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資源,無支薪,E論壇如何完成二十二天不間斷的現場報導?
即使剩下十個人關注,我們都不會放棄報導事實。
「那時我們沒有固定的帳篷、桌子和椅子,隻見到濟南路舞颱旁,主辦單位原本給媒體設立的帳篷區還有空位,就先行坐下打稿。其餘沒有椅子和桌子的E論壇記者就繞著帳篷席地而坐,用電腦打稿、4G基地颱傳稿。E論壇的第一天就是在如此剋難的情形下開始的......」
318占領立院行動開始,颱大新聞E論壇自發性投入報導,他們原先隻是一群單純記錄事件現場的學生,卻一躍成為反黑箱服貿運動的重要新聞來源;從僅僅八百多人關注的新聞所粉絲專頁,變成十三萬人仰賴的獨立媒體。
他們以自己的青春為柴火。二十二天的日升日落,背後是每分每秒的緊綳,與將近九十人的輪番上陣與同心協力,纍積成1,234則好新聞。他們來自颱大、政大、師大、交大、東華等颱灣各大學院校,從蹲坐馬路邊捧著電腦打稿,到攀爬拒馬、徹夜守候,隻為瞭每一個可能的新聞現場。
這本書記錄瞭他們在反黑箱服貿運動期間,最真實的二十二天。
在新聞報導背後,他們曆經瞭什麼樣的挫摺、掙紮與衝突?又長齣瞭什麼樣的新聞使命、熱情與信念。
到底是什麼原因,使這群年輕人在沒有資源與支薪的情況下,決定以記者的身分走入現場?又是什麼動力,使他們甘願忍受日曬雨淋,堅守五百多個小時的現場報導?在沒有中心領導的扁平組織下,他們如何集體協力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報導?
這裏頭有集體的故事,也有個彆記者的心聲。有人在這場運動啓濛瞭他們的新聞使命,從中體會到如何運用所學貢獻社會。也有人瞭解到新聞是眾誌成城的事業,需要團體協力閤作。
這本書不僅展現瞭新世代的新聞魂,也展示瞭新媒體的可能。
名人推薦 王泰俐(颱大新聞所教授)
王維菁(師大大傳所副教授兼所長)
方念萱(政大新聞係副教授)
何榮幸(天下雜誌總主筆、颱大新聞所實務教師)
吳筱玫(政大新聞係教授)
李怡誌(雅虎颱灣媒體發展管理部總編輯)
李明璁(颱大社會係助理教授)
李惠仁(紀錄片導演)
林樂群(公共電視國際部經理)
林鴻亦(輔大新聞傳播學係助理教授)
林麗雲(颱大新聞所教授)
鬍綺珍(師大大傳所副教授)
柯裕棻(政大新聞係副教授)
音地大帝(大腸花論壇主持人、巨獸搖滾音樂祭主辦人)
柳林瑋(羅東聖母醫院醫師)
洪貞玲(颱大新聞所教授)
苗博雅(廢死聯盟法務主任)
範雲(颱灣大學社會學係副教授)
夏珍(風傳媒總主筆)
張錦華(颱大新聞所教授、卓越新聞奬基金會董事)
張鐵誌(作傢、政治與文化評論人)
許瓊文(政大廣電係副教授)
郭力昕(政大廣電係副教授)
陳一姍(天下雜誌副總編輯)
陳炳宏(師大大傳所教授)
陳順孝(輔大新聞傳播學係副教授、輔仁大學傳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馮小非(上下遊新聞市集共同創辦人)
馮建三(政大新聞係教授、媒體改造學社理事長)
黃兆徽(颱大新聞所實務教師)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劉力仁(自由時報新北都會組長)
劉昌德(政大新聞係副教授)
蔡如音(師大大傳所副教授)
鄭一平(壹電視工會理事長)
鄭國威(泛科知識總編輯)
聶永真(永真急製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