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废品(十周年纪念新版)

战废品(十周年纪念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哈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我的肚脐下面,有一道长长的刺青 一场被遗忘的战争,一群被遗忘的人 挑战中国对韩战的官方诠释,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小说家 二度荣获「美国笔会/福克纳奖」,入选《纽约时报》年度十大好书 ■ 《战废品》十周年纪念新版.哈金二○一五年台北国际书展访台■ 「请听听一个失败者的故事。」 故事以黄埔军校毕业生俞元被派往三十八线的韩战现场,遭美军俘虏后在战俘营的遭遇开始叙述。在战俘营中,中国战俘不但要面对高压统治的美国人、同国不同党的中国人、还有同党却不同心的自己人。在种种斗争磨难中,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要活着回去,然而即使盼到战争结束、回家的时来临,究竟要回到此岸或彼岸,又是另一场试炼人性的战争,只是这次的对象是自己的同胞。 「虽然写的是我父亲那一代人的经历,一个韩战的老兵,但与我自己也息息相关。写完之后,我心里从未如此平静。因为多年积压的恐惧,全都倾注到了纸上。」──哈金 得奖记录 2004 年《纽约时报》年度十大好书。2005 年「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 书评 「我为哈金的作品所着迷:他总是呈现出历史环境中的道德难题;呈现出人性的磨损边缘;呈现出不屈不挠,也呈现出不抱希望的生存方式。他是我们最有天份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谭恩美 「这不只是一本小说。它是一份历史的文件,描写一场被遗忘的战争中一个被遗忘的部分。没有一个历史学家能像哈金一样,揭露出韩战期间中国战俘那永无止尽的寂寞与苦难的故事。」--卡普兰(Robert D. Kaplan),《战之华》(Warrior Politics)作者 名人推荐 「我写这部小说的艺术目的很清楚,要写一部跟官方宏大叙述相反的作品,要用一个失败者的眼光来看那场战争。在艺术上,《战废品》得益于杜斯妥也夫斯基的《死屋手记》。那是托尔斯泰最推崇的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从《死屋手记》我学会怎样写监狱的生活。比如,它主人翁养了一条狗,做为忠诚伴侣。由此启发,我让俞元跟「小黑」那条狗交上了朋友。当然去台湾的战俘中确实有养了狗的。更幸运的是《战废品》从一开始就选对了叙述形式,是作为回忆录来写的长篇。书出来后,我觉得心里从未如此平静,因为多年积压的恐惧全都倾注到了纸上。」──哈金,摘自〈十周年纪念版序〉,全文收录于书中 「小说一开始就设定要以这个意义不断改变的纹身记号作为俞元生命书写的代表。国民党或是共产党都不是他心之归属,两个政党也都不认同他为同志。这种强烈的孤寂感,正是战争带给他的最大心理印记。在如此险峻的环境中依然试图保留部分的自由意志,拒绝成为可任意抛弃的战争垃圾。他的努力引导我们看到小说中最为正面的讯息,为无情的战争世界带来一线光明。哈金将此书献给曾是韩战老兵的父亲,传达了为祖辈留史的用心,也保留了珍贵的战争记忆。」──中华民国英美文学学会理事长 冯品佳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哈金


  本名金雪飞,1956年出生于中国辽宁省。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服役五年。在校主攻英美文学,198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英语系,1984年获山东大学英美文学硕士。1985年,赴美留学,并于1992年获布兰戴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博士学位。现任教于美国波士顿大学。

  着有三本诗集:《于无声处》(Between Silence)、《面对阴影》(Facing Shadows)和《残骸》(Wreckage); 另外有四本短篇小说集:《光天化日》、《新郎》、《好兵》,和《落地》; 六部长篇小说:《池塘》、《等待》、《战废品》、《疯狂》、《自由生活》、《南京安魂曲》。

  短篇小说集《好兵》获得1997年「美国笔会/海明威奖」。长篇小说《等待》获得了1999年美国「国家书卷奖」和2000年「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为第一位同时获此两项美国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新郎》一书获得两奖项:亚裔美国文学奖,及 The Townsend Prize 小说奖。《等待》一书则已译成二十多国语言。

  《战废品》一书入选2004年《纽约时报》十大好书。

  《自由生活》为2007年33万字长篇小说,是作者第一次将故事背景搬离中国,直视美国的作品。

  《南京安魂曲》以1937年日军南京大屠杀为背景,出版后获选《亚洲週刊》2011年十大好书第一名。

译者简介

季思聪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89年赴美留学,先后获教育学硕士和图书馆学硕士,现在美国新泽西州某公立图书馆任职。着有《魂不守舍》,与他人合着《一家之言》、《葛林斯潘传》等书,翻译哈金原着长篇小说包括《战废品》《自由生活》《南京安魂曲》。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在我的肚脐下边,刺着一道很长的刺青:"FUCK…U…S…"。那些圆点子上端的皮肤,皱皱巴巴,像被烧过的伤疤。这道刺青,是我的护身符,在中国保护了我将近五十年。来美国之前,我想过是不是该去掉它,后来决定还是留着。这倒不是因为我舍不得它,也不是怕动这?个小手术,而是因为我要是去开这个刀,免不了会传出去,要是让领导知道了,就可能会吊销我的护照,他们本来就怀疑我不会再回国了。更何况,我计划着随身带上为写这本回忆录而收集的所有材料,可不能让公安对我有一丝一毫注意,他们说不定会没收我这些笔记和资料的。现在,我身在美国了,我的刺青已经失去了法力,相反,它成了我的一个无尽的精神负担。两个星期前,在亚特兰大过海关的时候,我的心跳得像一只落在网里的鸽子,生怕那个语调欢快的大块头海关人员会疑心我什么,那样的话,他就会把我带到小房间里去,命令我脱掉衣服。那道刺青可能弄得我被拒绝入境美国。

有时候,在这里的大街上走着走着,我会突然感到一阵惊恐,仿佛一只看不见的手一把抓住我的前襟,把我的衣服从皮带底下掀出来,向过路人露出我肚子上的秘密。虽然是在闷热的夏天里,我也决不把衣服扣子全部解开。晚上沖个热水澡是我喜欢做的事,也是我认为最佳的美国享受。每次我洗澡时,都会小心地锁上浴室的门,生怕凯瑞,我那柬埔寨出生的儿媳,会在不经意间看见我肚皮上的字。她知道我在朝鲜打过仗,也知道我打算利用在美国期间写一本关于那场战争的回忆录。而此时此刻,我还不想对外人透露其中任何内容,不然,我会在拿起笔来的时候失去底气。

上个星期五我正打盹儿,肚皮露了出来,我那三岁的孙女凯蒂,用她的手指头顺着那行字一路戳戳点点摸下去。她明白"U.S."的意思,但不认识前边那个动词。我觉得痒痒的,醒来一看,只见她的蝌蚪眼睛正忽闪忽闪的。她先一咧嘴,又噘起嘴唇,一张苹果脸绷紧起来。我还没来得及说话,她已经身子一转叫起来:"妈咪,爷爷的肚肚上有字儿!"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