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奇料理

离奇料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亚洲週刊》2013全球十大华文小说得主朱国珍最新力作一本用眼泪写成的爆笑喜剧。
  ★Vogue杂志、《夭夭》季刊专题报导
 

  本年度最离奇的饮食文学,上桌。

  妈妈,妳的炒饭天下第一好吃,只要妳按照正常的方式处理!
 
  这是小说家朱国珍在厨房中的惊奇冒险,也是一本母亲写给儿子、女儿写给父亲、大婶写给情人的深情食谱。辗转于人子、人妻、人母等不同的角色之间,不变的是为家人付出的深情与温柔;无论是水果、煎蛋、面线煳,还是海鲜浓汤,尽管上桌时总是让人惊奇(唿)不断,然而在看似「离奇」的卖相之下,却蕴藏了满满的情感,与人生起起伏伏的幽微滋味。
 
  【离奇料理食谱大公开】
 
  黄金炒饭:
  打一颗蛋,充分搅拌,放入一碗白饭,浸泡,让每一粒饭都沾上蛋液。开小火,炒菜锅里放进苦茶油,爆香葱末,放入浸泡了蛋液的白饭,慢慢翻搅,均匀加热,等到饭粒上的蛋液收汁,变得干燥,洒一点盐巴,就可以起锅。

  「妈妈,我好喜欢吃妳做的炒饭,这是全世界最好吃的炒饭。」每一次安安都会一边吃着炒饭,一边歌颂我的炒饭厨艺。
  正当我心花怒放,在厨房里找回一点点自信心的时候,儿子突然补充了一句:「妈妈,妳的炒饭真的好好吃。妳就按照这样的步骤正常做,不要自己乱加『核废料』。」──〈厨娘日记〉
 
  鲍鱼蔬菜汤:
  鲍鱼、鱼露,应该是本家,联合起来对抗西芹红白萝卜,私心揣想可能有机会挽救濒临失败的料理。于是我一股脑儿将半瓶鱼露添入鲍鱼蔬菜浓汤中,当阵阵扑鼻的奇特香味袭来,顿时感觉到这已经不是烹饪的艺术了,这是修行的艺术!……

  喝下第一口鲍鱼蔬菜汤,通体震撼!左半身是琉璃宝华庄严顶放百宝光明、胜净妙善紫金光聚般的极品甘露;右半身却是循造恶业飞坠承烟、历劫燃烧入无间地狱般的腥羶冤孽。一碗汤可以被我烹饪出六道轮回,连我自己都惊奇不已──〈离奇料理〉
 
  朱式炒米粉:
  于是,我按照我的理解,把一团米粉放进电锅里蒸熟,想当然,只靠大同电锅的水蒸气,让米粉软化的湿度有限;另外,我炖了一锅肉臊,这是跟好友的母亲学来的,她说不能加水,只靠酱油与米酒煨煮绞肉,味道才会香浓。

  干妹妹下班回到家,我开心地与她分享今日晚餐,朱式炒米粉。
  干妹妹说:「这看起来跟外面的好像不太一样。」我回答:「姐姐亲手做的,当然跟外面的不一样。」
  干妹妹尝了一口,小声地说:「米粉好硬。」
  「那么就多加一些肉臊汁!」我特别殷勤地为她斟入许多肉臊,希望她吃肉补肉。
  「可是,好咸。」她有点委屈的说。
  「咸就多喝点水。」我想她工作太劳累,味觉也疲乏,亲自去为她倒了一大杯白开水。
  「妳尽量吃,能吃光最好。我很难得下厨耶!」我得意的说。
  干妹妹温柔体贴,从来不会拒绝别人的好意,她吃一口米粉,喝一口水,我在旁边不断鼓励她努力加餐饭,在这样的热烈气氛下,她默默把我端给她整大碗的「炒」米粉吃完了。──〈哀愁的食物〉
 
  台味法式浓汤、蛤蛎义大利面、冰糖卤花菇、水果拼盘、三色果冻……一切你觉得不可能失败的料理,朱国珍都给予他们「新生」。

  离奇料理往往就以荒诞之姿出场,伴随着受害者们的恶心、呕吐甚至食物中毒加上心理创伤。但这样的离奇,或许正是朱国珍努力掏尽自身的不能,而献祭予这些亲爱的受害者们的最佳证明。离奇荒诞的外表之下,朱国珍用笔写下的却是生活里最珍贵的牵挂与情思。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朱国珍

 
  清华大学中国语文学系毕业,东华大学英美文学研究所艺术硕士。长篇小说《中央社区》获《亚洲周刊》二○一三年十大华文小说、第十三届台北文学奖年金奖,原着剧本得到二○一三年「拍台北」电影剧本奖首奖。其它作品包括长篇小说《三天》、短篇小说集《夜夜要喝长岛冰茶的女人》、散文集《猫语录》。曾任中华电视公司新闻部记者、新闻主播、节目主持人。现为广播节目主持人。

图书目录

厨娘日记
最后一味
人妻初体验
冰山大婶
哀愁的食物
玉米的眼泪
心灵鸡汤
我的小肉肉
胎教前世今生
月光果园
淡蛋人生
早餐温度
离奇料理
念面不忘

图书序言

最后一味

父亲是道地的北方汉子,嗜爱嚼劲阳刚又厚实的面条。无论是刀削面、阳春面,融合在牛肉汤、大卤汤汁中,各自保留特色又能提携出对方的香味。吃一口面喝一口汤,分开品尝,已然沾染的彼此,犹有丝丝牵挂的眷恋;若是同时拌和着汤与面同时入口,更有着你侬我侬同衾同椁的气魄,彷彿用一碗面的光阴,走过一场永伴君侧的爱情。

他最不喜欢黏稠稠又细若发丝的面线,那一口咬下去绵延无止尽的深沉,柔弱无骨无肉也无心,直到牙齿上下颚碰撞在一起才明白口腔里有了食物,却已直逼老汉的咽喉,让食道门神也招架无力,情定皱褶的胃壁。偏偏我最爱吃软滑味浓的蚵仔面线,每每听说哪儿有好吃的蚵仔或大肠面线,便是千山万水也会神驰向往。

我吃大肠蚵仔面线喜欢用筷子,一根根挑出游若悬丝的面线,甩掉太多味精的浓汤,也许这样的吃法不属于「面线控」之流,多半还是因为偏爱滋阴养血、含锌量高的蚵仔,与卤透之后依然带种撩慾羶腥、陈华酱香之味的大肠。于是我曾经试着不要面线,只央求老板卖蚵仔与大肠这两样食物给我,望着红白塑胶袋里,另外分装的蚵仔大肠,像是外带打包的小菜,当时心中便有些许惆怅,摊开纸盒后,孤单面对烫熟的蚵与酱色的肠,少了那层勾芡浓汤与面线缠绵的倩影,总觉得那里不对劲。我像个粗鲁的猎人,任意挑衅江湖,看到什么就吃什么,分不清协调与不协调的美味,执意将蚵仔大肠与面线分家,像是挑拨一场家族内闹,祖父还没死就争着分遗产,结果什么好处也没捞到。没有面线的蚵仔与大肠,单调乏味,只剩下深与浅的颜色搭配,这让我勉强用想像力安慰自己,在一九八二年排行榜第一名的畅销经典《黑檀木与白象牙》,当时盲人歌手史提夫汪达与保罗麦卡尼共同合唱了这首流行歌曲,利用钢琴上黑键与白键的组合,期望消弭种族差异,缔造族群融合。

美食作家尝言:「大肠蚵仔面线缘起于厦门、泉州一带的小吃『面线煳』。」由此可知,既是面线煳,因应当地食材的不同,加入大肠或蚵仔,甚至贡丸的面线,两者本该是一家亲,我这样硬生生拆散了配方,足见自以为是的野蛮品味。更甚者,这种粗心经常错落在生命的间隙里,往往要等到失去了,才恍然大悟,自己对于最爱的人常常最不珍惜。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