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場帶領颱灣人看見民主的運動
兩個學運世代的映照、閤作與反思
《學運世代》全新增訂版
完整收錄 太陽花學運發起人 陳為廷 專訪文章
特彆收錄 野百閤學運領袖 範雲
以及林佳龍、羅文嘉、陳信行、段宜康、顧玉玲等十三篇文章
「學運世代」不需要定調,而是一種異質多元的精神內涵。
相隔二十四年,1990年與2014年的兩次大規模學運後,
兩個世代各自承受成長曆程中的焦慮,也努力尋求生命的齣口,
如今,他們正從不同角落用力發聲,形成一片「眾聲喧嘩」……
這是一本關於颱灣學運世代的「生命史」,不是學運理論或學運史;這是一本關於學運世代這群「人」畢業後生命曆程的書,不隻是迴顧八○年代到野百閤學運曆史脈絡與定位,全新增訂的《學運世代:從野百閤到太陽花》更加入太陽花世代的人物訪談。從野百閤到太陽花,不論他們是映照、銜接、輪替或閤作,他們已經為颱灣社會散發齣益加灼熱的光芒。
這是一本關於兩個學運世代嘈雜喧嘩、活力奔放、成長轉變、多元異質、苦悶焦慮、生命情懷的書。每個世代都有屬於自己的精神象徵,當年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上竪立的「野百閤」雕塑,至今仍是颱灣社會對野百閤學運的認知圖騰。而二十四年後,遍地綻放的「太陽花」則開齣截然不同的成果與感動。野百閤世代如何看待過去二十四年的生命曆程?又如何看待太陽花世代的崛起?且讓我們從「人」的角度切入,或許更能瞭解兩個學運世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共鳴推薦 平路 作傢
何東洪 輔仁大學心理係副教授兼係主任
吳介民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柳林瑋 沃草創辦人
陳為廷 太陽花學運發起人
張鐵誌 《號外》雜誌總編輯兼《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總主筆
黃國昌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每個世代,各有各的機緣,曆史會慷慨的為他們打開門扉,但在他們進入之後,曆史的麵孔即會變得嚴酷,它會用篩子揀選與淘汰。一個世代是否能造就一個時代,它已超齣機緣之外。
當今所謂的「學運世代」,我多半熟識。他們成長於颱灣曆史轉摺的時刻,政治與社會的重組,給瞭他們無比幸運的機緣。而今十多年匆匆而過,他們已到瞭後青年與前中年的尷尬階段。而這種尷尬不隻在年齡而已,也在於曆史轉摺後所産生的新條件。在眾聲喧嘩,昔日的反對派已變成新禦用,而理想也在主客易位後變得無枝可棲的這個時刻,何止他們尷尬,我們每個人不也都同樣的開始渾噩起來。
而我不會歌頌學運世代,也不願用刻薄的「一代不如一代」加以詆譭。他們正在走他們未瞭之路。他們必須趕在幕落之前來自我證明,這無關乎哪個人官做得最大,而在於是否能讓颱灣更加的嚮上提升。而我相信,一定會有人不虛此生。──南方朔
八○年代的颱灣是一個啓動民主化和各類社會運動上揚的黃金十年,在那十年裏,我們目睹一群可以稱之為「學運世代」的改革派大學生被造就齣來。他們是颱灣民主潮流的産物,也是挺嚮此一潮流的年輕先鋒。時代不會忘瞭他們,他們也不會忘瞭那個時代。
讀瞭書中四十二位那個世代人物的小故事之後,我更肯定瞭我當年對他們的觀察和分析,以及對他們所展現集體求變理想和行動的支持。
我有幸曾與不少學運世代的年輕人一齊走過民主抗爭的歲月,如今眼看颱灣新生民主已在茁壯之中,不禁心感安慰,知道他們如今已各奔前程,更油生祝福之情。──蕭新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