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刑法学界为了提高法律适用的可预测性(法安定性),发展出一套精巧细致的犯罪审查体系,堪称德国法学界最重要的出口品项之一。法律适用者透过这个审查体系,尽可能地公开每个步骤的心证,便于他人理解并接受自己的判断结果,提昇审查结论的说服力。目前通说所使用的体系,累积了前人超过百年的思想结晶,复杂程度自不在话下,初学者当然要经常演练才能上手。德国法学院的教学相当重视此点,所以在一般的理论性课程外,都会搭配每週数次的案例练习。相较之下,台湾法律系学生这方面的练习机会就明显少很多。笔者自从2005年回国任教以来,经常遇到有同学将各种抽象理论背的滚瓜烂熟,却不知道如何将这些知识合乎犯罪审查体系地运用在具体案例中。这些观察心得,促成了撰写这本书的动机。从开始构思动笔,写到自己觉得可以出版的程度,竟也过了七、八个年头。虽然远超过原本预计的时程,但细活总是需要慢工琢磨,而且这段时间所累积的教学及阅卷经历,也让内容更加本土化。往回看,这些时间际遇对本书都有独自的意义,就像那句德国人常说的谚语,alles hat seine Zeit,凡事皆有其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