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認同、便利與責任」的日常三角辯證做起,當個覺醒的飲食消費者!
飲食研究是個迷人而復雜的領域,汲取瞭諸多學科的素材與關懷,一方麵有社會學、人類學和文化研究,另一方麵則有經濟學、政治學與農業科學。本書為飲食研究的初心者,提齣瞭令人振奮、條理清晰及跨取徑的豐富討論。全書除瞭以生動的個案研究為例來進行分析,還提供分條列點的章節摘述、富啓發性的思考問題,以及進階閱讀的指引。
為瞭釐清重要的相關議題,本書將食物選擇提煉為三種相互競逐的考慮:認同(消費者的記憶、情感與生命經驗)、便利(對價格與可取得性的考量)及責任(對於消費後果的覺察)。此外,本書深刻檢視瞭兩種差異甚钜的餵飽世界人口的未來場景:科技修補(仰賴科學提供滿足我們未來食物需求的解決之道),以及人類學修補(寄希望於改變我們對食物的期待與實踐)。
誠摯推薦 「本書呈現瞭食物背後的認同如何被操縱、情感如何被截斷、社會關係如何被重組,以及吃錯食物的社會風險與個人風險。在讀完後,希望你也如被當頭棒喝一般,更能瞭解我們如何從每天維係生命的食物裏,發揮自己的力量,解決當代食物的問題。」——餘宛如(生態綠創辦人)
「國外學界對於飲食文化教學已行之有年,重視全觀探討食物係統的社會和文化,本書做瞭很好的示範,適閤師生、親子一起研讀討論。在食安問題與食物主權問題屢躍上新聞版麵時,颱灣讀者對於飲食議題的知識期待,亦需要一些討論架構和議題為楔子。」——林怡潔(中興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