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大陌然的人海,饱尝人群中的寂寞,
选择纽约落户过自己的小日子,度我的恬淡岁月。
夜的美景,在星,在月,在灯火。
皓月将所有的花树亭台,全洗成银白色,让人心静也心净,无限的安祥;伫立楼头数星星,与小精灵比赛眨眼睛,纵赢不了它们闪烁的本领,却可赢得满怀与友同嬉的温情与快意。可是,无论月亮怎样冰洁晶莹,星星怎样金彩点点,它们不肯天天现身,而灯火夜夜悄然相随。
夏日里夜晚的脚步走得慢……。而惟有在纯黑的底色上,灯的神韵与光彩方能显现出来。斯时,那些破坏情趣的水泥盒儿已被墨色的颜料遮去了轮廓,只留下一个个燃起了光亮的窗口。近处的让人明明白白知道那是「家」的窗户,即使本不温暖,也给人一种家的暖意;远处的看不见它们的形状,则像撒在黑色湖泊里的星辰,成排的、成串的、成球成簇的,以及散散落落像天女随手扬出掉在半空里的。于是,这个小世界的灯景就布置起来了。
《在纽约的角落》为作者的第十二本散文集。是以移根纽约这世界第一大城的沧海一粟的心态,驻足于此大都市的角落,生活与思绪的纪实。忠实地载记了生活的内容、思考模式与思维折射显现出的复杂感情和心境;可以算是此类华族的一个抽样。
是生活的纪录,也是思想的纪录。定居于此,由不适应到适应,卒能抬起头来观察品味周遭的人间风景,劝服自己,安啦!但在心态上潇洒地的做地球公民,放眼世界之余,仍忍不住时时会回望思忆中与实际上的故园台湾。于亲人常相聚而外,觅得真正让她自己活得有生命动力与价值的,是有幸回归并得略尽绵薄于华人的文化圈。而最大的享受与游戏,乃是躲在独有的角落里勤读、冥思、刍忆、疗伤或我与我之间的自我雄辩诤论,这是作者从童年以来的习惯与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