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境内哈萨克牧民冬季游牧生活的最后纪实
没有手机讯号、没有电、没有水源,
冬牧场里有的是白雪漫漫,和零下二十至四十度的严寒。
生命在至大的宁静、至寒的孤寂间顽强挺立,
人们从一块馕饼、一碗热茶的简单里觅得富足。
这里是牧民们千百年来的家,
在他们最艰辛的生活模式中,流传着最深刻的生存骄傲。
「在这样的荒野、这样的冬天里求生存,不能忍受痛苦是要遭鄙夷的。
从此之后,我在面对艰难的生活或不测的命运时,得以更加从容。」(作者李娟)
在人烟罕至、金钱形同废纸的大漠尽头,生命远比我们所看到、所了解的更结实,更顽强──
「去冬牧场的路途很远,要赶着牛羊马匹,要带很多东西。但带的再多,到了冬牧场,还是会觉得太少。因为在那茫茫草原中,只有你一户人家,只有你带来的这一点东西……」
没有自来水,没有网路,没有店家、医生……自汉代以来逾千年的冬日,哈萨克牧民寂静地生活在这片横亘万亩的大漠上,所有事都得靠自己解决。这是从新疆市区出发需要骑马三天才能抵达的游牧民族冬季牧场:大地全是干涸的枯草,人们一天只有一顿正餐;零下四十多度的低温,没有一棵大树阻挡风雪,仅靠着羊粪堆起的厚墙取暖;牧场深居内陆没有水,得走路数公里揹雪回家,洗澡只有一小勺水。但这样的生活并不寂寥:牛羊生病了,便把牠们召进沙窝子共寝共食;大漠上的一枯草一矮木,都是过冬的重要物资;客人自由地走进屋子,主人立刻备好满桌美食款待;买卖物什,只凭一张写着名字和金额的小纸条──这里是真正的「与世隔绝」,是牧民们千百年来的家、游牧世界的中心,他们在此生活得宁静、沉默、自在而舒畅。
被誉为「阿勒泰的精灵」、「新疆的三毛」,平日以写作为生的李娟,在2010年冬天随一家哈萨克牧民进入这个游牧民族的冬季牧场,开始三个多月的雪地生活。透过与牧民的日日相处,她真实地记录下这段冬牧之旅。除了艰困的生活,也将注意力放在动物和人的关系上,她发现骆驼经常迷路、马儿需要不断地吃草、羊群是很盲从的动物……从牠们的天性出发,赋予新的情感。李娟以纯净的文字写下这片距我们千里之遥的大漠上的故事,为世人留下中国境内游牧民族最后的冬牧纪录──就像驻地记者写下异国的所见所闻,但她不只是个记者,她是一位真正的作家。
【李娟的冬牧记事】 ◎转场的日子:这里冬季长达半年、土地贫瘠,使哈萨克人不得不选择「游牧」这种艰辛动盪的生活方式,年复一年恪守自然的规律在大地上穿梭。牧人们每年迁徙距离逾千里,搬迁次数最多的,一年中平均每四天就得搬一次家。这么动盪艰辛的生活,这些寂寞又坚强的心……(第一章‧三天的行程)
◎城里来的电视:电视把外面的世界带进了荒野,撕开了这荒野的沉静。然而,它令牧人们惊羡外面世界的同时,又觉得那样的世界可笑极了──那么多轻率的爱恨情仇、显而易见的欺骗、啰哩八嗦的眼泪和隐情、拚了血本的噱头……连既不见多也不识广的牧人也会嚷嚷着「换台!」电视机就像拖拉机,轰轰隆隆碾来碾去,所到之处破碎混乱、狼借不堪。(第二章‧唯一的电视)
◎大漠人家的装饰:有一天,加玛在旧衣服的口袋深处摸到一枚假金戒指,为表示友谊,加玛把它送给了我。我非常喜欢,因为它看上去和真的金子一模一样。若是以前,我怎样也不会把这样的假东西戴在手上。可如今,在荒野深处这个俭朴甚至寒碜的家庭里、在仅备最基本日常用具的生活里、在空无一物的天地间,它是我唯一的修饰,是我莫大的安慰。它提醒自己是女性,且是有希望和热情的。每当我赶着小牛向荒野深处走去,总是忍不住不时用右手去抚摸左手的手指,好像那枚戒指是我身体上唯一的触角、唯一的柄持、唯一的开启之处。在蓝天下,它总是那么明亮而意味深长。(第一章‧冬牧场)
◎生存的意志:若是在城市里、在人群中,当生活陷入绝境时,还能伸手乞讨,还能在垃圾箱里翻找废弃物。在那里,人永远都有最低限度的生存保障,永远都有活下去的机会─—在那些地方,「活下去」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事是「活得更好一些」。可荒野不,在荒野里,人需要向动物靠拢,向植物靠拢。荒野没有侥倖,没有一丝额外之物。(第三章‧食物)
各界推荐 「李娟的敍述来自她的记忆深处,以及那片广袤沉静而丰腴的土地。她记住的恰恰是易被人们所遗忘的一切——那些正被现代文明分分秒秒侵蚀的、某种古老而民间的传统。正是这种富有价值的、兼具深情与克制的日常记录和生活描写,使她的文学疆域远远超越具体的地理界线与时间限定,在广大的时空获得延伸性的力量。」──2011年人民文学奖评语
「越看越激动,怎么形容那种心情呢?就像在一条尘土漫天的路上走了很久很久,眼前一片灰败,突然一转头,发现脚边开着一丛遗世独立的从未见过的花。顿时人也不焦灼了,心也不空虚了……我深深感受到她心中那股柔韧坚定的力量,她像兀自蓬勃的野草一样贴服着深远的大地,把琐碎枯寒的生活聚合成闪闪发光的不朽钻石……再也没有遇到比李娟更珍惜自己写下的每一个字的作者。」──读者
「让人有种处处共鸣、醍醐灌顶、还时不时地热泪盈眶的感觉,超越了散文带给我们的体验。优美的语言、俏皮生动的描写、深刻不浮夸的思考、全局式的视角,我欣赏李娟的才华、见识、坚强的性格,欣赏她的风度、思考的能力,更欣赏她似乎懂得一切但又始终保持着孩子般的纯真和热情」──读者
「牧民与动物与生俱来的本能,也许真像李娟所说:不是上大学就能学到的,甚至研究所毕业也未必能学到。毫无疑问,李娟在本书中强烈地表露出她对哈萨克民族这种传统生活的尊敬,以及她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