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人權與兒少保護

基本人權與兒少保護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人權
  • 兒童權利
  • 青少年保護
  • 法律
  • 社會工作
  • 福利
  • 權益保障
  • 未成年人
  • 弱勢群體
  • 公益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基本人權與兒少保護》這本學術專論,是作者在颱灣學術界完成的第四本人權法學專論,寫這本書的主要目的,主要是針對兒少保護的基本人權問題加以探討:首先,從兒少保護的憲法建構著手,找齣兒少保護在我國憲法基本權規範中的可能基礎,以及在此基礎上憲法對於國傢介入保護的要求為何,並介紹德國相關的憲法判決與法製,以作為我國學理與立法的參考之用,且藉此檢討網路上的兒少保護問題(第二章)。其次,本書將重點放在憲法保障身體不受傷害的兒少保護上,除瞭對傢庭的功能與此基本權作深入的討論(第三章),並進一步具體地研究,在虐童事件中,應如何保障兒少的權利並閤理的限製親權(第四章),此外,也以此基本權作為遲緩兒早期療育請求權的憲法基礎,並對早期療癒的應有內涵加以論述(第五章)。接著,本書將重點放在與兒少相關的教育問題方麵,其中包括如何藉著媒體素養教育,讓兒少能夠學習麵對現今社會中無可避免的性資訊(第六章)、對於青少年的次文化,如火星文,國傢應該抱持怎樣的態度方能符閤多元文化教育的要求(第七章)以及教育基本權此一基本權在權利主體為幼兒時的保障內涵(第八章)與我國大法官就該基本權的相關解釋中重要見解的變化與其中可能的爭議何在(第九章)。最後,本書依據前述各章的內容對我國兒少保護的相關法製與學理,提齣結論與建議(第十章)。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許育典

  【現職】

  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係特聘教授
  歐洲當代颱灣研究中心(ERCCT)諮詢委員
  澳門法學學術顧問委員
  颱南市法規、教育、教師申訴審議委員會委員
 
  【經曆】
  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所長
  國立成功大學課外活動指導組主任
  德國洪堡學術基金會資深訪問學者(2014)
  德國洪堡學術基金會研究奬學金(2006-2007)
  國科會暨德國學術交流總署研究奬助(2003、2004、2005)
  中華民國第47屆十大傑齣青年
  教育部法規委員
  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委員
  原住民族委員會法規委員
 
  【學曆】
  德國杜賓根大學法學博士
  德國杜賓根大學宗教學院研究
  德國杜賓根及哥廷根大學教育學院研究
 
  【相關文獻】
  瀏覽作者在月旦法學知識庫更多的期刊
  教學資源‧‧‧等

圖書目錄

自序
本書常用德文縮語中文對照錶
本書引註格式說明

第一章 導論/1

第二章 兒少保護的憲法建構:以網路管製為例

壹、前言/9
貳、德國基本法中的「兒童及少年保護」/13
參、我國憲法中的「兒童及少年保護」/59
肆、我國「網路內容管製」法規中的「兒童與少年保護」:閤憲性的分析/80
伍、代結論:修法建議/99

第三章 國傢公權力介入傢庭後的衝突關係:以兒少保護為核心
壹、前言/103
貳、國傢公權力介入傢庭的前提/104
參、兒少保護作為國傢公權力介入傢庭的憲法正當性/115
肆、國傢公權力與兒少、父母權利的衝突關係/129
伍、結論/138

第四章 論國傢限製親權的憲法正當性:從虐童談起
壹、前言/139
貳、兒童於傢中受虐的現況分析/140
參、從憲法探尋國傢限製親權的基礎/142
肆、限製親權作為解決虐童問題的保護手段/155
伍、結論/168

第五章 遲緩兒早期療育請求權的憲法基礎及現況檢討
壹、前言/171
貳、遲緩兒的早期療育請求權屬於憲法基本權/172
參、遲緩兒早期療育請求權在我國的憲法基礎/178
肆、遲緩兒早期療育在我國的落實檢討/185
伍、結論/199

第六章 以青少年保護為核心的媒體素養教育:從管製「性」資訊談起
壹、前言/201
貳、以青少年身心健全為由的「性」資訊管製/203
參、媒體素養教育作為開放「性」資訊的基礎/214
肆、媒體素養教育在中小學落實的可能/222
伍、結論/230

第七章 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與青少年次文化:以火星文為例
壹、前言/233
貳、多元文化國下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建構/234
參、青少年次文化作為多元文化的一環:以火星文為例/245
肆、從火星文檢討我國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255
伍、結論/262

第八章 從憲法觀點檢討幼兒教育政策的法律問題
壹、前言/265
貳、幼兒教育政策形成的憲法基礎/269
參、教育基本權作為幼兒教育政策形成的法律基礎/282
肆、憲法觀點下幼兒教育政策的法律監督及其檢討/302
伍、結論/319

第九章 基本權功能建構作為大法官解釋的類型化:以教育相關
基本權為例
壹、前言/321
貳、基本權功能建構作為保護法益的劃定/323
參、教育相關基本權的功能建構作為大法官解釋的類型化基準/334
肆、檢視大法官有關教育相關基本權的解釋/357
伍、結論/366

第十章 結論與建議/369

參考書目/383

圖書序言

自 序

  幾年前,颱南市一傢「麥得國際心智研究機構」,以「小孩功課不好,隻要剋服恐懼就能考好」為由,訓練孩子吞火、走碎玻璃、劈木闆來剋服恐懼,引起社會輿論的譁然。這裏值得反思與探究的是:為何父母寜願花大錢來讓自己的孩子受苦?

  「望子成龍」,往往是父母一生的宿命。但是,當父母的期待是以孩子的身心健全為代價時,成「龍」真的是為瞭孩子好嗎?還是僅變相地把孩子當成父母「本身」自我實現的代價?孩子的主體性何在?由此可以看齣,這裏齣現的問題是:父母的教育權與孩子人格自由開展權産生衝突,而這也是兒童與少年基本人權保障的問題根源。

  我國民法第1084條第2項規定:「父母對於未成年之子女,有保護及教養之權利義務。」這是父母的親權在我國法律的規定,而賦予父母親權的原因在於:認為父母是最適閤幫助孩子成長的照顧者。不可否認地,親權的範圍極廣,當然也包括瞭教育權。但是,父母的教育權不是目的,它毋寜是為瞭保障其孩子的自我實現。也就是說,父母作為孩子的代言人,必須以促使其孩子的人格自由開展為目的,而不能強迫孩子成為自己所希望的人。

  就「麥得國際心智研究機構」一案來看,父母為瞭使孩子擁有「好成績」,讓孩子去參加這類的潛能開發課程,結果孩子的成績沒變好,反而因為燙傷、拉傷就醫,甚至求助心理治療師。就此而言,父母教育權的行使,反而造成孩子人格的「不」自由開展。追根究底,造成這個問題的最根本原因仍在於:升學主義。 事實上,教育的目的是促使每個人獲得自我實現的機會,但是,在升學主義的影響下,卻扭麯瞭這個目標,最明顯的就是填鴨式的教育,常常導緻社會價值沉浸在「高」學曆的追求;陷於追求就讀「明星學校」的可能。久而久之,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兒少的自我實現,而是成為獲取好成績的工具,最終讓兒少成為升學主流下的犧牲品。事實上,原本充滿成長色彩的童年,常因升學主義而成為不堪迴首的過往,兒少人權保障也因此容易消逝於主流社會中。

  《基本人權與兒少保護》這本學術專論,是我在颱灣學術界完成的第四本人權法學專論,可說是我在完成《人權、民主與法治》(通識論)、《為人民說人權故事》(案例論)以及《從法治國傢到人權保障的希望工程:以人權教育為中心》(體係論)後,開始對基本人權保障與實踐問題的部門人權法學思考。整體而言,在我的人權法學的體係建構中,在針對一般老百姓完成通識論與案例論後,接著建構齣作者對人權法學體係論的理論結構,最後將逐步對焦在人權保障的各個部門人權法學,在此作者首先選擇自己最關心的兒少人權部門上。

  作者寫這本《基本人權與兒少保護》的主要目的,從專論名為「基本人權與兒少保護」可知,主要是針對兒少保護的基本人權問題加以探討:首先,從兒少保護的憲法建構著手,找齣兒少保護在我國憲法基本權規範中的可能基礎,以及在此基礎上憲法對於國傢介入保護的要求為何,並介紹德國相關的憲法判決與法製,以作為我國學理與立法的參考之用,且藉此檢討網路上的兒少保護問題(第二章)。其次,本書將重點放在憲法保障身體不受傷害的兒少保護上,除瞭對傢庭的功能與此基本權作深入的討論(第三章),並進一步具體地研究,在虐童事件中,應如何保障兒少的權利並閤理的限製親權(第四章),此外,也以此基本權作為遲緩兒早期療育請求權的憲法基礎,並對早期療癒的應有內涵加以論述(第五章)。接著,本書將重點放在與兒少相關的教育問題方麵,其中包括如何藉著媒體素養教育,讓兒少能夠學習麵對現今社會中無可避免的性資訊(第六章)、對於青少年的次文化,如火星文,國傢應該抱持怎樣的態度方能符閤多元文化教育的要求(第七章)以及教育基本權此一基本權在權利主體為幼兒時的保障內涵(第八章)與我國大法官就該基本權的相關解釋中重要見解的變化與其中可能的爭議何在(第九章)。最後,本書依據前述各章的內容對我國兒少保護的相關法製與學理,提齣結論與建議(第十章)。

  要特彆強調的是,郭兆軒、洪嘉佑與陳碧玉對本書部分章節負責資料蒐集與整理,在此感謝他們的用心與投入。再者, 周敬凡、林宗翰、許介仁、張永暉、馮欣中、林修睿與黃宗菁等同學,都對這本書的齣版有所貢獻,感謝他們。尤其是敬凡與 宗翰協助格式化與校對等繁重工作,在此特彆緻謝。此外,這本書的完成,還要感謝元照齣版公司的良善互動與積極鼓勵,纔能在此與讀者相見。

  最後,這本書要用心獻給曾經受苦受難的兒童與少年們,他們是我為兒少保護奮鬥的起心動念。

許育典
2014年5月15日
寫於成大社科大樓研究室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好像經曆瞭一場深刻的心靈洗禮。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的人生,也讓我對這個世界有瞭更清醒的認識。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獨特,她善於運用比喻、象徵等修辭手法,將抽象的概念變得生動形象。例如,她將人權比作一棵樹,需要我們不斷地澆灌、施肥,纔能茁壯成長。她將兒少保護比作一盞明燈,照亮孩子們前進的道路。這些比喻讓我印象深刻,也讓我更容易理解書中的內容。書中還提到瞭許多關於國際人權公約的案例,這些案例讓我瞭解到,人權保護是一個全球性的議題,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作者強調,我們不能隻是關注自己國傢的人權狀況,更要關注其他國傢的人權狀況,為那些遭受壓迫和歧視的人們發聲。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每個人都是人權捍衛者,我們都有責任為實現人權而努力。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也很精美,色彩鮮艷,圖案簡潔,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書中的主題。

评分

說實話,一開始拿起這本書的時候,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因為市麵上類似的書籍太多瞭,很多都隻是空洞的理論,讀起來讓人昏昏欲睡。但是,這本書卻完全顛覆瞭我的印象。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人權與兒少保護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社會正義、關於人性的思考。作者的文筆非常犀利,敢於直麵社會問題,毫不掩飾地揭露瞭許多黑暗的真相。例如,書中對於“性侵害”的討論,讓我感到非常震驚。作者詳細地描述瞭性侵害對受害者造成的長期傷害,以及社會對於性侵害的汙名化現象。這讓我意識到,性侵害不僅僅是一種犯罪行為,更是一種對人性的摧殘。書中還提到瞭許多關於兒童貧睏的案例,這些案例讓我感到非常無奈。作者指齣,貧睏是導緻兒童權益受損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們需要采取更加積極的措施,幫助貧睏傢庭擺脫睏境。這本書讓我對社會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讓我更加堅定瞭自己的價值觀。雖然這本書讀起來有些沉重,但是它卻能夠引發我們對社會問題的思考,讓我們成為一個更有責任感、更有良知的人。

评分

這本書讀起來有點像在聽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輩娓娓道來,語調溫和,卻字字珠璣。它沒有采用那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去說教,而是用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去觸動你的內心。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於“體罰”的討論,她並沒有簡單地將其定義為錯誤的行為,而是深入分析瞭背後的原因,例如父母的成長經曆、社會文化的影響等等。這讓我意識到,要改變體罰的現狀,不能隻是簡單地禁止,更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幫助父母學習正確的教養方式。書中還提到瞭許多關於校園霸淩的案例,這些案例讓我感到非常痛心。作者強調,預防校園霸淩需要學校、傢庭、社會共同努力,不能隻是簡單地懲罰霸淩者,更要關注受害者的心理創傷,幫助他們重建自信。這本書讓我反思瞭自己作為一名教師,在麵對學生衝突時,是否足夠敏感和及時。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被更多的教育工作者閱讀,讓我們一起為孩子們創造一個安全、友善的學習環境。這本書的排版也很舒服,字體大小適中,紙張質量也很好,閱讀起來不會感到疲勞。

评分

讀完這本關於人權與兒少保護的書,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本身是社工背景,長期在基層服務,這本書對於我來說,不僅僅是理論上的補充,更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們日常工作中常常忽略的細節。作者的視角非常獨特,沒有停留在宏觀的法律條文上,而是深入探討瞭人權保障在實際操作中的睏境。例如,書中對於“最佳利益原則”的解讀,讓我重新思考瞭在個案處理中,如何真正以孩子的需求為齣發點,而不是被傢庭、社會壓力所左右。書中也提到瞭許多邊緣群體的睏境,像是原住民兒童、新移民兒童,他們往往麵臨著更多層麵的歧視和不公。這些案例讓我意識到,人權保護並非一蹴可幾,需要我們持續的關注和努力。最讓我感動的是,作者並沒有隻是批判問題,而是提齣瞭許多可行的解決方案,像是加強社工培訓、完善法律製度、推動社會倡議等等。這本書讓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瞭希望,也提醒我,作為社工,我們不僅要提供物質上的幫助,更要成為孩子們的守護者,為他們爭取應有的權利。這本書的語言平實易懂,即使是非專業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強烈推薦給所有關心兒童權益的朋友。

评分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相當清晰,從人權的基本概念齣發,逐步深入到兒少保護的具體問題,邏輯性很強。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討論“替代性照顧”時,展現齣的專業性和同理心。她沒有簡單地將寄養傢庭、機構照顧等方式視為解決問題的方案,而是深入探討瞭這些方式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例如孩子的情感依附問題、機構的資源不足等等。作者還強調,替代性照顧應該以孩子的最佳利益為齣發點,盡可能地維持孩子與原生傢庭的聯係。這讓我意識到,替代性照顧並非萬能的,我們需要更加謹慎地評估每個個案,為孩子提供最適閤他們的照顧方式。書中對於“司法少年”的討論也讓我受益匪淺。作者指齣,司法少年往往是社會邊緣化群體的代錶,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懷和支持,而不是被簡單地貼上“壞孩子”的標簽。這本書讓我反思瞭自己對於司法少年的刻闆印象,也讓我更加理解他們的睏境。這本書的案例分析非常詳實,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書中的理論知識。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的佳作,它不僅能夠提升我們的專業素養,更能夠喚醒我們的社會責任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