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的画像

格雷的画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奥斯卡‧王尔德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十九世纪末撼动英国文坛的唯美文学经典之作 哥德派的诡谲美感 × 浮士德的魔鬼交易 挑战保守社会的极限,改变王尔德一生的转捩点 「写出这种故事的作家,应该处以死刑!」 2003年英国《观察者报》评选百大杰出小说 2006年及2008年皆入选死前必读的小说 2010年爱尔兰国家文学季的都柏林代表选书 2014年英国《卫报》评选百大必读小说 如果是我永远年轻,画像变老就好了! 我愿意付出一切代价!我愿意用自己的灵魂交换! 才华洋溢的画家巴索尔因缘结识了年轻俊美的道林‧格雷,立刻请格雷做自己的模特儿画肖像画,巴索尔知道,这幅画将会是他毕生杰作。随着画像即将完成,巴索尔对格雷越加依恋,此时画家的老友亨利勋爵意外来访。亨利勋爵虽有贵族身分,但行事放纵不羁,沉浸享乐,他对年轻而单纯的格雷十分有兴趣,想试试自己对格雷能有多大影响,因此开始灌输格雷自己那一套享乐主义。肖像画完成后,格雷也惊艳于自己的美貌,心中的虚荣感随之甦醒,他害怕自己将会失去青春年华、失去美丽外表,忍不住说出愿以灵魂交换画像中不朽的容颜。 格雷跟着亨利勋爵流连于奢华放荡的社交宴会,沉溺于旁人对他的爱慕,此时格雷认识了美丽出众的女演员希珀,折服于她的动人演技,而希珀也深受格雷吸引,两人陷入热恋。想不到,希珀尝试过真正的爱情,对于要在舞台上演出虚假的感情就不屑一顾,演技突然变得生硬做作,让格雷大失所望,一怒之下断然与希珀分手,绝望的希珀当晚便自杀身亡。 格雷知道消息后虽然感到震惊,却不认为自己有错,他的内心已然失去同情与爱怜;此时格雷无意间看到自己那张画像,发现画像中的他,嘴角竟扯出一抹残忍的神色…… ◎特别收录:王尔德最想让世人看见的道林‧格雷◎ 1889年8月,《利平考特》杂志的编辑史答达特在伦敦宴请两位作家,一位是刚写出第一篇福尔摩斯探案的亚瑟‧柯南‧道尔,另一位就是当时的文坛巨星奥斯卡‧王尔德。宴中,史答达特向两人邀稿;隔年2月,柯南道尔便交出福尔摩斯与华生破的第二件案子:《四签名》。反观王尔德,他一直到1890年4月才交出《格雷的画像》,初稿只有5万字,尽管王尔德对许多同性情慾的描写已经尽量淡化,但史答达特依然又做了一次修改才敢刊出。杂志出刊后,王尔德便着手将这篇故事延伸成更完整的小说作品。因此,这部小说总共有三个版本:王尔德投稿的原版、经过史答达特修改的连载版,最后由王尔德亲自编辑加长后出版的1891年版。远流重新翻译出版繁体中文版,特别收录三个版本的差异比较,从遭到修改、删除的片段文字,可以推知杂志编辑以及王尔德的考量,也能感受当时社会氛围带给作家的压力。 ◎视觉设计:蓝调漩涡的美丽迷惑◎ 封面设计的色调以深蓝为主,大胆而独具魅力,让人联想到格雷所享受的上流奢华,堆砌雕琢的艺术品味,看一眼就难忘。翻飞的羽毛在深蓝间盘旋,彷彿在迷惑观者的心神,羽毛的轻柔抚触也对应着恋人间的互动,隐晦点出字里行间未说明白的情慾。 「我不明白怎么会有人认为这么好的作品竟是不道德的。」──亚瑟‧柯南‧道尔(Arthur Conan Doyle) 「这个故事中带着超自然的情节,拥有第一流的艺术价值。」──华特‧佩特(Walter Pater),《读书人》(The Bookman)书评 名人推荐 「这是一个关于时间、关于美、关于脆弱、关于爱与伤痛的故事。王尔德用戏谑又讽刺的文字将它包起,咀嚼再三只有更入味,因为在虚幻的剧情里人性无比真实。」──韦礼安/创作歌手 林佑轩/作家 纪大伟/国立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助理教授 凌性杰/作家 陈俊志/作家/导演 陈 雪/小说家 钟文音/作家 ──好评推荐(依笔划顺序排列)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奥斯卡‧王尔德 Oscar Wilde (1854-1900)


  出身于爱尔兰世家,是家中次子,父亲为外科医生,母亲则是诗人与作家,王尔德从小便接受丰富的知识陶冶,为他日后的成就奠基。1881年出版首部作品《诗集》后,在文坛崭露头角,虽然他没有获奖加持,但是凭着幽默机智的谈吐、特立独行的穿着与行为,让他在伦敦社交圈名声响亮,甚至有人视他为现代「名流」的先驱。

  真正让王尔德声名大噪的是他的剧本,经典剧作包括《莎乐美》、《不可儿戏》以及《理想的丈夫》等等,时至今日都仍经常搬演、改编;另外,他的童话故事集《快乐王子》、《石榴屋》也为人称颂,故事中带着对时事与社会的讽刺批判,更添文学价值。

  而王尔德最受争议的作品则是他的小说《格雷的画像》,书中的同性恋及堕落罪恶的情节让这本书备受批评,但王尔德依然坚持出版小说,他曾坦白承认:「巴索尔是我内在对自己的认知,亨利是外人看我的样貌,而格雷则是我希望成为的形象,只是不在我这个年纪。」

  1895年,王尔德因同性恋而遭指控有害风化,法庭审判认定他有罪,他因此入狱服刑两年。他在狱中仍有写作,但或许苦役生活艰困,这时的作品已难看出唯美主义的影子。1897年获释后,王尔德避走法国巴黎,于1900年因脑膜炎病逝,享年46岁。

译者简介

吴孟儒(Avery)


  台师大口译硕士,留学美国、荷兰,现旅居日本。专职中英日口笔译,译作累计二十余本。生性最怕无聊,喜欢挑战从未译过的各类题材,觉得口笔译是世上最棒的工作。

  E-mail:averytaiwan@gmail.com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第一章
 
画室里满是玫瑰浓郁的香气。夏日的微风吹过花园林间,便送来紫丁花浓厚的沁人芬芳,抑或粉红山楂花的微妙香气,流过敞开的门一洩而入。
 
亨利.华顿勋爵躺在长沙发椅上,沙发上铺着波斯鞍袋,他一如往常抽着数不清的菸。从他坐的角落,可以看到蜂黄蜜香的金链花盛放,颤抖的枝叶像承载不住火一般烧起来地美。偶尔,奇异的飞鸟点影落在巨大窗前的柞丝长帘,那一瞬间的和风剪影,让他想到面白如玉的日本东京画家,如何以绝对静止的媒介表现灵巧的动感。蜜蜂钻过久未修剪的蔓生草地,盘旋于错落无序、满佈尘土的忍冬花上,在嗡嗡声的衬托之下,周遭的静默显得更加咄咄逼人。伦敦街道隐约传来的喧嚣,像是远处风琴的低音回盪。
 
画室正中央有座直立画架,架上放着一幅肖像,真人大小的画中青年俊美无俦,画像前坐的正是画家巴索尔.霍华;几年前,他突然失踪,引起众人议论纷纷,各种奇怪的揣测都有人说。
 
看着自己重现画里的美丽线条,画家脸上浮现满意的笑容,那样的笑彷彿会在他脸上流连许久;但他突然脸色一变,闭上眼,覆以手指掩盖,像要锁住脑中的奇异梦境,深怕人醒梦散。
 
「巴索尔,这是你画过最好的画,是你最好的作品。」亨利勋爵懒洋洋地说,「你明年一定要把这幅寄到格罗夫纳艺廊。皇家艺术学院太大、太俗气,我每次去,要不是人多到画看不清楚,吓死人;不然就是画多到人看不清楚,那就更吓人了。只能寄去格罗夫纳。」
 
「我哪也不寄。」画家回话时习惯性把头往后甩;他以前在牛津的朋友老取笑他这个动作。「对,我哪也不寄。」
 
亨利勋爵挑起双眉,双眼透露出讶异,手上的鸦片重菸燃着袅袅青烟,在屋内盘旋缭绕,他看着巴索尔。「哪也不寄?老巴,为什么不寄?你疯了吗?你们画家真怪!先是不择手段让自己出名,出了名后又赶紧低调。真是太傻了,世上只有一件事比让人讲话更糟,那就是没有人讲。
 
这幅画足以让你远远超越英国所有年轻人,让所有老人都嫉妒你,当然,如果老人还能保有什么情绪。」
 
「我知道你会笑我,」他回答,「可是我真的不能公开这幅画,我放了太多自己在里面。」
 
亨利勋爵在长沙发上伸着懒腰,纵声大笑。
 
「对,我知道你会笑。可是我说真的,不骗你。」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