部;只是无法释怀于琐事的缠绕,不曾觉得诗歌有什么有意思的部份;只是全世界总可以找到可以替代诗歌的东西,任由人们玩弄。那么,从诵读你最爱的那首诗开始总可以吧,那份爱可以很简单、很特别甚至很肮脏,只要有一刻可以开始,就终有一刻可以找到。
来读诗吧,不只是看。
诗歌从诞生时起都只是个配角。不用为它难过,因为它甘于这个配角,因为它是主角的双亲。主角是谁?是声音。古诗配给雅乐,唐诗配给吟唱,宋词配给曲牌,元曲...元曲已经甘愿以主角为名。现代诗是革了命没错,主角被赶走了,诗成了主角,可是诗很寂寞,因为它其实为声音而生。
这本诗集,重回音韵
我是很多现代诗作者的忠实拥趸,但是我不得不说,我想谱写一些属于另一群路人的诗,而且它们朗朗上口。当然如果有人怀疑这是否是一道选择题,那么就请沉溺于其中于我也无妨。如果我们有幸成为彼此的读者和作者,那么就请你勉为其难的接受我的苦心——让每首诗歌变得简单并重回配角。当你的心突然变得柔软、洒脱时,不妨用自己的腔调读一首诗给自己,给那个你自认为不真实却未必如此,给那个你自认为一无是处却未必如此,给那个你自认为百炼成钢却未必如此,的自己。
请给为声音写就的诗,一个机会。
颂元
二○一三年十月于 新加坡.武吉知马
写在前面
剩下的, 就交给诗
从小到大,我都不得不承认,自己最不擅长的就是自我介绍。
往往在这些时刻,我的脑中都呈现一片空白,不是在思考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之类的深奥议题;而是因为我是非常讨厌被贴标签的人。
可或许人类最大的愚蠢就在于此:认识世界要用归纳和推演,就是贴了标签再把标签的所述强加给每个被归于此类的人、事、物。久而久之,标签本身成为一种臆造的归纳,与所谓的「真实」风马牛不相及,人们不仅成为标签的使用者,也成为最大的受害者。每一个人,却又每个人都欲罢不能,哦,不能这样说,大多数人甘之如饴。
无可避免是一回事,喜欢用标签是另一回事;我坚定的认为:喜欢用标签来认识这个世界的人,始终没那么高明。
所以我是谁就显得完全没什么重要了。
我在台北的日子,整整两年。我真心的欣赏和爱这个绝美少妇般的城市,因为我可以转交一部份孤寂给她保管。她也可以。所以我们的心贴的很近。如今我离开她了,在新加坡生活,我才更加真切的感受到台北于我如故乡般的亲近和抚慰。在喜欢漂泊的日子里,我写下了〈无所故乡〉,我很喜欢其中的两句:我的存在为什么不能,仅止于流浪?
所以台北虽是俗世意义上的异乡,却从来给我的只有惬意和自适,那种自适尤其在行走时更击中我的内心。于很多条利于行走的道路中,最打动我的是仁爱路,除去因为它的名字之外,起初是因为我从没见过树丛和草地面积比路面还宽,而且路面只能甘当配角的「路」,就是这种本末倒置,让仁爱路走进了我的行走生活。
我喜欢从凯道一头开始走,也必然会回程,从市府一头开始走。于是走着走着,我在二○一二年十二月六日那一天发现仁爱路的另一个义涵,那义涵更像是一种遗憾,如果〈仁爱路一直走〉下去,我想那种遗憾并算不了什么,又或者说,算得了什么又能怎样,我们始终不是主动的变老。
《仁爱路一直走(附读诗光碟)》这本书,就像一位静默的智者,用最朴素的语言,讲述着最深刻的道理。我一直坚信,人生的真谛,往往藏匿于那些最寻常不过的事物之中,而“仁爱”,便是其中最闪耀的宝石。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引导和鼓励,“仁爱”是方向,是核心,而“一直走”,则是一种坚持,一种行动,一种对生命的热忱。我是一个在忙碌的生活中,总会时不时停下脚步,思考生命意义的人,而这本书,恰恰提供了我所需要的指引。我期待着,在书中,作者能够用真挚的情感,描绘出“仁爱”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那些微小的善意,那些温暖的瞬间,都将成为点亮我们人生的光芒。而那张附带的“读诗光碟”,更是为这次阅读体验,增添了独特的魅力。我深爱诗歌,它以最精炼的语言,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想象着,在朗读者的声音中,那些关于“仁爱”的诗句,仿佛有了生命,它们在我的耳边回响,激荡起我内心的波澜,让我对“仁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一次关于爱与成长的静思。
评分当我第一次接触到《仁爱路一直走(附读诗光碟)》这本书,脑海中就浮现出一条蜿蜒而温暖的道路,仿佛在指引着我走向心灵深处。“仁爱”二字,总是让我联想到世间最美好的情感,而“一直走”则赋予了这份情感一种坚韧不拔的力量。我是一个在生活中,常常会陷入沉思,并渴望在阅读中寻找答案的人。这本书,以其朴实而富有哲理的书名,立刻吸引了我。它没有故作高深,也没有哗众取宠,只是以一种平和而坚定的姿态,邀请读者一同踏上这条“仁爱”之路。我期待着,在书中,能够读到作者对“仁爱”的独到见解,看到那些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仁爱”的美好故事。而那张附带的“读诗光碟”,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一抹亮色。我深知,诗歌是情感的升华,是心灵的低语,而当它被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朗读出来时,其力量更是无穷的。我仿佛已经能感受到,那些关于“仁爱”的诗句,在朗读者的声音中,如同一股暖流,缓缓地注入我的心田,让我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希望。
评分这本《仁爱路一直走(附读诗光碟)》是我最近偶然在书店里发现的,当时被它朴实而富有力量的书名所吸引。拿到手里,沉甸甸的质感,以及封面上那幅水墨画般的意境,都让我对它充满了好奇。翻开扉页,一句“在人生的岔路口,总有一条路,叫做仁爱”映入眼帘,瞬间击中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我是一个对于人生哲学和情感共鸣有着不懈追求的读者,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够触动灵魂、引发思考的作品。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这样的期待。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其中,去感受作者如何描绘那条“仁爱路”,以及这条路上的风景和故事。附带的读诗光碟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场关于声音、情感与文字的交融体验。我期待着,在朗读者的声音中,这些诗歌能拥有更鲜活的生命,而这些生命,又会如何与“仁爱路”的故事相互辉映,共同构建出一个更为立体和深刻的阅读世界。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种深邃的宁静,仿佛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了一处可以休憩心灵的港湾。
评分当我第一次看到《仁爱路一直走(附读诗光碟)》这本书的名字时,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和期待感油然而生。我是一个在生活中常常感到迷茫,却又努力寻找内心平静的人,总是渴望在书籍中找到能指引我方向的灯塔。这本书的标题,恰恰击中了我的心底。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也没有那种华而不实的辞藻,只是简单地宣告了一条通往“仁爱”的道路,并且鼓励我们“一直走”。这让我感觉,作者不是在讲授什么大道理,而是在与我分享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命的智慧。我常常思考,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究竟在追寻什么?是物质的满足,还是精神的富足?而“仁爱”,或许正是那条通往真正富足的必经之路。这本书的独特之处,不仅仅在于它深刻的主题,更在于它附带的“读诗光碟”。我坚信,诗歌是灵魂的语言,而朗读,则是赋予诗歌生命的关键。我期待着,在光碟中,那些关于“仁爱”的诗句,能在富有情感的朗读声中,化为流淌的旋律,触动我内心最深处的情感,让我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仁爱”的温度和力量。这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通往内心深处的旅行。
评分《仁爱路一直走(附读诗光碟)》这个书名,就像一股清流,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也深谙人生不易的读者。在经历了各种生活的起伏后,我愈发觉得,那些最简单、最纯粹的道理,往往蕴含着最深刻的智慧。“仁爱”二字,在我看来,便是人生路上最闪耀的星辰,它指引着我们,在黑暗中找到方向,在困境中获得力量。而“一直走”,则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永不放弃的精神。这本书的标题,就仿佛在对我说:别怕,勇敢地踏上这条充满爱的道路,坚持下去,你终将到达心之所向。我特别看重书籍中传递的价值观,而“仁爱”,正是我一直以来所推崇的。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书中,去看看作者是如何阐述“仁爱”的,是如何描绘那条“仁爱路”上的风景的。而那张附带的“读诗光碟”,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我深信,诗歌是情感的最高表达,当它与“仁爱”的主题相结合,再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朗读出来时,我想象着,那将是一场多么深刻的心灵对话,一场多么温暖的灵魂触动。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与内心深处的对话,一次对生命价值的重新探寻。
评分我一直相信,真正的力量往往蕴藏在最朴素的道理里,而“仁爱”二字,便是其中最闪耀的一颗星。《仁爱路一直走》这个书名,就带着一种不动声色的决心和方向感。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声音裹挟着向前,迷失了自我,也遗忘了最本真的情感。而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而坚定的引路人,用它独有的方式,提醒着我们,无论走到哪里,无论遇到什么,只要心中有爱,便能找到前行的力量。我喜欢这种不张扬的哲学,它不疾不徐,却直击人心。书中那些关于“仁爱”的探讨,或许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如同涓涓细流,渗透进读者的心田,滋养着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善意。而那张附带的读诗光碟,更是为这份“仁爱”增添了更为丰富的维度。诗歌本身就承载着情感的张力,在与“仁爱”的主题相结合时,我想象着那些文字在朗读者的声音里,会如何被赋予生命,会如何引发共鸣,又会如何将这份“仁爱”的情感,以一种更直接、更动人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个听者。我期待着,在文字与声音的双重浸润下,我能更深刻地理解“仁爱”的内涵,并在生活中实践这份美好的品质。
评分自从我拿到《仁爱路一直走(附读诗光碟)》这本书,我的生活仿佛就被注入了一股温暖的清泉。我一直是个对情感细腻、人生哲思类书籍情有独钟的读者,也曾读过不少探讨“爱”与“人性”的作品,但这本书,却以一种独特的姿态,让我耳目一新。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行进的力量,它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更像是一条具体的道路,指引着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找到一条回归本心的方向。“一直走”,这三个字,传递着一种坚持,一种不畏艰难的勇气。而“仁爱”作为这条路的特质,更是赋予了这段旅程以深刻的意义。它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一种内化的力量,一种对万物的关怀,一种对生命的热忱。读着这本书,我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淌的真挚情感,那些关于人生的感悟,关于情感的体悟,都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而最让我惊喜的,莫过于那张附带的读诗光碟。我一直认为,诗歌是人类情感最凝练的表达方式,当它与“仁爱”的主题相结合,再由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朗读出来时,我想象着,那将是一场多么令人动容的听觉盛宴。我迫不及待地想在这本书的引导下,跟随“仁爱路”的脚步,去发现那些被遗忘的美好,去感受那些被忽略的温暖。
评分初次邂逅《仁爱路一直走(附读诗光碟)》,便被它朴实无华却又饱含深意的名字所吸引。我是一个在生活中习惯于仰望星空,却也脚踏实地的人,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够滋养心灵、启迪智慧的作品。《仁爱路一直走》这个书名,给我一种宁静而坚定的力量。它不像那些激昂的口号,而是像一位慈祥的长者,用温和的语气,诉说着人生的真谛。“仁爱”,这两个字,仿佛凝聚了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是跨越一切界限的语言,是连接心灵的桥梁。“一直走”,则是一种持续的行动,一种对理想的执着,一种在平凡生活中,不懈追求卓越的精神。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找到关于“仁爱”的独特视角,发现那些隐藏在生活细节中的闪光点。而那张附带的“读诗光碟”,更是为这次阅读体验增添了无限的可能性。我一直认为,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是情感的浓缩,而优秀的朗读,更能赋予诗歌以生命,使其触动人心。我仿佛已经能听到,那些关于“仁爱”的诗句,在朗读者的声音中,化作温柔的旋律,在我的脑海中回荡,让我沉醉其中,获得心灵的慰藉和升华。
评分拿到《仁爱路一直走(附读诗光碟)》这本书,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踏实和温暖。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却富有寓意,水墨晕染的风格,仿佛在描绘一条蜿蜒曲折却充满希望的人生之路。这个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行动的召唤,“仁爱”是方向,“一直走”是态度。在如今这个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的时代,我们常常需要一些坚定的信念来支撑我们前行,而“仁爱”无疑是最能给予我们力量和温暖的品质。我个人一直对那些能够引发思考、触及灵魂的作品情有独钟,而这本书,从书名到附带的光碟,都散发着这样的魅力。我尤其期待那张读诗光碟,我相信,诗歌本身就是情感的载体,而优秀的朗读,更是能够将诗歌中的情感升华,让文字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更能进入我们的心扉。想象着在某个安静的夜晚,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和富有感情的朗读声,去感受书中关于“仁爱”的故事和哲思,那将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体验。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心灵的港湾,一个可以让我们沉淀下来,重新审视生活,感受爱的容器。
评分《仁爱路一直走(附读诗光碟)》这本书,在我手中,仿佛是一把开启内心世界的钥匙。我是一个对文字有着天然亲近感的人,尤其钟爱那些能够引发深度思考,探讨人生价值的作品。这本书的名字,简洁却富有力量,它直接而有力地指出了一个方向——“仁爱”,并鼓励我们“一直走”。这让我感觉到,作者不是在传授什么抽象的理论,而是邀请我一同踏上一段关于爱与成长的旅程。我常常在思考,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什么才是真正能够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力量?我想,“仁爱”便是其中之一,它不仅是对他人的关怀,更是对自己的接纳和善待。这本书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它附带了一张“读诗光碟”。我一直深信,诗歌是情感最纯粹的表达,当它以声音的形式呈现时,更能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我期待着,通过书中关于“仁爱”的文字,以及光碟中富有感染力的诗歌朗读,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仁爱”的含义,并在生活中,将这份美好的情感付诸实践。这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像是一场与心灵的对话,一次关于生命意义的探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