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故事4:苏武牧羊

汉朝的故事4:苏武牧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历史故事
  • 汉朝
  • 苏武
  • 历史人物
  • 古代战争
  • 民族团结
  • 爱国主义
  • 儿童文学
  • 传记
  • 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民初知名历史学家林汉达,以汉朝正史为基础撰写140则故事,各篇依时序排列,既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勾勒出两汉四百年的历史样貌。

本书特色

  1.全书六册,文字浅易流畅,故事扣人心弦,是了解汉朝这个大时代极佳的入门书。
  2.民初知名历史学家林汉达,以汉朝正史为基础撰写140则故事,各篇依时序排列,既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勾勒出两汉四百年的历史样貌。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林汉达(1900-1972)


  浙江慈溪人。民国早期着名的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1924年毕业于上海之江大学,1937年赴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学习,攻读民众教育系并获颁硕士学位,之后担任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等职。

   林汉达先生从20世纪20年代起,即从事研究和写作,着作丰富,涉及面广,颇有影响。教育方面的着作有《向传统教育挑战》、《西洋教育史讲话》等;文字 改革方面有《中国拼音文字的出路》、《中国拼音文字的整理》等;通俗历史读物有《上下五千年》、《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前后汉故事新编》、《三国故事》 等,共达六十余种。其中,他的通俗历史读物,深受几代青少年读者喜爱。
 

图书目录

78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79 再通西域
80 求神仙
81 天下十三州
82 强求「天马」
83 扣留使者
84 苏武牧羊
85 李陵投降
86 司马迁受累
87 尧母门
88 挖掘木头人
89 轮台悔过
90 託孤
91 苏武回国
92 聪明的少帝
93 立昏君
94 废昏君
95 坐牢读经
96 霍家的败亡
97 国内要紧
98 称职的官吏
99 杀害大臣
100 赵充国和西羌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78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西元前121年,汉武帝拜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从陇西出发去进攻匈奴。霍去病的军队跟匈奴连着打了六天,匈奴抵挡不住,向后直逃。霍去病追上去,追过了燕支山(在甘肃省山丹县东)一千多里地。那边还有不少匈奴的属国,像浑邪(在甘肃省民勤、武威两县以西到山丹、张掖一带的地方)、休屠(在甘肃省武威县北)等。汉兵到了那边,俘虏了浑邪王的太子和相国,连休屠王祭天的金人(一种神像)也拿来了。这回出兵,霍去病又立了大功。

到了夏天,骠骑将军霍去病带着公孙敖和几万骑兵从北地(郡名,在甘肃省东北部)出发,再去进攻匈奴。他们打了个大胜仗,夺取了燕支山和祁连山。匈奴失去了这些地方,非常痛心。他们编了山歌,挺难受地唱着:

夺去了我们的祁连山,
叫我们的牲口不繁殖;
夺去了我们的燕支山,
叫我们的姑娘没颜色。

同时,另一队匈奴兵打进代郡和雁门,杀了不少人,抢了不少东西就走了。汉武帝派博望侯张骞和郎中令李广带着一万四千骑兵去追赶。李广带着四千骑兵做先锋,张骞带着一万骑兵跟在后头,相隔几十里地,前后接应着。匈奴打听到李广仅仅带着四千人马出来,就集合了全部的四万骑兵把李广他们团团围住。四千人给四万人围住,怎么也逃不出来。李广的部下都害怕了。李广吩咐他的小儿子李敢带着几十个骑兵先去试试匈奴的虚实。

李敢他们几十个人好像勐虎扑到狼群里去似地杀开了一条血路,冲破匈奴的队伍,然后突出包围,再杀进来,回到他父亲跟前,说:「匈奴人多,可没有能耐,咱们用不着担心!」

李广的士兵就这么都壮起了胆子。李广把士兵们佈置成一个圆阵,每个人都向外站着,抵御着四面八方的敌人。匈奴不敢接近,光拿弓箭进攻。李广的军队虽然挺镇静,可是匈奴的箭好像蝗虫似地飞过来,汉兵用了挡箭牌,可还是死了不少人。汉兵也把匈奴兵射死了不少。李广的箭是百发百中的。他专射匈奴的将领,射一个死一个。匈奴兵只好在四面围成圈子,不敢冲过来,也不肯离开。后来李广吩咐士兵们拉着弓,搭上箭,不准随意发射。他们就这么相持了一天一夜。到了第二天,李广的军队正想着拼命再打一阵,张骞的大军到了。他们打退匈奴,救出李广,收兵回去了。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本讲述汉朝历史的书籍,特别是聚焦于“苏武牧羊”这样一个经典故事,我一直对它充满了期待。封面设计就很有古韵,仿佛能带我穿越回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我对苏武这个人一直充满好奇,他身上那种坚韧不拔、宁死不屈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这本书的名字让我联想到许多古代的英雄传奇,不知道作者会如何描绘苏武在异域的漫长岁月,他如何忍受孤独和艰辛,又如何以牧羊的方式来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对国家的忠诚。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还原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民族关系,以及苏武在极端困境中的内心世界。是更加侧重于史实的考据,还是会加入一些更具文学色彩的想象,来丰富这个故事?我期待看到作者对苏武这个人物的深入剖析,他不仅仅是一个政治人物,更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个体。我希望书中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他作为一个人的挣扎、痛苦、希望,以及他最终是如何凭借超乎常人的意志力,成为一段不朽传说的。这本书能否让我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温度,了解苏武的精神力量,是我最看重的部分。

评分

我对历史题材的读物向来情有独钟,而“苏武牧羊”这个故事更是其中家喻户晓的经典。我之前读过一些关于苏武的简略记载,但总觉得意犹未尽,渴望能有一个更详尽、更生动的叙述。这本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这个愿望。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处理史料的,是否能将零散的记载编织成一个完整且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讲述苏武的遭遇,更能深入挖掘他身上所体现的汉朝民族精神,以及当时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复杂关系。那个时期,正是汉朝国力蒸蒸日上,但同时也面临着边患的挑战。苏武的出使,以及他后来的遭遇,无疑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我期待作者能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那个遥远的年代描绘得栩栩如生,让我仿佛置身其中,亲眼见证苏武的坚守与回归。这本书会是一次怎样的历史穿越之旅,能否让我对那个时代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是我最期待的。

评分

作为一个对中国古代史,特别是汉朝这段波澜壮阔的时期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寻找能够让我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作品。当我的目光落在《汉朝的故事4:苏武牧羊》这本书上时,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苏武牧羊,这个故事早已耳熟能详,但究竟背后的细节是如何,苏武的内心世界究竟是怎样的,我始终充满好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超越简单的历史事件的陈述,而是能够带我走进那个时代,感受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思考和生活的。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以一种更加文学化、更具感染力的方式来讲述苏武的故事,不仅仅是记录他所经历的苦难,更要展现他如何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和对国家的忠诚,在异国他乡坚守了二十多年。我想知道,在那个荒凉的塞外,苏武是如何度过漫长的岁月,他的内心是否会有动摇,他是如何保持对汉朝的信念的?这本书能否为我还原一个鲜活的苏武,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传奇人物,是我最期待看到的内容。

评分

作为一名对历史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对《汉朝的故事》系列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特别是当得知最新的卷册聚焦于“苏武牧羊”这个脍炙人口的典故时,更是心生无限向往。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历史事件,它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代表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和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怀。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深入浅出地解读苏武传奇的一生。我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赋予这个故事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深刻的意境。是会着重于苏武在异乡的艰苦生活,他如何与牧羊为伴,在孤独中保持信念?还是会探讨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政治博弈,以及苏武作为汉朝使者所肩负的重任?我希望能从书中感受到苏武那种超越物质困苦的精神力量,以及他那份对故土家园的深深眷恋。这本书能否为我打开一扇了解汉朝历史文化的新窗口,能否让我对“苏武牧羊”这个故事产生全新的认识,这让我充满期待。

评分

我一直对汉朝的历史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人物故事。当我看到《汉朝的故事4:苏武牧羊》这个书名时,我的内心 immediately 涌现出一种强烈的阅读冲动。苏武牧羊,这四个字本身就饱含着一种传奇色彩,一种在逆境中坚持的毅力和对国家无私的忠诚。我特别想知道,作者将如何描绘苏武在匈奴的那段漫长而艰苦的日子。他是否会着墨于苏武所遭受的折磨,他如何在那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又如何在高压之下保持自己的尊严和气节?我想象着,作者可能会用细腻的笔触,展现苏武与大漠孤烟、与茫茫草原为伴的生活,他如何从一个朝堂上的使者,变成一个与羊群为伍的牧民,这其中的心理转变和情感历程,一定非常复杂且动人。此外,我也期待书中能更深入地探讨苏武牧羊背后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意义,比如它如何影响了当时汉匈关系,又如何在后世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这本书能否让我深刻地理解苏武这个人,以及他所代表的那种精神力量,是我最期待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