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法规(八版)

证券法规(八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证券法
  • 资本市场
  • 法律法规
  • 金融
  • 投资
  • 八版
  • 教材
  • 法学
  • 证券监管
  • 公司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适合初学者理解的入门书
  证券法规内容极为繁复,初学者不易理解,故本书删除部分无涉于实务探讨之内容,以平易简单的笔触,提网挈领,带领读者进入证券法学殿堂。

  ♠兼顾理论与实务的一本好教材
  本书以证券交易法为经,相关法规为纬,除配合最近(2012年)法规之修正外,并特别筛选有关重大消息之重要判决,予以探讨分析,理论与实务兼顾,方便读者掌握实务脉动,并兼从理论及实务之角度,对证券交易法建立完整及清晰之概念,为证法规研究者、证券实务工作者、准备相关考试者及企业界人士之重要参考资料。
证券市场微观结构与交易机制深度解析 (本书聚焦于证券交易的底层逻辑、微观运行机制以及对市场效率的影响,不涉及具体法规条文的全面梳理,旨在提供对市场运作原理的深刻理解。) 本书是一部深度剖析现代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的专业著作。它摒弃了传统教科书对法规条文的罗列与重复,转而深入探究驱动全球资本市场高效运转的核心机制。我们相信,理解交易的“如何发生”远比仅仅记住“必须遵守什么”更为关键。本书的目标读者是金融工程、量化交易、投资银行以及证券监管领域的高级从业人员和研究学者,致力于构建一个关于市场摩擦、订单流动态以及价格发现过程的完备认知框架。 第一部分:市场微观结构的基础构建 本部分为理解后续复杂主题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石。我们从基础的交易场所类型开始,详尽比较了交易所(如纽交所、纳斯达克)与场外交易(OTC)市场在组织架构、信息披露和流动性提供方面的本质差异。 1. 交易组织模式的演进与比较 我们将重点分析做市商制度(Market Making System)与订单簿制度(Order Book System)的优劣及其在不同资产类别中的应用。特别地,本书花费大量篇幅剖析了连续竞价模型(Continuous Double Auction, CDA)的数学基础,包括价格形成过程中买卖双方的博弈论模型。我们不仅阐述了传统的挂单类型(限价单、市价单),还引入了“隐藏订单”(Dark Orders)和“冰山订单”(Iceberg Orders)等高级订单类型如何影响市场透明度和订单流的感知难度。 2. 流动性:定义、测量与来源 流动性是衡量市场健康状况的核心指标,但其定义远非“容易买卖”这般简单。本书将流动性解构为深度(Depth)、宽度(Breadth)和弹性(Resiliency)三个维度。我们详细介绍了有效价差(Effective Spread)、市场冲击成本(Market Impact Cost)和订单簿失衡度(Order Book Imbalance)等关键的微观计量指标。通过实证案例,我们展示了不同类型的市场参与者(如高频交易者、共同基金)如何对流动性的即时供给产生显著影响。 第二部分:订单流动力学与交易成本分析 现代证券交易的精髓在于对订单流的精准预测和高效执行。本部分专注于订单流在微观市场中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交易成本的实质影响。 3. 订单流的异质性与信息含量 订单流并非同质的。本书探讨了信息驱动型订单(由内幕信息或新研究驱动)与非信息驱动型订单(如资产再平衡、套利交易)的区别。我们采用先进的信息分解模型(Information Decomposition Models)来分离订单流中的“噪音”和“信号”。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如何识别和利用这些信号,同时最小化自身交易对价格的负面冲击,是至关重要的课题。 4. 交易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交易成本不仅仅是佣金。本书的核心贡献之一在于对不可避免成本(Informed Trading Cost)和可避免成本(Market Frictions Cost)的深入区分与量化。 冲击成本模型(Impact Models): 我们详细推导和应用了Amihud模型和Almgren-Chriss模型的变体,用以预测大额订单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对价格的即时和持续影响。 微观时间尺度下的摩擦: 探讨了排队延迟(Queueing Delay)、交易所费用(Exchange Fees)和延迟套利(Latency Arbitrage)等在毫秒级别影响执行质量的因素。我们引入了“市场微结构指标”(Market Microstructure Indices)来实时评估当前环境下的最优执行策略。 第三部分:高频交易、延迟与市场公平性 随着技术进步,高频交易(HFT)已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之一。本部分深入探讨了HFT的运作模式、其对价格发现的贡献与潜在风险,并讨论了监管机构在应对这些新挑战时所面临的权衡。 5. 高频交易者的策略解析与市场效率 本书细致解析了HFT策略的分类,包括延迟套利(Latency Arbitrage)、报价侧策略(Quoting Strategies)和订单簿填充(Order Book Filling)。我们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技术,量化了HFT活动对短期价格波动性(Short-term Volatility)和报价扩散(Quote Spreads)的影响。一个核心的讨论点是:HFT是否通过更快的价格调整提高了市场效率,还是通过“掠夺性交易”抽取了信息量大的订单的价值? 6. 交易延迟与基础设施竞赛 在现代金融市场,物理距离和技术速度直接转化为经济利益。本书探讨了“最后一英里”延迟(Last Mile Latency)的竞争,包括共址(Co-location)服务如何重塑了做市商的经济模型。我们分析了网络拓扑结构、数据传输协议(如FIX协议的高效实现)在决定交易优势中的作用。这部分内容为理解现代交易系统的硬件和网络基础提供了关键视角。 第四部分:市场风险、弹性与新兴交易环境 金融市场并非总是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本部分关注市场在压力下的表现,以及新技术(如分布式账本技术)对传统交易范式可能带来的颠覆。 7. 市场压力下的流动性崩溃 本书通过历史性事件(如“闪电崩盘”Flash Crashes)案例研究,探讨了流动性蒸发(Liquidity Evaporation)的机制。我们应用网络理论(Network Theory)来建模金融机构间的相互依赖性,展示了当特定参与者(如做市商)被迫撤出报价时,市场如何迅速从高流动性状态跌入“锁定”状态。这部分内容侧重于系统性风险在微观层面的体现。 8. 另类交易系统(ATS)与去中心化趋势 我们对比了传统交易所、暗池(Dark Pools)以及新兴的另类交易系统(ATS)在执行质量和价格发现上的表现。最后,本书对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在证券结算和交易清算中的潜力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探讨了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模型在解决传统市场摩擦方面的机遇与挑战。 总结: 本书提供了一张从毫秒到日级别的证券市场运行蓝图。它聚焦于驱动价格、管理成本、应对风险的核心机制,而非单纯的规则。通过严谨的理论模型和对实证数据的分析,读者将能够以一种更具洞察力的方式理解金融市场是如何在复杂互动中自我组织和演化的。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赖源河


  【现职】
  国立政治大学法学院兼任教授
  铭传大学法学院法学讲座教授
  亚太创意技术学院董事
  考试院顾问
  考试院公务人员退抚基金监理会顾问
  证券商业同业公会顾问
  会计研究发展基金会法律顾问
  全国工业总会保护智财权委员会顾问
  国巨股份有限公司监察人
  奇力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奇力新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奇力新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
  寰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湾)监察人
  中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智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监察人
 
  【经历】
  国立政治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法研所所长、法学院院长法务部司法官学院(训练所)讲座司法院司法人员研习所讲座亚太综合研究院院长考试院考试委员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顾问 经济部法规委员会委员台北市政府法规委员会委员财政部证券暨期货管理委员会顾问台湾证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评议委员、上市审议委员证券柜台买卖中心监察人、上柜审议委员证券(暨期货)市场发展基金会董事全国工业总会顾问全国工业总会保护智产权委员会副召集人全国商业总会顾问纺拓会顾问仲裁协会主任仲裁人智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奇力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学历】
  国立台湾大学法学士
  日本神户大学法学硕士
  美国宾夕班尼亚法学硕士
  日本神户大学法学博士

图书目录

2014年新版序
改版序

第一章 证券市场之管理
 一、概 说/1
 二、证券管理与公益/2
 三、证券管理与经济发展/3
 四、证券管理之范围/3
 五、我国证券管理之特性/5
 六、证券行政与自律规范/5

第二章 证券交易法之概念
 一、证券交易法的立法目的/19
 二、证券交易法于法体系中之地位(性质)/20
 三、证券交易法所规范的对象/21
 四、证券交易法与其他法律之关系/25
 五、证券交易法之主要内容/27
 六、证券交易法之沿革/28

第三章 证券发行市场之管理
 一、募集与发行之意义/65
 二、企业内容公开制度/67
 三、有价证券之募集与发行/83
 四、对公开发行公司之监督/92
 五、有价证券之公开收购/129
 六、对外国公司之规范/140

第四章 证券商之管理
 一、概 说/143
 二、证券商之意义/143
 三、证券商之业务种类/145
 四、证券商之职能分离/149
 五、证券商之许可/152
 六、对证券商之限制/160
 七、对证券商之监督/164
 八、证券承销商、自营商、经纪商/167
 九、证券经纪商之民事责任/175
 十、证券经纪商之刑事责任/181
 十一、证券经纪商之行政责任/188

第五章 证券商同业公会与证券柜台买卖中心
 一、证券商业同业公会/189
 二、证券柜台买卖中心/190

第六章 证券交易所
 一、通 则/201
 二、台湾证券交易所/203
 三、证券交易所管理规则/204
 四、会员制证券交易所/209
 五、公司制证券交易所/215
 六、有价证券之上市及买卖概说/220
 七、有价证券之上市/221
 八、有价证券之买卖/225
 九、现行上市有价证券买卖实务/228
 十、上市契约之终止及停止买卖/240
 十一、证交所与证券商之法律关系/244
 十二、监 督/245

第七章 证券服务业之管理
 一、概 说/247
 二、证券投资信託事业/248
 三、证券投资顾问事业/261
 四、证券金融事业/262
 五、证券集中保管事业/266

第八章 仲 裁
 一、争议之仲裁/271
 二、任意仲裁与强制仲裁/271
 三、仲裁法之适用/272
 四、仲裁机构/273
 五、仲裁人之推定或指定/273
 六、违反仲裁规定之效果/274

第九章 罚则与民事责任
 一、证券交易法上之法律责任/275
 二、诈欺买卖之法律责任/279
 三、财务报告及财务文件虚伪或隐匿之法律责任/280
 四、未依法交付公开说明书之法律责任/282
 五、公开说明书主要内容虚伪或隐匿之法律责任/284
 六、操纵市场行为(证一五五)/287
 七、内线交易/294
 八、短线交易/354
 九、证券不法行为刑事责任之归纳/382
 十、其他证券不法行为之行政罚规定/387

第十章 投资人之保护机制
 一、基本概念/391
 二、保护机构/391
 三、保护基金制度/394
 四、调处制度/396
 五、团体诉讼与团体仲裁制度/398
 六、股东代表诉讼与裁判解任董监诉讼/402
 七、相关刑事、行政及民事责任/402
 八、投保法实施前、后有关证券投资人保护之比较/403

图书序言

2014年改版序

  证券交易法本身自民国一○一年一月四日修法后,为使内部控制声明书与财务报告的申报日期同步,虽仅曾于民国一○二年六月五日修正第十四条之一之规定,但相关的规章办法仍有所更新,且有关内线交易,最近亦有值得关注之案例产生,而有必要予以增列,故本次修订,除更新资料外,亦增列几则重要的新案例,以供参考。

  本次局部修订,亦由元照出版有限公司惠予协助校正,谨此申谢。

  赖源河
  序于民国一○三年七月二十八日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买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准备证券师考试。市面上有很多证券法规的书,我对比了好几本,最终选择了这本,主要是因为它口碑比较好,而且内容比较全面。读完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确实没有让我失望。它不仅涵盖了考试的重点内容,而且对一些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讲解。我特别喜欢书中的“考点提示”部分,它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抓住考试的关键,提高复习效率。而且,这本书的练习题也相当丰富,能够帮助读者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我做了所有的练习题,发现有些题目确实比较有难度,但通过仔细阅读教材,最终都能够找到答案。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对证券法规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更有信心参加考试了。当然,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考试用书,它也可以作为一本实用的参考书,帮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证券法规。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对法规条文的解释,而是更进一步地探讨了证券法规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政策目标。它让我意识到,证券法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整个金融体系以及宏观经济环境息息相关的。例如,在讨论证券发行制度时,它不仅介绍了发行流程和监管要求,还分析了发行制度对资本市场效率和投资者保护的影响。这种分析视角让我对证券法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这本书还对台湾证券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我个人认为,对于我们这些希望在证券行业长期发展的人来说,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一位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能够将复杂的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让读者受益匪浅。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真的让我眼前一亮。以往读法律书籍,总是觉得密密麻麻的文字让人头昏脑胀,但这本书的字体大小、行间距以及页边距都非常舒适,阅读起来不会感到疲劳。更重要的是,它在关键概念旁边加入了小型的图表和流程图,能够帮助读者快速理解复杂的法规体系。我个人认为,对于法律这种需要反复阅读和理解的学科来说,良好的排版设计至关重要,它能够提高阅读效率,加深对内容的记忆。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另外,这本书的索引也相当完善,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我经常需要在不同的章节之间来回查阅,有了这个索引,就省去了很多翻书的时间。当然,内容本身也很重要,这本书在内容上并没有让我失望,它涵盖了证券法规的各个方面,而且讲解深入浅出,即使是对法律不太熟悉的人也能理解。我推荐给所有对证券法规感兴趣的朋友,这本书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评分

这本书读起来,感觉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律师在跟你面对面地讲解证券法规。它不像有些书那样,只是简单地翻译外国的法规,而是结合了台湾的实际情况,对法规进行了本土化的解读。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存在差异,直接照搬外国的法规可能会导致理解上的偏差。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对台湾的证券市场非常熟悉,能够准确地把握法规的精髓,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案例中。我特别喜欢书中的“实务操作”部分,它详细地介绍了在进行证券发行、并购重组等操作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这些内容对于我们这些在金融机构工作的人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比较平易近人,没有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对法律不太熟悉的人也能轻松理解。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证券法规教材,值得每一个证券从业人员认真学习。

评分

这本证券法规的书,说实话,我一开始是抱着“反正法规都差不多”的心态翻阅的。毕竟,金融市场变化那么快,法规更新也很快,以前读过的东西感觉很快就过时了。但读完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真的相当清晰,它不是单纯地罗列条文,而是将法规背后的立法意图、实践案例以及可能遇到的争议点都串联起来讲解。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内线交易的部分,它不仅仅停留在“禁止”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信息传递的路径、如何界定“内线信息”以及监管机构的调查手段。这对于我们这些在实务中需要操作的人来说,真的很有帮助。而且,书中的案例选择也很有代表性,涵盖了台湾本土的案例以及国际上的经典案例,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法规的应用场景。我之前在处理一些公司治理问题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模糊地带,这本书的讲解让我对这些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有底气去提出自己的建议。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法规书,更像是一本实用的操作手册,值得每一个证券从业人员认真研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