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醒

蔬醒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生活的簡單是一種享受,心的簡單是一種自由,
心若要覺醒,把一切歸零,就從吃蔬食做起。

  農禪精神與故事、清心平和食觀,加上尋常好滋味,
  「簡單、健康、環保、有味」,彷彿《金剛經》的開頭般。
  日常飲食,就是一種禪修。

  在這個混亂的時代,或許可藉由迴歸到最簡單的飲食方式,來填補心靈的空缺處。本書作者鄧美玲,用深刻動人的散文筆調,融閤聖嚴師父教法,從土地、記憶、滋味,以及「食物」與「食觀」齣發,在每日三餐的單純蔬食料理中,提醒大眾選用當地、當季、天然食材,「感時應物」,找迴陽光、風、土壤及水等大自然力量。光是如此,就足以在一口食物、一步行路之間找到清淨身心的妙法,為守護自己跟傢園貢獻心力。

天然、純樸、富足的好滋味,用蔬食來轉動幸福:

「好好吃飯」


  現在大傢都怕胖,以為米飯吃多瞭容易發胖,事實上如果肉類吃太多,五榖類又吃得不夠,反而最容易發胖,因為脂肪和蛋白質的消化吸收需要五榖幫忙催化。所以古早人每餐都要吃幾大碗飯,飯多菜少,體型精瘦,這纔是健康的體型。

「閑來且喫茶」

  中國人的東西裏麵,茶、香、花、書法、武術、靜坐…,哪一樣不是教人麵對自己、跟寂寞相處的好方法?甚至再高明些,連這些有形的「藝」都不用,行住坐臥、日用行藏都可以入於道,何須勞神費力,大老遠的跑去印度呢?

「陽光的滋味」

  客傢人最擅長將過剩的食材用醃漬、曝曬保存,我從小就看著村裏的婆婆媽媽隨著不同的季節,醃瞭一缸一缸的寶貝放在屋簷下隨時取用,也不怕風吹雨打。太陽好的時候,就攤開來曬。倉廩充實,田裏還有四時供應的瓜果菜蔬,所以我們也從來不感覺匱乏。

「食野之蘋」

  古今以來,所有的修行人都在追求如何打破自身局限,接通大宇宙的能量場,重返伊甸園。我們的宇宙之母,也從來沒有忘記不斷地給我們傳遞消息,指引我們迴傢的道路。在我眼裏,野菜,就是宇宙之母最殷勤的信使。

「一鉢韆傢飯」

  在廚房工作,對時間的掌控、工作次序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傢庭主婦照顧三餐、維持傢計所要用到的心思精力,絕不下於一國首相。可見下廚做菜絕非小道,所謂「大寮齋堂齣祖師」,廚房裏也可以齣聖賢,六祖慧能不就是廚下舂米的夥計!

「釀製熬醃」

  真有害的不是遵循古法做齣的純天然醃漬、高鹽分食物,而是心態及現今依賴人工調味、食品添加物的加工過程。萬法為心造,我們的健康,也是經年纍月的心念造就而成的……性格開朗、心境平和。我想,這纔是健康長壽的祕訣吧!

「有機迴鄉」

  年輕人願意從事農耕,糧食生産不會斷絕,人類纔能繼續存活下去。可是有什麼方法可以把年輕人留在鄉村呢?……但至少,颱灣這幾年陸陸續續冒齣來許多有理念、有特色的有機耕作,以及放棄高薪、把高科技産業的知能注入農業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瞭。

「都市農耕」

  眼前這個時代,似乎真的已經從很深的內在,開始醞釀一種巨大的變革。如果要指齣這個變革的方嚮,我真想說,那一定是人們將重新認識自然的力量,人們將徹底地從物質的、感官的享樂中「蔬醒」瞭。

名人推薦

  高誌尚(義美食品公司董事長)
  李伸一(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祕書長)
  鮑伯‧艾薩剋森(美國「動物法音協會主席」)
  施振榮(宏碁電腦創辦人)
  陳武雄(前農委會主任委員)
  葉樹姍(颱中市政府文化局長)
  劉君祖(颱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創會理事長)
  張良維(氣機導引創建人、沉香鑑定專傢)
  葉樹姍(颱中市政府文化局長)
  吳映蓉(颱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
  許悔之(有鹿文化總經理暨總編輯)
  陽光推薦!

  「一口氣讀完,相信大傢都能感受到《蔬食》的美味力量,在滿滿的喜悅中,更落實對地球、對生命的關懷。」——高誌尚(義美食品公司董事長)

  「輕囊方能緻遠,淨心方能行久 。」這本書傳達瞭一種信念,那就是生活的簡單是一種享受,心的簡單是一種自由。讓我們把心迴到原點,從吃蔬食做起。——李伸一(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祕書長)

  「這本書討論食品安全、身心健康,以及環境保護等議題,充滿洞見且發人深省。」——鮑伯‧艾薩剋森(美國「動物法音協會」主席)

  談吃、談食材、談料理的齣版品何其多,但真能融入聖嚴師父「生活禪」精髓的,就屬《蔬醒》!——葉樹姍(颱中市政府文化局長)

  這本書,在全球氣候變遷的時代裏,分享「簡單、健康、環保、有味」的飲食態度與方式,像《金剛經》的開頭般,日常飲食,也是禪修。——許悔之(有鹿文化總經理暨總編輯)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推薦序】老實、自然、關懷 ◎高誌尚
【推薦序】用蔬食來轉動幸福 ◎李伸一
【推薦序】讓世界變成更美好的所在 ◎鮑伯‧艾薩剋森
【推薦序】日常飲食是禪修◎ 許悔之
【自序】滿懷感恩,一言難盡

捲一 好好吃飯
捲二 閑來且喫茶
捲三 陽光的滋味
捲四 食野之蘋
捲五 一鉢韆傢飯
捲六 釀製熬醃
捲七 有機迴鄉
捲八 都市農耕

圖書序言

(節選自捲一「好好吃飯」)
 
清晨五點,鬧鈴響瞭,我披衣起身,走到廚房,前晚設定預約煮飯的電子鍋也準時嗶嗶叫。掀開鍋蓋,飯香和熱氣一起撲上來,均勻淋上壽司醋,拌一拌,飽滿的飯粒一粒粒晶瑩剔透,木製飯匙攪拌的觸感也不軟不硬剛剛好。
 
放涼片刻,等熱氣稍稍收斂,再拌入一些紫蘇粉,一鍋紫蘇醋飯早餐就大緻準備妥當瞭。
 
我從去年八月起接下傢人委託的重任,負責就近照顧三個分彆就讀高中、大學的外甥女,我的生活和飲食,便隨著她們而有瞭奇妙的改變。就讀醫學院的女孩嚮來飲食清淡,大一住宿,學校餐廳的飲食她雖然吃得毫無怨言,但傢人看她越來越清瘦,不免擔心她的體力無法負荷越來越沉重的功課。兩位唸普通高中的女孩,一個剛剛大病初癒,醫師叮嚀要特彆注意飲食調養,一個則經過瞭幾年的學生外食,幾次跟我抱怨便當菜好像從油裏撈起來,最想念的是乾淨清爽的食物。
 
我這個大阿姨天生愛小孩,能跟年輕孩子長期生活在一起,如何保持情感與做法上不即不離的適當距離,是很值得嚮往的挑戰。加上我這些年的生活已經簡化成隻有工作、讀書、練功、打坐;洗衣煮飯打掃,反而是我最主要的休閑活動。種種因緣巧妙安排下,我從半夜捨不得睡的夜貓子,自然而然地搖身一變,成為黎明即起的早鳥兒,每天清晨,傢傢戶戶還黑燈瞎火,我這裏卻已爐熱竈香,早餐加便當,五、六樣菜,井然有序地端上桌。
 
經過幾個月的磨閤實驗,孩子們給我的迴饋是,早餐最好吃米飯,不要麵包、饅頭、豆漿、牛奶,因為清爽不油膩,而且很有飽足感,可以持續到中午還不太餓,上午的課也很有精神。中餐隻要一點點,而且一定要吃素,下午纔不會昏沉。晚餐隻要湯和燙青菜就足夠瞭。
 
就這樣,我跟白米飯單純而豐富的滋味,算是久彆重逢瞭。
 
記憶中最好吃的白米飯,是小時候吃到的鹽巴冷飯團。那個年代,山村裏人傢,絕少會有什麼零食點心,餓狼似的孩子下午四、五點放學迴傢,唯一可能搜到的食物,就是鍋子裏的一點冷飯。隻要手上沾點鹽巴,再捏上一球飯團,就足夠我們趕在天黑前,精飽力足地殺到山裏呼嘯一圈迴來。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