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非日常,所以快乐 褚士莹(知名作家) 洪家辉以摄影家之姿,背着相机与长镜头前往阿拉斯加的第二大城费尔班克斯(Fairbanks)追寻极光,长达二十年。但其实并非每个去阿拉斯加的摄影家都对于极光这件事那么执着;有人选择拍冰河,也有专拍野生动物、冰原植物或原住民的生活,被写体的对象或许不同,但合理相信每位选择以阿拉斯加为背景的摄影家,都抱持着同样的坚持与热情。身为局外人,我们实在无法对着两张照片,一左一右,武断地评论拍极光跟北极熊的摄影师,究竟哪一个比较「厉害」。
日本青年摄影家石冢元太良长年来在阿拉斯加拍摄,但他「追踪」的对象既不是极光,也不是棕熊——信不信由你,竟然是原油的输油管!请告诉我,「极光」跟「输油管」,究竟哪个比较值得拍摄?极光可以说是自然界的奇蹟,输油管从某种程度来说,也可说是人类文明很少被描述的奇蹟,两者其实都够极端,所以也都够有趣。为极端事物着迷的人,我们对于他们的故事特别感兴趣。由于他们所追寻的事情够极端,跟我们的日常生活距离是如此遥远,所以让生活在平淡无奇日常的我们特别有感。总之,「 非 日 常 」 度 愈 高 的 事 物 , 愈 能 让 我 们 热 血 沸 腾 。
但费尔班克斯的居民,是不是也都像洪家辉那样背着相机追着极光跑呢?实际上,费尔班克斯因为位处内陆地区,气候状态稳定,所以一年当中平均有两百四十三天,也就是约三分之二的日子会出现极光,被视为全世界看到极光机率最高的地方,许多人因此选择这个城市作为人生仅此一次观赏极光的理想地点,摄影家也不例外。对这些在费尔班克斯土生土长的当地居民来说,恐怕对于看极光,比台南人吃玉井芒果更感觉稀松平常吧?而对于阿拉斯加的居民而言,看待旷野当中的原油输油管,应该也只是一道日常的风景,就好像我们平常走在路上看到电线桿、水沟盖那样,一定不会有什么特别感触,除非在土地征收的时候遇到价钱谈不拢,或有油管破裂造成污染,否则应该是视而不见才对。
最近网路上爆红的一段Youtube影片,内容是美国一家安养院,安排一位活了快百岁从未看过海的老奶奶,在她生日那天去看海。对于这位一辈子都住在内陆的美国老太太来说,手握着助行器,脚趾第一次踩在柔软的沙滩上,那种奇妙的感受所带来的惊异度及满足感,想必不逊于生活在热带的亚洲人看到极光,或是登陆月球的太空人吧。这是在海岛长大的我们无法理解的事。所以表面上洪家辉追寻极光的工作超有趣,你我的工作则逊咖又无聊,甚至连石冢元太良去拍输油管,都比我们搭捷运、骑摩托车就可以到达的海边赞一百倍,其实只是极端的视角所造成的幻觉而已。
而再仔细想想,无论是追着极光还是输油管跑,同样的事情连续做长达二十年,刺激有趣的新鲜感很快就会褪去。但无论洪家辉或是石冢元太良,他们之所以跟你我不同,之所以很「厉害」,不在于他们看过一次极光,拍过一次输油管,而在于时间与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持续」的力量。因为要放弃很简单,要持续却很难。工作不怕无聊,怕的是没有办法在重复单调的工作之中,做到最好。
「重复」其实是很有力量的工具,重复是一种心理暗示,否则拳王阿里不会选择用重复呛声,来建立自己的信心。重复就会熟悉,熟悉就会熟练,熟练的事情当然可以做得好,做得好成就感高,就容易爱上这份工作。很多人说「这件事情我闭着眼睛也能做」,意思就是重复能帮人设定记忆、让人专注、更容易抓住窍门。在还没有达到这个境地之前,是没有资格说无聊的。
不信的话,去看特别成功、大排长龙的小吃店,掌厨的老板,通常就是能够重复实践的强者,在单调的事情中,产生不同的想法,才能让他们在同样的行业当中,脱颖而出。简单事情重复做到完美,本身就是一种成功。达到这样的成功后,才有资格说无聊。觉得工作太无聊,而无法把工作做好的人,表示他缺乏持续力,因为有持续力的人,即使对单调的事情,也能产生不同的想法。
所谓稀奇、极端的事物,其实只是一种幻觉,换了一个视野,再怎么普通的日常生活,都可能变成非日常度爆表的奇遇,不信的话,带一个费尔班克斯人,到台湾随便一家卖猪脚的小吃店,点一碗猪脑汤试试看,看他觉得极光跟猪脑汤相比,哪一个较为稀奇?真正能够改变人生的,既不是奇遇也不是奇观,而是将单调的事情反覆做到最好的持续力,如果我们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就会得到全新的视野,日复一日的工作、与一成不变的日常生活,也会变成滋养生命养分的泉源。
是的,就算重复的工作,也可以像极光那样梦幻,或冰原上滚滚流动的输油管那样,源源不绝。
摄影师不会热衷于猎奇,觉得愈怪愈好,其实是外行人才会觉得刺激的追求,真正的摄影家,对于可遇不可求的彗星撞地球,其实是不怎么放在心上的。就像摄影师学习透过镜头看世界,只要学会不同的视野看工作,作为社会人,这辈子只要持续工作,就永远不会有无聊的一天。
因为我们不在是工作,也不是在追极光,而是学过生活。
正如日文中有一个说法:「普通こそ、最大の美德である。」——有时候「普通」,才是最高的美德。
学会美好的工作态度,当然也就找到了获得享用人生的视野。
推荐序
愿幸运属于每位追光者 马赛Kyo(极境旅人) 我曾经在九月深秋苦候湖畔十六个夜晚,
却仍未能见到极光来到。
我也曾经连续历经十二个寒夜,
夜夜极光狂舞的幸运。
他们说这就是人生啊!
我说这就是极光啊......
每分每秒的极光都像是独一无二的画作,
无可预期且难以言喻,
对我而言冰天雪地才是极光最棒最完美的舞台,
就像位伟大的画家在白纸上尽情挥舞画笔时让人目不暇给的感动。
关于追极光我通常会这么给建议:
记得别在永昼去,
有月无月无所谓。
记得多注意极光预报网站的消息,
最好再下载个极光预报APP。
记得注意天候气象的变化,
脚架快门线绝对别忘了。
记得镜头无限远要调整好,
别忘了电池也多带。
记得保暖工作要做好四肢头部最重要,
两层手套与三层毛袜少不了。
记得注意深夜外出时的安全,
不论是北欧或是美加都是适合的地方爽就好。
记得保有感恩的心,
绝对不要得了便宜又卖乖。
还有,
别忘了再带上一本洪家辉老师的《给未来的极光旅人》,
愿幸运属于每位追光者。
自序
幸福追寻二十年 「看到极光会幸福一辈子」,这是大多数日本人对极光抱持的奇妙的信念,再加上过去这几年适逢太阳活动极大期,确实也让许多人跃跃欲试前往阿拉斯加、加拿大与北欧等地,一窥幸福极光的真面目。
没有两个极光会相同
一九九五年迄今已整整二十年,一直以来,我只选择去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Fairbanks)观赏极光,自己之所以如此青睐这里,就是在阿拉斯加大学教授的大力推荐下,也才知道原来费尔班克斯是全世界观赏极光机率最高的地方;而起心动念的初衷也相当单纯,就是为了完成我一生天文观测历程中的拼图之一。很多人问我二十年来的收获,我总戏称看了无数次极光的自己,就像拥有了数不清的幸福人生。
二十年足以让婴儿长大成人,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当中就专注在追极光这件事情上,也让大部分的人相当好奇,想知道到底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驱使我对极光如此执着?然而箇中原委恐怕不是区区几行字就能说得清楚的,但我通常说了一句话大家就了解了:「没有两个极光是相同的」。
极光除了具有多种颜色能吸引众人目光之外,最受赞叹的还是在于它千奇百变的形态变化。极光刚现身之际,大多数的情况是静止一段时间不动的弧状极光,接下来可能会开始活动,或平缓或激烈,事实上会是什么样的变化,就连科学家事先也说不准。所以究竟我们抬起头会看到什么样的极光,带状、纱帐状、帘幕状,甚至是冠冕状?这种带有神秘且无法预知的美丽总令人引颈期待。
请读者试想,在费尔班克斯寂静冬夜中的旅人都在做些什么?只见大家忘情地仰着头,一脸陶醉地看着如精灵般舞动的美丽极光,四周不时会发出各种惊唿尖叫与赞叹声,搭配着此起彼落的相机快门声,现场激起的热络氛围彷彿也让人暂时忘却了极地的酷寒。回到饭店后,大家彼此交换着观赏极光时的感动,有些经验老到者的感想云淡风轻(例如现在的我),不过也有初次欣赏极光的旅人当场激动落泪;尽管感受程度不同,但我相信烙印在每个人脑海中的极光身影,一辈子都无法抹灭。
看极光是会上瘾的!
记得刚开始看极光时,最令我着迷的就是极光的不可预测性;究竟什么时间会在什么地方出现,以及出现之后又会变化成什么样的形态,而也是这样难以捉摸的极光,才能风靡无数旅人吧。而最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即使在同一晚上的不同时间,有时看到极光时而莲步轻移缓缓横跨星空,时而展现如千军万马般的奔腾气势;若运气好遇上极光大爆发,仰头即见无数条射柱状极光激烈且疾速的运动,同时伴随了绚丽的粉红色或紫色极光,亲眼所见的震撼绝非三言两语可形容,相机也很难捕捉到完整的形貌变化,我都跟旅人说:此时最好的选择就是放掉快门线,用双眼好好记录下这令人惊奇万分的绝美景象。
我在序文第一段提到日本人对极光近乎执着的幸福信念,而有趣的是,这二十年来我所接触过的旅人,几乎每个看完极光的人都跟我说,他们好像也从心中升起了一股幸福感。我也常开玩笑地提醒大家:「看极光是会上瘾的」,也确实有旅人在首次看完极光之后,马上跟我预约了下一次的行程,而来阿拉斯加两次、三次、四次,甚至八、九次的也大有人在。有的是基于对天文学的兴趣,平时就常关注各种天象,极光自然是很重要的观测目标之一;也有年轻夫妻将一片白色世界的阿拉斯加当作蜜月旅行的布景,希望共同沉浸在能带来满满一生幸福的极光怀抱里;有的听多了别人对极光的溢美之词,抱着好奇心也想一探极光的神祕面貌。曾有一位高龄七十多岁、受过日本教育的老先生,连续两年都来费尔班克斯,就是为了达成孩提时代的梦想。
每个人欣赏极光的理由截然不同,不过要在严冬的北国雪乡观赏极光,低温环境是大家首先要面临的严峻挑战;然而在看到极光现身的当下,即使外部条件严苛,身体纵有不适,顿时也被抛到九霄云外。唉唉说到底,也许有读者觉得我夸大其词,不过极光的神奇魅力确实难以形容,唯有亲眼目睹才能体会。
一万张美丽极光,二十年梦想旅程
自己最初接触天文学产生兴趣后,曾想从事天文摄影,但台湾已有许多前辈花了很长时间持续在做,光是要迎头赶上他们的脚步难度就不小,更甭说超越了。一直以来都不曾听过有人在从事极光的观测与拍摄,然而其实极光摄影可说是最为简单的天文摄影,完全不需要太多复杂笨重的装备,有很多旅人只用具备基本功能的类单眼数位相机加上脚架,就能拍下精采又富纪念价值的极光照片。
起先我都是拍摄正片,累积至今已超过一万张以上,不过随着数位相机的功能日益精进,加上底片制造商陆续停产,这两、三年我改用数位相机拍摄,照片数量几乎快接近过去正片的总数了。而我从一九九五年追极光到现在已满二十年,此时发表我这些年追极光的经历以及拍摄极光的成果,想来也是十分适合的时机。
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幸福人生的方式。从最初因兴趣往返阿拉斯加观赏极光,到之后真的看极光上瘾之后,慢慢领悟到这或许就是专属于我的幸福人生。「没有两个极光是相同的」,这句话始终会是我日后持续追着极光跑的动力,若能找到更多的幸福,或许就是上天所赐予的额外奖赏吧!最后将本书献给未来的极光旅人,衷心期盼大家都能为自己安排一场(或许是再一场)追寻极光的难忘旅程。
洪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