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金融体制之变迁综观

台湾金融体制之变迁综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试图撷取台湾金融发展的精华,大胆进行几个面向。时间上,涵盖近百年,从遥远的过去到眼前的见闻;范围上,涵盖各种金融型态,从传统的银行、保险、到新种的证券期货;议题上,从金融体系的功能到金融发展的趋势;角度上,从政策记要到分析评介。借此,读者会见到金融体系的种种骨架,眼看它楼起楼塌。将会见到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舞动的裙翼,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浇灌活水。当然,也会看到金融市场的兴盛与衰颓,以及金融决策者的魄力与无奈。同时勾起过往社会曾沸沸扬扬所关注的金融议题,在此书的各页各图各表中,流转着历史齿轮永不磨灭而有情兼无情的轨迹。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杨雅惠


  现职:考试院考试委员、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系兼任教授

  学历:台湾大学经济学博士 、硕士;台湾大学商学系学士 、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进修(访问学人)

  经历: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央银行理事、中华经济硏究院硏究员、中华经济硏究院台湾硏究所所长及财经策略中心主任

许嘉栋

  现职:台湾金融硏训院董事长、台湾大学经济学系兼任教授

  学历:美国史丹福(Stanford)大学经济学博士 、台湾大学经济学学士 、硕士

  经历:台湾金融服务业联合总会理事长、中央信託局董事长、中华民国对外贸易发展协会董事长、财政部部长、中央银行副总裁、中央硏究院经济硏究所所长、台湾大学经济学系教授

图书目录

编写者简历……I
各章节编写者……III
《台湾的金融体制与发展》通序……V
《台湾金融体制之变迁综观》召集人序……VII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金融体系之功能……1-3
第二节 金融发展重要议题……1-4
一、金融发展之目标……1-4
二、金融管制架构……1-5
三、金融体系功能评析……1-6
四、金融发展趋势……1-7
五、金融危机与因应……1-8
第三节 台湾金融发展之多重面向……1-8
第四节 本书综观面向与章节安排……1-11

第二章 金融发展阶段之变迁
第一节 前言……2-3
第二节 台湾金融体制架构……2-4
一、1980年之台湾金融体系……2-4
二、2013年之金融体系架构……2-7
三、金融主管机关之沿革……2-8
第三节 台湾金融体系之阶段性发展……2-11
一、金融初期……2-12
二、金融管制期……2-14
三、金融开放期……2-14
四、金融整併期……2-15
五、海外拓展期……2-15
第四节 银行业发展……2-16
一、金融初期(1961年以前)……2-16
二、金融管制期(1961年之后)……2-20
三、金融开放期(1989年之后)……2-21
四、金融整併期(2001年之后)……2-25
五、海外拓展期(2009年以后)……2-30
第五节 保险业发展……2-32
一、初期(1960年以前)……2-32
二、管制暨开放(1961年以后)……2-35
三、整併期(2001年之后)……2-37
四、海外拓展期(2004年以后)……2-39
第六节 证券期货市场发展……2-40
一、初期(1960年前)……2-40
二、多元发展期(1961年之后)……2-42
三、海外拓展期(2009年之后)……2-46
第七节 结语……2-46

第三章 金融体系之结构演变
第一节 金融业之成长情况……3-3
一、金融服务业产值佔GDP比重……3-3
二、金融业就业人数情况……3-3
三、金融深化……3-5
第二节 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结构……3-14
第三节 金融业规模与市场结构……3-15
第四节 公民营结构……3-21

第四章 金融体系与各部门资金往来
第一节 国民储蓄、国内投资与国外投资净额……4-4
第二节 部门别储蓄与投资……4-6
第三节 部门间之资金流动……4-7
第四节 家庭部门金融性资产之配置……4-10
第五节 公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4-12
第六节 金融机构存放款之部门别结构……4-15

第五章 资金配置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金融协助产业之机制……5-3
一、    市场机制与政策金融机制……5-4
二、    中小企业政策金融机制……5-7
三、    科技产业政策金融机制……5-8
四、    贸易政策金融机制……5-8
第二节 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筹资情况……5-9
一、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资金来源与财务结构……5-9
二、    银行贷款与企业规模生产力……5-12
第三节 传统与科技产业筹资情况……5-14
一、    不同产业的间接金融筹资……5-15
二、    不同产业的直接金融筹资……5-18
第四节 家计部门之资金配置……5-21
一、    银行放款在企业与家庭间之配置……5-22
二、    家庭部门的银行借款用途……5-25
第五节 本章小结……5-27

第六章 金融发展基础机制与支援体系
第一节 金融发展基础机制……6-3
一、市场业务发展之顺畅……6-3
二、金融资讯品质之掌控……6-4
三、金融人才之充实……6-4
四、交易秩序之维持……6-4
五、运作规范之制定……6-5
第二节 金融支援体系……6-6
一、市场业务性……6-6
二、交易清算及资讯……6-8
三、金融稳定功能……6-9
四、消费者与投资者保护……6-11
五、人才培训与监督……6-11
六、特定政策目的……6-12
七、筹资补强体系……6-14
八、公会……6-14

第七章 金融监理之法律架构与沿革
第一节 金融监理之法律架构与特色……7-3
一、前言……7-3
二、金融监理之范畴……7-4
三、金融监理之法制架构……7-5
四、金融监理法规之特色……7-6
第二节 重要金融法规要义……7-12
一、    金融机构之退场机制……7-12
二、金融机构风险控管与资本适足率……7-13
三、金融法规与证券市场之规范……7-13
四、金融法规与金融创新……7-15
五、金融法规与理财之资产管理……7-15
六、金融监理法令之整合……7-18
第三节 金融监理法律之沿革7-18
一、金融监理检查权之统合……7-20
二、资本市场开放……7-22

第八章 台湾的非正式金融体系
第一节 非正式金融体系的定义与成因……8-3
一、非正式金融体系的定义……8-3
二、非正式金融体系之成因……8-4
第二节 台湾非正式金融概况……8-5
一、交易与组织型式……8-5
二、主要的非正式金融活动……8-7
第三节 地下投资公司……8-9
一、成因与规模……8-9
二、政府的因应……8-10
第四节 民间借贷之规模与利率……8-12
一、民间借贷之规模……8-12
二、影响民间借贷比重之因素……8-15
三、民间利率与银行利率……8-18
第五节 非正式金融体系之功过……8-20

第九章 金融问题与金融危机之因应
第一节 本国问题金融机构事件与处理……9-3
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之因应……9-9
一、亚洲金融风暴……9-10
二、金融海啸…… 9-13

第十章 金融国际化与金融中心检视
第一节 台湾金融国际化之发展……10-3
第二节 金融国际竞争力之检视……10-8
一、国际金融中心、资本市场与保险业之排名……10-8
二、台湾在金融竞争力的排名趋势……10-15
第三节 台湾迈向金融中心之历程……10-16

第十一章 台湾金融发展之评析与展望
第一节 金融发展状况评述……11-3
一、资讯不对称与金融发展……11-3
二、台湾的金融发展状况……11-4
第二节 金融政策评析……11-6
一、金融监理政策之钟摆现象……11-7
二、金融稳定……11-9
三、稳定中求发展之策略……11-11
第三节 金融体系功能评述……11-13
一、资金媒合与金融服务……11-13
二、鼓励与动员储蓄……11-14
三、资金配置效率……11-15
第四节 挑战与展望……11-17
一、台湾发展金融中心之前景与挑战……11-17
二、大陆崛起与两岸金融开放之契机与挑战……11-23
三、网路金融之发展……11-25
四、全球金融监理改革……11-28

第十二章 结论
第一节 台湾金融发展历程之总述……12-3
第二节 金融发展之持续挑战……12-6
一、金融发展目标方面:在历鍊中力求兼顾多重目标……12-6
二、金融管制架构方面:在容许开拓商机下架好风险管控机制……12-6
三、金融体系功能方面:引进创新思维支援经济发展……12-7
四、金融发展趋势方面:顺应潮流也权衡自身优劣势……12-8
五、金融问题与危机因应方面:健全体质也随时备妥危机因应机制……12-8

参考文献
一、中文……13-1
二、英文……13-4

图书序言

绪论
 
章节介绍
第一节 金融体系之功能
第二节 金融发展重要议题
第三节 台湾金融发展之多重面向
第四节 本书综观面向与章节安排
 
第一节 金融体系之功能

金融体系是社会储蓄与社会投资之桥樑,资金市场之供给与需求的交易中介。主要资金需求者为产业部门,产业界需要资金挹注,运用资金进行投资与生产,促进生产力,润滑经济活动,促进经济发展。主要资金供给者为家计部门,家计在金融体系中寻求不同资金运用管道,在不同资金配置上获取收入后支应消费支出,剌激经济发展的动能。金融体系可发挥鼓励储蓄、动员储蓄以及提高资金配殖效率之功能。金融服务业发展有助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亦有助于金融服务业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知名学者Patrick(1996)提出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之相互关系,一者为供给拉动(Supply-leading),金融体系提供资金而拉动经济发展;另为需求跟随(Demand-following),金融体系因为经济发展需要而随后紧接发展出来。

金融体系的存在,让资金市场之运作效率提高,省却供需双各方各自寻找交易对手的时间,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也集中资金价格的供需资讯,得以降低资讯成本。而且,透过金融中介之集中交易,得以分散各别交易之风险,降低资金提供者之亏损机率。金融体系之运作效率愈高,所能降低之交易成本、资讯成本、风险成本之幅度愈大,其发挥之功能愈大,在经济发展历程更能扮演积极正面之角色。

一个充分发挥如上功能的金融体系,应具备相当效率,导引社会储蓄进入具生产力的活动;亦需维持长期稳健性,避免重大金融问题与金融危机而肇致经济社会脱序。换言之,让金融体系能够同时具备稳定与效率之特性,是建立具竞争力的经济社会所必备之条件。

为使社会储蓄导入生产活动,金融体系必须具备适切之配置机制,决定资金去向与用途。无论间接金融或直接金融,均可对产业提供资金挹注,间接金融提供银行融资,直接金融提供证券筹资。对不同产业之协助,或透过市场机制,或透过政府所规划之产业筹资体系。当政府有意扶持特定产业或特定对象,便可能透过公营行库或公营单位将资金进行信用分配。此外,金融体系必须提供适切之资金报酬,以吸引社会储蓄进入可贷资金市场,充实资金来源。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