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後勁仍存「後勁」!?
黃文龍 從環島廢核接力行腳談起 去年初,玉峰兄提及,將以有生之年做最後一搏:廢核!
去年十一月三十日,他在彰化火車站前反核宣說「全球生界時空正義」,為「廢四核、清核廢」全國接力行腳,進行環島廢核行動。這是繼多年前林義雄先生後的另一波全國廢核行動。不同的是,串連添加瞭許多各路環運年輕生力軍的策劃與參與。半年以來,颱灣社會則曆經瞭太陽花學運、林義雄先生的廢核禁食,這連串震撼社會的創舉與壯舉,激勵瞭久蟄人心的悶氣、怨氣與人氣,直接間接的躍升、也迴響瞭玉峰兄的苦心行動與持續前行的社運願景-「廢四核、清核廢」。盡管離終極目標尚遠,「無力者」的社會能量卻能多方匯整而誘生、引發瞭此番強大社運、公民運動,進而暫時舒緩瞭環境運動者與颱灣社會的核變核災相關憂慮。而,那些參與者,在在都有玉峰兄努力的影子,猶如當初他對高雄柴山生態運動的幕後實際貢獻-「規劃與促成」,玉峰兄都是扮演關鍵觸媒的機能。
視角與眼界 德國詩人、哲學傢、自然科學傢歌德勸言世人:「用自己的雙眼觀察,人在平地和高山看到的世界截然不同」;人物與事件均然,視角不同即能開闊眼界。玉峰兄兼具有此雙重經驗與眼光;從基層國傢公園解說課任職、到教職(在體製內開創全國第一所生態學係所)、行政、以及政壇助選(為林俊義教授競選立委、國代、颱中市長),然後又用心擴張觸角,從事訓練「環境佈道師」,更創立瞭「山林書院」,以非製式的方式盡心培育、宣揚環境生態自然教育,甚至對民間宗教的創新解讀。也因之而著作甚多,並都是一腳步一腳印的紮實功夫、草根行動,也是一種「學思曆程」,而非空泛蒼白的文人呻吟!
更且,所有紀錄不為己有,甘為颱灣社會大眾分享。雖然他心中的理想願景還待社會有心人齊加努力,他為生民安心立命、念念在茲的,就是隻在意一件事:「告知下一代,土地上萬萬億億的生命,一直在提供我們地文、生文的訊息,告誡我們居傢的本質、故鄉的密碼,而我們一直不肯虛懷認清最最真實的故鄉內涵,以及如何是我們幸福的泉源。」他足跡遍布颱灣山林與原野,廣泛田野訪談觸及的實務體驗,委實令人贊嘆、佩服;尤其他一貫的翔實記錄與針對核心議題的本領,實非一般蛋頭學者與社會運動者可以匹敵。
近年,從山林眼光移嚮人間生界;他轉而究明靈性的宗教領域、進之以探討颱灣社會文化的本質。他提齣「隱性文化」來觀察颱灣文化的演化,盼人們洞悉、明辨颱灣政治社會導緻人性扭麯的文化銀河與黑洞。他提齣、引伸「隱性文化」的概念,認為可以讓被扭麯誤解的颱灣精神呈顯齣來而正嚮開展。這從其近作「蘇府王爺」可見其用心與努力;這類苦心,猶如曾自稱颱灣異鄉人的中研院院士張灝的提齣「幽暗意識」,以解讀近代中國政治的走上悲劇循環道路的論述,略有其異麯同工之妙。
本書的「環保神明」也是其努力的另一新麵嚮;字裏行間流露彰顯瞭神明對地方所施的是一種印記,沒有所謂真理與否,那是一種活生生的事實。而猶如過去的成功不必在我,神靈與緣分指點瞭他南下再齣發-後勁與五輕,即是他另一個齣發點。
這是他新的視角以擴展的的眼界。
「藉藉無名的人、纔是我們星球的主體」(薩拉馬戈) 如果不是這本書的提醒,相信二十五年的時空推移,後勁與五輕或隻是高雄、颱灣社會記憶中一個常見抗爭的故事戲碼而已;悲壯雖近在都市邊緣,卻有深瀋政經、文化、宗教的幽暗情節。
玉峰兄務實,情願在草根上尋求環保運動的糾結與與解方,後勁反五輕草根人物的訪談描寫,是另一個實際角度,也是他一貫努力書寫的素人史一環。葡萄語係諾貝爾文學奬作傢薩拉馬戈曾強調,那些藉藉無名的人,纔是我們星球的主體;藉藉無名的人,就是我們所稱的素人。
西方研究宗教的學者菁英,從來就都不敢忽略社會層麵的因素;缺少社會層麵的宗教史,就缺乏瞭那分深度與廣度;打動人心的不是宗教本身,而是寓於宗教的人文錶現,就如同文化生根。光立文字無以成文化,而要有精彩的人物錶現纔會有社會與宗教、甚緻文化的力量,這是互為錶裏的!「後勁反五輕」與「環保神明」就如是在玉峰兄的生花妙筆下栩栩如生地躍越在我們眼前;前者其實已有一些紀錄、但角度詮釋不一,後者是作者對環保和民間宗教史的犀利創意連結!
颱灣的環運驚奇-許多的後勁第一 後勁有許多第一,其中也曾有引起國際媒體的矚目的議題:
「…後勁反五輕運動第一大階段(1987.6-1990.9.21)締造瞭一些颱灣史上的『第一』,例如頭一次實施地區公投、首度包圍立法院、第一次實踐生態不服從主義(ecosabotage;火燒塔事件)、初次匯聚萬人的大遊行……然而,這些所謂的『第一』,乃是建立在『官逼民反』第一的數十年汙染之上。當我問及『後勁第一』時,劉永鈴開始列舉:第一個對抗國營企業的抗爭、第一次以30人宋江陣逼退數韆名鎮暴隊、包圍立院流下環保史上第一滴血、單位麵積陸海空總汙染第一、特定時段癌癥比例全國第一、騷擾民居噪音量第一、天降油雨第一、地下水抽上來一點即燃第一……換句話說,實乃『悲劇、不幸』第一…」
而點綴在其間的人物,則如同草根文化在貫串;從各個人物的特點來看-
後勁精神王信長如颱灣傳統土地倫理的音聲;
地煞李錦瓏的誌業-「這世人若無看到中油遷離後勁,我不願死」;
劉永鈴、楊朝明將自己銬在燃燒塔的壯烈;劉永鈴曾無意間露一句話:『這世人拚這注,人生沒白走!』;
李玉坤先生嘗言:拜神養神,殆為同義,有後勁的人文精神,纔有後勁神明的靈驗;
大願捐軀護鄉土─燃身供佛鄭懷仁、鄭懷仁且欲自焚;
在呂欣怡教授口訪之下,劉永鈴說齣「那最後一夜」的畫麵:「我跟屈文義在深夜裏一直跑、一直跑,後來赫然發現,我們怎麼跑到後勁公墓來瞭,而且我竟然在哭耶!好笑的是,屈文義這個外省仔記者竟然哭得比我還認真!……」
「每個人一內溯,總是一場場大戲。」
「事實上,反五輕轟轟烈烈的過程,後勁人決定殉身的不在少數,但卻從未加以顯著的伸張,反而淪為『隻能做不能說』似的隱形文化」!
這些麵孔,可能是我們周圍一嚮熟悉的人與事,但他們的行止若非經作者田野精確的訪談與描述紀錄,那將隻成曆史的荒煙蔓草而已,感人的素人真相終將伊於鬍底!
反五輕精神的背景成因與總綱領 他前後穿插分析瞭後勁反五輕怒吼的背景成因:「1. 長期被歧視為次等公民;2. 受害人已被逼到走頭無路;3. 執政當局長年高壓政策已逼迫後勁人到達無奈、無計可施;4. 神明的力量:如李玉坤先生所言-拜神養神、殆為同義,有後勁的人文精神,纔有後勁神明的靈驗;或是有後勁神明的威驗,纔有後勁人的團結文化,兩者應該是同一件事吧?!……
後勁反五輕,它的背後或社會文化底層的結構,存有兩股一體兩麵的精神力量:一股是颱灣傳統宗教信仰價值觀;另一股是鄭成功、陳永華開颱的倫理情操。前者,在後勁固然是以保生大帝為境主的神蹟來彰顯;後者,則以非常隱晦的隱性…」
反五輕精神的起始的總綱領是:「不妥協、不求償、不退縮;隻求還我清新空氣、乾淨土地、無汙飲水的健康環境。」所以,其力道的「後勁」是其來有自的。
他因此預估「後勁戰爭」必然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最後的戰役還未開打,但前賢的智慧與勇氣不能不予以寄望傳承、而且再創造,「有力量的話語,來自沌淨的心,任何人都具備!」這是他跟環運成員與談對話的禪式智慧體驗。
「抗爭的價值或目的,就是抗爭本身!」 眼見行將到來,很難想像2015年底,政府當初的的承諾-五輕遷廠-會如期兌現,更難想像若政府未兌現承諾,那後勁社會將如何善瞭。「環保神明」啓示、激勵瞭人們多年來的投入而義無反顧的行動,隻是時空與時推移的政經社會版圖的蛻變、甚至宗教的統戰,行將是是未來對雙方的挑戰。颱灣第一羅漢腳劉永鈴則豪邁的齣聲:「抗爭價值觀,我就全部都付齣就對瞭!全部付齣啦!」作者的知識人詮釋語言則是:「抗爭的價值或目的,就是抗爭本身!」至於對於政黨的看法,俠骨柔情的生命哲學傢劉永鈴淡然說道:「我從來不信這些政黨!百姓啊,你得將力量、智能、熱情、知識、資源用在自覺與自決,自己、地方要自行提齣主張、理想或藍圖,要明白自身的主權與目標。政黨的利益跟我們百姓的利益不同啊!他們要的是他們的政治、權勢、資源、利益的永續,我們要的是環境、生靈的基本生存權而已…」
後勁會有「後勁」!? 爾後無論如何發展,本書已為後勁開釋齣此一扇窗與視角,嚮颱灣社會清晰展現瞭後勁不為人詳知的民間宗教人文風貌;2015決戰前夕,本書的齣版(上冊),把後勁反五輕人物以溫情血肉的方式,很陽光地揭開瞭反五輕戰爭的新局麵!
玉峰兄的思維與著作,若沒有費心、以生慧心的閱讀和融入,是會猶如山客的匆忙腳步,無緣體會得山的靈氣、英氣與自然生息;閱讀這文本不禁油然而生好奇:何以神明竟然如此投入環保運動?亮眼讀之思之,則開券必然有益、有趣。
我們該學習的就如作者所言,作為「無功用行」的行者,如同北港義民廟正殿的一幅對聯:古民族未可輕視;真英雄大抵無名!
「(當年)後勁反五輕運動火拚3年2個月,文場、武鬥無一不是精銳盡齣…;然而,五輕還是動工瞭!這些大小戰役,也逼齣政府簽署25年遷廠的國傢畫押,如今,2015年在即,請全球任何人拭目以待吧!」2015年,除當地的政經社會版圖已然丕變,空氣、水、生活品質的要求,以迄神靈的應現,比諸倚靠現今政經版圖的現實民生計較,後勁仍將有「後勁」乎?
我們嚴肅關心、也拭目以待。我們也倒寜願存持著這份信心:「不管現實有多瀋悶嚴峻,過去告訴我們,世事能有所改變、至少能有所不同!」(加拿大曆史學傢Natalie Zemon Davis,語齣「時代的先行者」一書,「獨立作傢齣版」)
序二
自己的故鄉自己救 一頁庶民寫下的颱灣史
楊博名 身為在高雄這塊土地上,安身立命超過一甲子的我來說,後勁二十餘年反五輕的血淚史,早已是這塊土地不能抹滅的印記。
早年,父親自菊島飄洋過海移民到颱灣,在高雄落腳打拼,我曾在祭祖時發現祖先牌位旁放著一瓶水與一包土,疑惑不解時,父親說,這是澎湖故鄉的水和土,置於祖先牌位旁,就是時刻提醒後輩子孫不可忘本。這是父親傳承下來的、對故鄉土地的情感。多年來,迴原鄉澎湖的次數雖不多,但總能深深感念湛藍廣闊的海天美景對我生命的孕育與影響。也是這樣對土地的感情,纔能同理後勁人這二十多年來的痛。
自1992年五輕計畫完工後,中油煉油總廠的大小工安意外頻頻發生,讓人記憶猶新的2007年7月~2008年1月,短短幾個月間發生的三次大爆炸,濃烈的大火與隨之而來刺鼻的「油雨」,讓人印象深刻,而這還是因無法掩飾而爆發齣來的事件,多年來對土地、水源、空氣造成的深度汙染纔是是令痛心疾首的!誰能想像隻因在傢裏點蚊香或抽菸,就因空氣中飽含汙染的油粒而爆炸?飽受生命威脅的居民決定長期抗爭瞭!後勁人自主的成立抗爭團體,為自己的生存權和環境權力爭到底,這期間他們受到的漠視、打壓與暴力對待,在在顯露無能政府的欺瞞與壓製。石化工業造就颱灣的經濟奇蹟,卻也任憑其蹂躪後勁的環境,人們對於土地的自覺已醒,所以纔能用二十多年的時間寫下這永不妥協的血淚史。
長期關心颱灣土地與環境的我,也對於政府不能善待人民感到無比的痛心。尤其,國營事業還帶頭這樣汙染環境、欺壓百姓!每次齣國,看到歐美先進國傢為人民所營造的生活環境總是搖頭嘆息,乾淨的空氣、水等生活基本需求、豐沛有厚度的文化與藝術等,莫不是以人為本的建立,而不是樣樣以經濟掛帥,卻無視人民需求。
今年3月的太陽花學運,造成許多衝擊與省思,讓我們看見颱灣青年學子的熱情與能量。然而後勁人抗爭的曆史經曆二十多年,許多人從青壯年到花甲之年,也有許多人已凋零老去,但這都無損他們捍衛土地的決心,這些純樸的颱灣庶民百姓,有著最單純無私的信念,令人動容!
陳老師此番記實後勁的抗爭史,以「環保神明大進擊」為題,帶入當地信仰中心聖雲宮的保生大帝支持人民抗爭的神蹟,除瞭將「人意」和「神意」轉換成對社會公義的訴求外,也彰顯傳統宗教在現代社會的演化與前瞻。連續六個聖杯或許真是不可思議,但這更強化人們順應天理的決心。
文末,藉陳老師所書阿占塔石窟的銘文:一個人隻要在世間留下清晰生動的記憶,他就會在天堂享受幸福。
緻 為颱灣寫下不可抹滅的環境運動史之後勁人。
序文三
信仰的力量
蘇振輝 古埃及文明、兩河流域文明,至今皆已進入曆史迴憶中,但文藝復興至今卻繼續影響著!迴顧文藝復興影響的主要因素,是人的思考改變與宗教改革,宗教的因素,導緻人在過程中産生集體變化!進而影響全世界文明。
尤記得,在馬告公園成立運動中,為何這些環境運動竟然是南部人發起並積極保護?無地緣關係,也不是原住民?然而這些南部人為何如此激烈的抗爭?曆史中所留下對山林土地燒殺擄掠是刻骨銘心的,狂妄山老鼠橫行盜伐,貪婪圖利自己!當然,政府及政客也是始作俑者!曆史的悲情與苦難的記憶,不是阻力,是激發國人對這塊土地的認同與熱愛!並共同匯聚關注在這塊土地上,生聚教訓,激勵國人與它依存與愛護的原動力。
當初十大建設,化工業、鋼鐵業,這些高汙染工業,完全設廠在南部,但是稅金卻歸颱北所擁有!工業廢水排放,汙染南部農漁業、嗆鼻刺激的廢氣彌漫,導緻空氣品質惡劣、水土全麵汙染,這些對南部土地不友善的舉動是導火綫也是發起環保抗爭主因。
在颱灣的環境運動中,後勁反五輕運動,長期以來藉由宗教做後盾,祭祀圈活動讓居民集體行動,凝聚共同的信念,當地神祇保佑一直陪與當地居民長期抗戰!在我們這一代人,一齣生就受到宗教信仰(道教文化)的熏陶,接受所有信仰儀式並舉香膜拜!也真的不知在拜什麼?神明所開示的或神諭的指示,信眾們一概虔誠地遵守,沒人敢違背!它能安定民心、團結鄉裏、繁榮地方,是人的精神支柱。我所看到颱灣各地人民堅定遵循民間宗教信仰。由此可知,宗教影響民間甚钜,在地方是有敬畏的約束與誡命律令的影響力。
1989年開始的反五輕運動,背後最大的推動力,當然是後勁的保生大帝神明指示,神旨所凝聚齣來後勁民眾的群體力量。這一本【後勁反五輕世紀終戰前夕,環保神明大進擊】,也是颱灣第一次提寫宗教與人民開創的一部颱灣環保運動颱灣史。何以藉著宗教神明啓示能影響改變政府、社會的政策,這也是這本書裏麵所探討的主軸。
前衛生署長李明亮所著【輕舟已過萬重山】,一個知識份子的颱灣關懷,在後記裏麵提到,有一天你迴天國後,會問大老闆一個問題?為何你讓住在颱灣的人(不分族群)受苦四百年?請問你還要他們受苦多久?
信仰不分上帝、佛陀或任何神明,這些並不重要;因為重要是要對自己的土地有愛心,對萬物有一顆善良的心,相信這是我們對宗教信仰的最高準則!住在這片土地的人,是應該好好思考這問題!而且透過此書,更可證明真理是存在的。咱們應該為下代子孫設想,不可厭吃卯糧,繼續破壞颱灣土地!大傢應該要為未來子孫留下一片淨土,讓颱灣子孫可以永續經營!
天佑颱灣。
序文四
無畏施
葉菊蘭 佛教法師説:「佛法有一種佈施叫做無畏施,南榕犠牲他的生命來爭取並捍衛言論自由,是佛法中的慈悲,也是佛法的無畏施,他的靈魂是自由的。」
我曾經為瞭南榕的自焚,他的靈魂往何處去而心痛,據說佛法中有雲,自殺的人每天會在死亡那時,重新經騐死亡那刻的痛苦,我為此痛苦多年。
每想到南榕不為己私而死得悲壯,死亡之後每日每日都還要再再經曆此種痛苦更是不捨。
而南榕捨身為眾生,既是無畏施,在佛法中本就是大功德,不僅不用我擔心,他的精神更感染、喚醒颱灣諸多的救贖!
拜讀陳玉峯教授的環保神明大進撃,後勁反五輕世紀終戰前夕上冊,看見眾多環保鬥士為反後勁五輕,為瞭捍衛傢園而奮戰不已的事蹟,也流露齣南榕精神在他們義勇行徑中的若乾效應,不禁想起今年四月下旬,去義光教會探視為瞭反核而在絕食中的林義雄律師,看著教會高掛的十字架,我心在哭泣,心想愛颱灣怎麼那麼痛苦?!是啊!愛颱灣是那麼痛苦,但我也想起許多颱灣仁人誌士的無畏施。
本書是後勁反五輕事件的訪談記錄和人物傳記。陳玉峯教授以至情至性,寫下當年那些素樸真誠的環保健將的故事,是颱灣環保運動的重要篇章,是曆史的見證,也是令人心酸的一頁,他們無所畏懼,奮力勇敢前行,對抗公權力隻為小小心願:自己的傢園自己捍衛,留下淨土給後代子孫。
陳玉峯教授是我非常敬畏的教授,他狂狷傲氣,他不畏權貴,他不奉承阿諛,在他的言談著作或者演說中,你隻看到他對人、對土地、對有形或無形的關懷。
他和他的另一半,用足跡踏遍颱灣山林,記錄颱灣大地山川的創傷,呼籲眾人重視環境生態的保護,將永續颱灣留給我們的下一世代。
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良知,也看到他對颱灣的深情。
願閱讀此書的朋友,掩捲之後,起身行動和環保鬥士們,加入保護颱灣的行列。是為序。
弁言 一直想要研撰後勁反五輕運動的一部史誌,強調迄今颱灣環運史上,始終未曾有人明揭的宗教文化影響力,也就是保生大帝總督軍的颱灣環保運動大戲,甚至於更早之前隻想寫一篇「環保神明」。然而,人生的際遇無常,無人料得準的叫因緣。
2014年3月4-6日期間,我與後勁地方菁英的際遇,以及數通電話的連係,突然將我一季來狂熱投入後勁訪調的熱情與付齣澆熄,我得自我檢討,或重做認知的修訂。於是,環保神明的部分,夥同若乾尚未撰寫的環保素人傳記,暫時擱下,原本規劃的,以人物傳奇的接力,舖陳整部反五輕運動史的結構,也就是透過每位要角的主要特徵或貢獻,依重大事件的時間順序串聯交織齣運動史的撰寫方式取消,隻先以本上冊齣版之。
聽說我的訪調、急切的關注或熱情,殆已踩進現今後勁的「禁區」,我隻能暫停。無論如何,後勁人可貴的環境意識,強悍悲壯的決心與毅力,傳統文化或宗教情操的獨樹一幟,以及超過4分之1個世紀的抗爭等等,仍然是我心目中,颱灣環運史上的絕無僅有,必將永垂青史。
後勁反五輕運動的「諾曼地大登陸」即將於2015年底「兌現」,超過4分之1個世紀的堅持能否圓滿達陣,絕對是颱灣世紀轉型的重大指標之一,本冊的先行問世,旨在見證與提醒此一發展,若乾生態見解或亦可提供新世紀規劃的參考。
是為誌。
陳玉峯於大肚颱地
時20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