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濟慈說:「人人都有病。」
但疾病的意義往往超越生物學層麵。
500年來,
醫療的行為、體係與製度,
究竟如何受到權力、商業與國傢的影響?
過去,醫學總是和「進步」劃上等號。醫界發展齣精密的外科手術,輔以各式高科技儀器;研發新型疫苗,逐一攻剋威脅人類生命的傳染病;十九世紀,歐美的船堅炮利,搭配熱帶醫學,躍升為全球主導力量。
不過,自一九六○年代以來,曆史學界挑戰瞭這樣的看法。醫學並非以綫性的方式嚮前進展,後來看似造福人群的醫學成就,也並非在一推齣時,便獲得各界接受。當展開醫學與人類社會的關係圖時,發現醫學並非拉動曆史的唯一引擎,疾病形態、常民觀念、實作、個人行動、醫療人員、機構、社會、文化與政治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這波持續四、五十年的研究潮流也帶來人類社會過度「醫療化」的省思,例如:婦女生産過程的醫療介入是理所當然的嗎?精神疾病的版圖持續擴大是否暗示沒有「正常人」瞭?但是,作者提醒我們,「醫療化」的批判角度簡化瞭我們和醫學的關係。我們該如何正視醫療對我們的衝擊,持平地評估醫療的貢獻和轉變?
全套書分成三捲([捲一]醫療與常民、[捲二]醫學與分化、[捲三]醫療與國傢),以重要的議題為經,以大量的曆史研究成果為緯,試圖在堅實的史料基礎上,將常見的理論、概念與史學潮流檢驗、琢磨與修正。那將促使我們思索「進步」的意義,對「專業權威」進行批判性的思考。豐富我們對於醫學史的認識,也讓讀者意識到醫學的權威並非不證自明,醫學的改革反映瞭每個時代。
過去五百年來,把身體失衡和社會失序連結起來,嚮來是疾病的政治、文化與社會錶徵的一部分,不論瘟疫或愛滋病都是如此;疾病的意義常超越其生物學層麵。權力關係的微妙變化以及商業考量等因素,也都一直影響到醫療。——剋爾‧瓦丁頓(本書作者)
作者達成瞭不可能的任務:整理、綜閤瞭近四十年來,對歐洲十六到二十世紀醫療社會史大量、多樣而豐富的研究成果,寫成一本精彩可讀的介紹性著作,讓讀者一方麵能對現代西方醫療的曆史有宏觀的理解,另一方麵又能掌握醫療社會史研究的發展、議題、爭論、麵臨的挑戰與前景。——李尚仁(中研院曆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各捲提問】
⊙公共衛生何時進入國傢的掌握中,它如何從針對飲用水、汙水、都市清潔的環境改善,進展成為針對個人,具有排他性質的管製?細菌學在其中扮演如何角色?為什麼當發展齣疫苗血清,可以抵禦傳染病時,仍有人反對接踵疫苗?
⊙醫療的目的常是救助人的身體,但是戰爭竟然幫助瞭醫學的進展,從外部手術、精神癥狀「驚彈癥」的判定,到引入DDT和盤尼西林,戰爭如何促展瞭醫學的發展?
⊙精神病學如何從傅柯所謂的「大監禁」的精神病院時代,轉嚮抗憂鬱藥物的時代?
名人推薦 李尚仁(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