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争议的科学史

受争议的科学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水是由氢离子和氧离子所组成,那科学家们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假设、实验、发现、方程式、定理,
  这些早就写在教科书里,还有其它的吗?

  牛脾气、毒舌派、唠唠叨叨、争论不休、联手解谜,
  各式各样科学家私底下的一面,不是只有冷冰冰的定理而已。

  在理性知识世界里的科学人,他们生活中是什么样子?
  在科学定理问世之前,他们的研究路上又有什么风景?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卢昌海


  出生于杭州,就读于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赴美留学,于200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目前旅居纽约。着有《那颗星星不在星图上:寻找太阳系的疆界》、《太阳的故事》、《黎曼猜想漫谈》和《从奇点到虫洞:广义相对论专题选讲》,并曾在《中国青年报》、《数学文化》、《科幻世界》、《现代物理知识》、《中学生天地》、《科学画报》等报纸、杂志上发表几十篇科普及专业科普作品。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科学史」

书林散笔:小楼与大师 
书林散笔:陨落的前辈 
包利效应趣谈 
让包利敬重的三个半物理学家 
纪念戈革—兼论对应原理、互补原理及EPR等 
  一、着作等身的翻译家 
  二、经历坎坷的独行侠 
  三、关于玻尔的历史地位
  四、关于对应原理
  五、关于互补原理
  六、关于EPR争论
  七、结语
玻尔的错误 
  一、引言 
  二、玻尔的第一次错误:BKS理论
  三、BKS理论的放弃
  四、玻尔的第二次错误: 科学革命综合症 
  五、结语 
希尔伯特与广义相对论场方程
  一、引言 
  二、希尔伯特对物理学的兴趣 
  三、希尔伯特的《物理学基础》
  四、早期研究简述
  五、校样风波 
  六、信件辨析
  七、「借鉴」之争
  八、尾声
他们为什么反相对论?
  一、先声
  二、德国的反相对论运动
  三、苏联的反相对论运动
  四、中国的反相对论运动
  五、结语
从爱因斯坦妻子的「祕密贡献」谈起 
希尔伯特第十问题漫谈
  一、问题
  二、演算法
  三、丢番图集
  四、罗宾逊猜想
  五、解决
附录:丢番图方程
黎曼猜想浅说 

第二部分 「其他」

科学的目的
科学的方法 
科学哲学讨论中的「大规模杀伤武器」
关于批评的资格
人名索引
术语索引

图书序言

「包利效应趣谈」
 
包利(Wolfgang Pauli)是二十世纪一位很早熟的理论物理学家(当然,他的早熟是学术上的早熟,跟「八年级生」的早熟不是同一个概念)。记得有人说过,理论物理与实验物理的鲜明区分是始于二十世纪的,这种说法是否恰当有待考证,不过这种区分在出生于一九○○年的包利身上倒是体现得很鲜明,且很有戏剧性。包利的理论天赋无疑是很高,但他的实验才能则不仅不高,而且有可能是负的。这种「负才能」的集中显现,就是所谓的「包利效应」—即包利的出现对实验设备的破坏效应。
 
是谁最早採用了「包利效应」此一名称?我不太清楚,不过此一效应在当时的实验物理圈中是颇有名气的,而且那名气并非只是搞笑意义上的名气。包利的朋友斯特恩(Otto Stern —一九四三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Stern-Gerlach实验中的那位斯特恩),就曾因为担心包利效应而对包利下达了封杀令,禁止其进入自己位于德国汉堡的实验室。科学史作品中有不少科学家逸闻是以讹传讹的故事(比如伽利略的斜塔实验、牛顿(Isaac Newton)的苹果、瓦特的茶壶、爱因斯坦的板凳等),但这件是真的,斯特恩在一九六一年接受访谈时还亲自回忆过此事。
 
不过斯特恩的措施恐怕还小看了包利效应的威力。据说有一次实验物理学家弗兰克(James Franck)—一九二五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Franck Hertz实验中的那位弗兰克)位于哥廷根大学(University of Gttingen)的实验室里,出现了一次事故。据查,包利有充分不在场证明。于是弗兰克写信给包利,很欣慰地告诉他说,你总算无辜了一回。真的无辜吗?包利对这种无罪推定似乎并不领情,他很诚实地回信「自首」说,自己虽不在第一现场,但事发当时自己乘坐从苏黎世到哥本哈根的火车,却恰好在哥廷根的月台上停留了一会儿!—言下之意,包利效应是可以有「超距作用」的。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