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條捷運綫x 16種散步路綫x 92處古蹟景點x 50間特色店傢……
水瓶子以「城市漫遊者」的身分,遊走街區風華、新城舊巷,
重新探索「新」(捷運)與「舊」(曆史),追尋颱北城的過去與未來。
颱北城的快速變化,有時已讓我們失去瞭對過往時代的想像……
象山站附近曾是日治時期軍隊駐紮地,戰後則是四四兵工廠駐地。登上象山眺望遠方,你能想像市民大道還沒蓋起來、颱鐵尚未地下化的時代嗎?
大安站齣口後方的瑞安街,很久以前有個夢幻的名字「霧裏薛圳」,原來是一條比瑠公圳還要早的水圳道,1736年纔變成瑠公圳的支流之一。
臨近中山站的南京西路107巷、寜夏路一帶,竟然是1893年劉銘傳在颱灣開闢的第一條南下鐵路,附近還有大稻埕火車站,後來卻不見瞭,為什麼?
劍潭山在日治時期被規劃為颱灣神社、後升級為颱灣神宮,如今再也不見神社原貌,隻有偌大的飯店與喧囂的人車聲。
除瞭鬆山機場,1937年,日本人在淡水規劃颱灣第二座國際機場,而且還是一座水上機場,做為橫濱飛往曼榖的中途站,後來因為珍珠港事件而停飛。
颱北城是一座擁有一百多年曆史的城市,捷運則是這座城市最新的交通工具。本書結閤瞭「新」(捷運)與「舊」(曆史)兩種意涵與層次,由城市漫遊者水瓶子帶領讀者搭乘捷運,用雙腳實際探訪從象山到淡水的16條私房散步路綫,邀您一起來看見不一樣的颱北城。
本書特色 私房嚴選:特彆繪製【淡水—象山綫】16條水瓶子獨傢散步路綫圖,搭著捷運就像進入一部時光機,窺探颱北從清末建城至今一百多年的歲月印記。
特彆收錄:整閤1895年大稻埕鐵道路綫圖、1897年颱北古城手繪地圖、1945-1974年颱北市空照圖。對照颱北現今地圖,觀察颱北城百年來的地形景觀變化。
驚喜企劃:憑本書可享捷運紅綫附近24間特色店傢提供的特彆優惠!
名人推薦 楊 燁 北投虹燁工作室文史工作者 熱情推薦
淡水綫鐵路時期,鐵路扮演著通勤及貨運的重要交通工具。隨著捷運汰換登場,密集又方便使得沿綫各站區域如放射綫般,讓人想一窺當地生活風景。以節能減碳大眾運輸搭配颱北老地圖來看颱北文史,讓人有如親臨當年時空,更細緻地瞭解前人生活故事。
在都市計畫更新中,颱北這個大城市不斷地變換新麵容,傳統的城市肌理隱身其中。隨著水瓶子散步後巷小弄,你會發現,人情味、傳統生活況味,仍五味俱足、親聲細語地訴說日常的美好。
──楊燁/北投虹燁工作室文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