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

玻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郑聿
图书标签:
  • 小说
  • 文学
  • 现代文学
  • 情感
  • 爱情
  • 家庭
  • 成长
  • 治愈
  • 现实主义
  • 女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成色透明,质地坚固,并有着合理的不安 郑聿的透明系列,诗的无限折射美学 熔解/冷却/穿过去 这是我/放久了/我只是不坏而已 谈及距离。其实我们都过于自信,视线里人世万物,皆在难以描述的共识中,渐次衰微、腐败或流逝,没有人得以读取对方全貌,所谓聆听与感知将是片面而不可诠释的。「寂寞是擦拭干净/发现中间还隔着一片玻璃/用手指轻轻划过的/冰凉和旷野」生命一如焦距之调校,即便清晰透明却不表示理解更多,那块横亘彼此的玻璃,往往承载了无数他人之尘灰与意志,日常穿越之中,最后留在眼前的只有时间中逆流而出的自己,爱与不爱的、伤与无伤的……而我们所知道的自己又仍否如昔? 当一切都在试着离去,幸好这时代仍将有诗, 《玻璃》是对自我的光学物理辩证, 擦拭之后,页面上无非是最细微而早已明白的事。 以「玻璃」的物质特性(熔解、冷却、穿过去),诠释每一个人在日常之中所要面对的诸多磨难,却不打算解决,只是感知痛的位置,用「钝感」标记每一种痛的流逝与经过,如玻璃一般,缓慢地承受岁月的刮痕,等待完整。 「从那一天起,我开始封锁与你有关的,手机号码,网路,卤味摊和饮料店等。和死亡。死亡可以联系我们,所以我必须一直活着。」 本书特色 *浮游于《玻璃》:「海马」、「乌鸦」、「飞蛾」,三款封面,随机出货。 专家推荐 ●诗人 孙梓评 专序推荐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郑聿


  他,想成为更少的人。

  果实、车窗、钝器……皆为他的时间意象,攀附流转其上的痕迹就像我们持续积累的病痛、唿吸与梦,一如诗句堆叠,坚韧而极简是他的惯用语式,字句如刀渗入纸心,相互堆挤作用之后,剩下的即是某种永恆。

  生于高雄鸟松,住在台北永和。东华大学创作与英语文学研究所毕业,现任职出版社编辑。曾获台北文学奖、吴浊流文学奖等。着有诗集《玩具刀》、《玻璃》。

  想成为更少的人,他说。

  他是郑聿。

  www.facebook.com/toyknife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推荐序

时间是玻璃,玻璃是我—阅读郑聿诗集《玻璃》  by  孙梓评

                        
  或许和你一样,第一次我在现代诗里注意到玻璃,是因为夏宇。在《●摩擦●无以名状》自序里,特别提到了玻璃。首先是用玻璃形容日照,「阳光像一支编制庞大的爵士乐队时不时就有整排六个小喇叭手站起来齐声朝空演奏,那音拉到最高心就像一面干净的大玻璃等着要碎。」后头又说,「喜欢『玻璃』的音和字形和雨打在玻璃上。玻璃的前生是琉璃。在〈插图〉这首里把玻璃当副词用。不带修饰,没有情绪。」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的缘故(应该不是),当知道郑聿的诗集名为《玻璃》,即有一种生理性的好感浮兑。除了「玻璃」做为隐喻,本身所体现的薄脆,坚强,透明,同「玩具刀」一般,隐约有着不好说破的矛盾,同时有其双关的幽默,像上一本诗集里的句子:「快乐是无子嗣的/我们未婚生子」。也是刚好,看了一部匈牙利电影《Viharsarok》,亦写诗的导演阿丹.查夕(ÁdámCsászi)安排了一场饶富兴味的戏:意外认识的男孩,帮另一个男孩修补房子,铺砌瓦片,这个那个木工,中途两人共同扶起一片镶嵌大玻璃的门,移动如同舞蹈,要前往哪里呢?两个男孩隔着玻璃面面相觑,彷彿有些什么正在发生。

  然而写在《玻璃》里的事,都过去了。无论「留守时节」还是某一班「圣诞公车」,哪怕是售票员,裁缝师,比克大魔王,都不能避免地历经熔解,冷却,穿过去(穿越时间?穿透玻璃?)。那些高温的锻鍊,热与寂寞默默发散,最后终得承受被谁洞穿……郑聿在首本诗集,擒一把玩具刀与时间对决,依此逻辑,玻璃的成型,应也是作者自我形象的比附?

  拟物。不仅是修辞的技术,更因借物自况,成为郑聿诗作魅力的涌泉口。比方诗集里我最喜欢的诗之一,〈晚熟〉,先有一颗果实降落又升起,那显然是太阳,又有另一颗果实被吃掉还能恢复原状,那自然是月亮;可是时间的树枝上,「郁结至今的我」还不肯被收成,反线性逻辑,试图维持色泽「新鲜」(健身房里不就有大量同类),等待一最正确的时刻,而愿意坠落(你也想起爱情了吗)──短短三节诗,果实有了不同意义的翻转,诗题更轻巧地将果核的祕密揭露。

  以这首诗开场,应是郑聿刻意为之?它大抵也绘出这本诗集的基础色:时间来过,我摆盪于彼与此,悬而未决。有异于部分诗歌作者热爱在诗行间填充、编织更多繁复意象与拗口语法,《玻璃》较之《玩具刀》,却更显清简俐落。降低了叙事,使状态呈现,借夏宇〈插图〉那句诗,或许是适合的:「玻璃地/遇到」,不遮,洁净,疑有裂痕的一颗心。于是不复读到场景鲜明如〈为我洗发〉或〈民生路4-18号B205〉那样,将舞台优雅放进字行间的诗,反而,增加了某一类可遇不可求的心境之作,比方我非常喜欢的另外一首,〈最近的最远〉,大概也是诗集中,唯一真正提及玻璃的一处:

  寂寞是擦拭干净
  发现中间还隔着一片玻璃
  用手指轻轻划过的
  冰凉和旷野

  阅读这样美丽的诗,彷彿不打扰的家具音乐,贴伏在夜的锯齿边缘。关于想念的事,我们岂曾经验匮乏?但要准确捕捉那一瞬略有倾斜的心,电磁波般独自朝远处发射的情绪,却太不容易。全诗首先定义了想念,接着形塑了自己,一个反覆按键开关的动作,重复地制造亮与暗,过去与现在,曾在此与此曾在。「都没关系了。」毕竟一片似无实有的玻璃横亘着,想念,只能是「不打破什么的那种」。

  这些情感的矜持,节制,似也反映出郑聿偏好的诗歌美学。在前册诗集,他以「孙维民」为题写了一首诗,〈失眠〉的节奏则使我感觉零雨。「移过去一点/床也有断崖」,一种独特的音乐性像谁不经心的弹奏,「一闭上眼睛/就出现几个靶心」。可有可无。刚刚好的隔绝。好像真正想写的并不是诗,而是那些停下来的空白。因着适当的安静,有温度的思索,才可能写出像〈治疗〉这样看似简单,却深意无限的自我精神分析。

  在现代诗里穿插成语,难度很高。我喜欢这册诗集里的几个小尝试。比方用「悬而未决」形容自己做为一颗晚熟果实的状态,充满象形趣味。或写营区里的大雨「严肃刚直」,生动画出雨的线条,且混音以军歌的歌词。另一首也与当兵有关,写打靶前深唿吸,「如月满盈在胸口/开始射击,就阴晴圆缺」,实神来之笔,所谓「阴晴」大概也关乎打靶结果对情绪的左右,而「圆缺」,既是那一口气的输送对肺叶的微微改变,不也是靶上每一颗子弹落点都造成了圆形缺口?

  上一册诗集的〈铁匠〉以辩证说明爱与伤害。如何具体伤害及其变形?衔接「我的短刃/从他的身体抽出便是长长的一生」,再有了〈匕首〉、〈钝器〉两首。前者写利器,将爱者与爱人,诗人与读者两造绾合,「把最利的部分/断在他体内//让自己钝」,成为钝器后,「沉如石头」,是曾被掘出、终究失爱的矿,「偶尔生出微弱的磁力」,等待被另一个谁怀藏,在不可知的未来,可能使坏,但「也想变成最好的东西」。

  绝望的爱里,偶尔想到死。这本诗集时也现出一抹淡淡鬼气。比方写鬼月情人节的〈售票员〉,一人买票,得票两张,空电影院,大家却都坐好了,「只等我进去」,冷气已经太强,此刻显得更强。我们也分不清那售票员究竟是月老还是阎王。郑聿对死亡想像的别致处,应是其恰到好处的黑色幽默:希望平安夜穿圣诞老人装的公车司机能安全驾驶,「因为意外的死亡/也是一种礼物」;又或当置身失恋低谷,「死亡可以联系我们,所以我必须一直活着。」缘此,我也喜欢他赠给逝者的礼物,「穿过去」一辑,隐隐约约都沾染着此类气息:把手伸远,探进幽冥。想起能唱出最好版本的歌者,「像无数的星星/有一颗灭了/被我看见」。或写穿墙人,「这次,他一定可以/虽然速度要够快/也不能有同伴」,是否就像厌于现世的人,无法离开座标,只好奔跨到另一平行时空?

  先走一步的朋友,则晚空飞鸟一般,「飞往相同的地方/彷彿被收藏起来」。鸟的意象在诗页间飞翔着,到了另一首刻意抹去逝者名字的〈留白〉,鸟甚至无法顺利被收藏,「又猝地收起翅膀/坠落了几只」。死亡的脸,面目各异。鲸向海说他读夏宇《诗六十首》最末两句,「我很悲伤/我没有通过」,似是某种程度的自我告解,那么《玻璃》最末的「刚开始只是想减少/如今却真的太少」,或也有某种镜照意味。

  或许和你一样,我也看过有人表演玻璃穿透术,然而只要稍稍搜寻,网路上便有高清破解影片。我们亲眼所见的是假吗?时间是玻璃,「自右手消失的东西/总可以在左手找到」,玻璃是我──隐身于诗,就算人生的种种逃脱未必成功,至少那些美丽忧伤的企图,薄脆,坚强,透明。

图书试读

● 最近的最远

最近好吗
有点想你
积了灰尘偶尔才擦拭的
那种想你
也渐渐明白
每日浇水
总有一天会变成流沙
人生的本质是什么呢
照顾自己
开始像照顾盆栽一样困难
常反覆按着
墙上的开关
觉得这辈子全亮或全暗
都只是一瞬间——
都没关系了。
寂寞是擦拭干净
发现中间还隔着一片玻璃
用手指轻轻划过的
冰凉和旷野
我仍想起了你
不打破什么的那种
想起了你

● 钝器

这是我
拿起来
沉如石头
放在外面
同万物融为一物
偶尔生出微弱的磁力
与自己互斥
也曾染上几滴血
因此有了性别
把我放在里面
需要更多的时间证明
像胃
引发胃病
也想变成最好的东西
虽然好慢好慢
这是我
放久了
我只是不坏而已

● 从失恋到世界末日

1.
失恋第一天。我说了很多话,别人只看到我一直说话而没有断句──因为他们不知道大部分的句子,都断在我里面。

2.
失恋第二周,我躲在漆黑里;漆黑闻起来,是金属的味道。有些东西无可避免生锈了,但仍旧保持着它们的硬度。

3.
美好的回忆涌上来,任其淹过身体乃至我仰着脸,也不挣扎了;什么都不要了。但回忆的浮力,也同时不让我下沉。

4.
黑暗的宇宙包容着众星,地球包容着海与大地……房间包容着我与另一个我;有个东西一直在守护我,虽然它很遥远。

5.
我想像过末日。光是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我就能想像──摇晃,坠落而爆炸──末日不是结果,是靠近死亡的过程。

6.
从那一天起,我开始封锁与你有关的,手机号码,网路,卤味摊和饮料店等。和死亡。死亡可以联系我们,所以我必须一直活着。

7.
起承转合的转之时刻。身旁的某件东西,会忽然飞起来且发光,彷彿变成不是我的,而是神之物;变成我人生的一个隐喻。

8.
我想在另一时空,我们仍然在一起。无数个我和你,如枝叶散开──我捡起一片叶子,它看起来,就像是只落过一次的样子。

9.
有些东西瓦解了,像表和遥控器;另一些没有归位,再也无法找到。但万物都有一个简单的逻辑,只要知道了,就可以还原它。

10.
最坏的时候远看像墙的裂缝;最好的时候靠近些,才发现原来是一排蚂蚁不断,往裂缝里去。

11.
我想念你──那个「你」分裂成二:一个是我的,另一个很轻,轻得可以让我带去旅行。谢谢你借我的东西,之后会还给你。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