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调曼谷:100 个你一定要知道的关键品味

情调曼谷:100 个你一定要知道的关键品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曼谷
  • 泰国
  • 旅行
  • 美食
  • 购物
  • 文化
  • 夜生活
  • 情调
  • 品味
  • 攻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00个你一定要知道的关键品味

  《商业周刊》《alive》记者、摄影团队,亲赴世界各大城市深度採访,综合艺术、时尚、美食、建筑、设计,让你用品味知识环游全世界。

  曼谷,帮全世界定义放松

  这里东西文化汇流,生活创意、空间美学激盪迸发。

  这里处处充满生活情调,前进国际建筑设计师的家,学居家态度;
  体验 spa 之都的身心疗癒美学;
  逛最 in 的市集,住最潮的饭店,找到属于自己的放松哲学。

  曼谷,最有情调的城市

  美学大师蒋勋曾经这么评论泰国:「更深一层认识之后,你会发现他们文化里面有一种奇特的温柔,东西都不伟大,但都有值得回味之处」。就像泰国菜,用料一点不奢华,口感却如此细致平衡,征服了全世界的味蕾。

  这座「东方威尼斯」,为全世界重新定义了「放松」二字。一个能够让身心灵放松的环境,才是所谓的豪宅、也才是最有情调的城市。

本书特色

  ◎越放松,越奢华


  1.曼谷,一个拈花微笑的国度,处处充满生活情调,从包容之中孕育出最自在的品味;这个城市告诉人们,真正的奢华,不是精雕细琢,而是无压享受。

  2.坊间多以旅游指南书为主,专门谈一个城市多面向文化的只有本书。

  3.华人首创系统化品味书,第一本将艺术、时尚、美食、建筑、设计等生活面向知识系统化的专书,蕴含丰富扎实的知识量,值得珍藏!

  ◎世界级城市品味

  你的第一本文化入门书

  轻巧质佳的品味知识书,图文搭配深入浅出,由《商业周刊》《alive》记者、摄影大成本制作团队,亲自远赴世界各大城市,深度採访回来的第一手报导,是台湾出版业少见的投资着作。

  从十大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挖掘出最有品味、最迷人的100个关键品味,领域包含城市印象 Image、艺术 Art、时尚 Fashion、美食 Gourmet、建筑 Architecture、设计Design及逛游Travel等,搭配精美照片,深度及广度都超越坊间人文旅游书刊,极具收藏价值。
《都市秘境:城市漫游者的深度探索指南》 书名:都市秘境:城市漫游者的深度探索指南 作者:[请在此处填入作者姓名] 出版社:[请在此处填入出版社名称] --- 内容简介 《都市秘境:城市漫游者的深度探索指南》并非一本传统的旅游指南,它是一份邀请函,邀请所有对城市生活怀有好奇心、渴望穿透光鲜外表、深入体验城市肌理的探险者,踏上一次超越常规的旅程。本书旨在解构现代都市的复杂性与迷人之处,聚焦于那些隐藏在主干道背后、需要用脚步和观察力去发现的真实脉动。 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慢下来,看仔细”。我们相信,一座城市的灵魂不在于其最高的摩天大楼或最负盛名的博物馆,而在于那些由日常琐事、地方手艺人和独特社区文化所编织而成的细微网络。 第一部分:城市的呼吸——空间与流动的哲学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重新审视我们每天穿梭其中的城市空间。我们探讨的不是地图上的标记点,而是城市如何“呼吸”。我们将深入分析城市规划的历史轨迹如何影响了我们今日的行走模式。例如,探讨“未被使用的空间”——那些被遗忘的后巷、废弃的铁路轨道或是屋顶花园——如何成为非正式的社区交流场所,以及它们如何折射出城市管理与市民需求的张力。 我们聚焦于“流动性”的体验。如何感知交通拥堵背后的社会经济差异?哪些公共交通工具(从古老的电车到新兴的共享单车网络)塑造了不同阶层的生活节奏?书中将通过对数个不同类型城市(例如,历史悠久、轴线明确的欧洲城市与有机生长、功能混合的亚洲新兴都市)的对比分析,揭示空间布局如何潜移默化地塑造了居民的心理地图和社交习惯。我们将讨论城市中的“声音景观”——噪音、回响与寂静——如何成为判断一个街区安全感与活力的重要指标。 第二部分:时间的切片——手艺、记忆与物质文化 现代都市的生活节奏往往抹去了物品的“时间感”。《都市秘境》致力于恢复这种感知。本部分深入探讨那些正在消逝或顽强抵抗快速消费主义的物质文化。 我们将拜访城市中最后的传统工匠:例如,研究一位在唐人街坚持手工制作面条的师傅,或是一位仍在修复老式钟表的技师。通过他们的工具、技艺和对材料的理解,我们得以窥见工业化浪潮前夕的生活方式和质量标准。我们不仅记录他们的存在,更分析其手艺的“地方性”——为何这种技艺只能在特定的地理和历史背景下存活。 记忆的载体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探索“记忆宫殿”——那些在城市改造中幸存下来的老建筑、被涂鸦覆盖的墙壁,或是社区图书馆中的地方文献。书中将介绍城市口述历史收集的方法,鼓励读者成为自己所在街区的“非正式历史学家”,记录下那些未被官方文献收录的个人叙事和集体遗忘。此外,我们还将分析城市中“公共艺术”的演变,从官方纪念碑到街头壁画,它们如何反映了不同时代对英雄、灾难和身份认同的集体诠释。 第三部分:社群的编织——界限、融合与日常仪式 城市是人类最复杂的社会实验场,它充满了界限的设立与跨越。本章旨在剖析城市内部的微观社会结构和日常仪式。 我们关注“社区的边界”。这些边界可以是物理上的(如河流、高架桥),也可以是文化上的(如语言障碍、消费习惯的差异)。书中将描绘几个具有鲜明身份认同的城市飞地(Enclaves)——它们如何在外来压力下维持其内部凝聚力?它们的独特节日、饮食规范和社交礼仪,如何在主流文化的洪流中保持其独特的光泽? 日常仪式是理解城市居民心理状态的钥匙。我们不再关注宏大的节日庆典,而是细致观察那些司空见惯的场景:清晨第一批打开店铺的灯光、固定在同一张长椅上阅读报纸的老人、傍晚时分邻居之间短暂的问候。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重复行为,构成了城市稳定感的核心。通过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我们邀请读者去观察、参与并记录这些“微小的人类学事件”。 此外,本书也将探讨“城市中的寂寞”与“意料之外的相遇”。在人口密度极高的环境中,个体如何管理自己的隐私?那些在咖啡馆、公园或通勤路上不期而遇的短暂互动,如何滋养了城市居民的精神世界? 第四部分:感官的重置——重新校准你的都市雷达 最后一部分,本书提供了一套实用的感官训练方法,帮助读者从“通勤者”升级为“漫游者”。 我们挑战传统的视觉主导模式。如何用嗅觉辨识一条街道的经济水平(例如,新装修材料的气味与陈年油烟的味道)?如何用触觉去感受不同材质的人行道和建筑表面的肌理?我们鼓励读者进行“盲走练习”,仅凭听觉或触觉来定位方向和识别环境变化。 书中包含多个“感官导览脚本”,例如:“嗅觉的城市寻踪”、“光影下的建筑解构”或“雨天里的声音地图绘制”。这些练习旨在打破我们对环境的自动化处理,重新激活大脑中对细节的敏感度。 《都市秘境:城市漫游者的深度探索指南》是一本邀请读者深入体验“在场性”的书籍。它不提供景点列表,而是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一种更深沉、更具历史感、更富有人文关怀的城市体验哲学。它最终的目标是让每一位读者,在走出书本后,能够以全新的、更具洞察力的目光,重新发现自己脚下这座城市的所有秘密。它提醒我们,伟大的城市探险,往往不需要远行,只需要一双愿意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愿意倾听的心。 --- 目标读者群: 城市规划专业人士、人类学家、社会学研究者、对城市文化有浓厚兴趣的独立旅行者、以及所有渴望摆脱“游客心态”的城市居民。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城市的记忆
编辑手记
走进大师的曼谷花园
名人谈曼谷
胡天兰
苏国垚
叶裕清
陈怡
女王
毛姆

城市印象 Image
五大曼谷情调
01微笑
02包容
03温柔
04放松
05创意
一大顶级疗癒
06泰式按摩
泰式按摩三大传统
07草本芳疗
08医食同源
09五感体验
四家特色 spa
10 So Spa
11 文华东方Spa
12 i.sawan
13 COMO香巴拉 Spa 中心

美食 Gourmet
泰美味三大祕密
14平衡强烈调味
15杵臼捣出美味
16中式技法变身
一大小吃文化
17街角藏好味道
五道人气料理
18青木瓜沙拉
19泰式绿咖哩
20马萨曼咖哩
21酸辣虾汤
22泰式炒河粉
六味泰式香辛料
23香茅
24南姜
25小辣椒
26泰国柠檬叶
27打抛叶
28香菜根
四款调味祕方
29罗望子
30鱼露
31椰奶
32棕榈糖
三家上榜餐厅
33 Nahm 失传宫廷味
34 Bo.lan 老派细致传统味
35 Gaggan 分子印度菜

建筑 Architecture
两大建筑趋势
36大自然豪宅新观念
37吸纳创意设计抢眼
一大传统木屋
38泰屋,绿建筑始祖
泰屋十大特色
39斜式屋顶
40山墙封檐板
41钩状装饰
42半户外凉廊
43开放底层
44内倾墙柱
45通风窗户
46净足水池
47室外梯
48树荫乘凉处
六大必访寺庙
49大皇宫
50玉佛寺
51卧佛寺
52黎明寺
53云石寺
54四面佛
三大创新建筑
55机器人大厦
56大象大楼
57新曼谷国际机场
五位建筑师的家
58班斯利的热带花园
59翰维的木质挑高屋
60鹏拿的即兴之家
61保罗‧涵的平衡空间
62杨乐的大阳台空间
九大空间新主张
63植栽
64凉廊
65工艺品
66玩混搭
67通透感
68底部挑高
69天然建材
70空间多变
71疗癒场域
七个家饰好点子
72不起眼材料布置
73把植物吊起来
74双层窗挡光隔热
75配饰异中求同
76利用镜子反射  
77拼贴木头玩纹路
78把箱子变茶几

设计 Design
两大手工艺品
79泰丝
80藤麻家具
一位设计教父
81苏旺
三大设计师名店
82 Incredible 古物店
83 Casa Pagoda 雅痞空间
84 Alexander Lamont 手工物件

逛游 Travel  
五大情调景点
85金‧汤普森之家
86 Sirocco Sky Bar
87 H1 Urban Complex
88曼谷文华东方酒店
89 White Café
三大潮旅店
90 The Siam
91曼谷 W 饭店
92 Mode Sathorn Hotel
两大必逛市集
93大林江水上市场
94恰图恰市集
恰图恰六大必逛
95安生活灯饰
96贝斯马陶艺店
97帕里瓦摄影
98阿杰艺品店
99 N&D 餐具店
100钱生瓷盘
          

图书序言

导读

编辑手纪
走进大师的曼谷花园


  肾蕨,这种常见的蕨类,在台湾的低海拔山区、都会公园,甚至围墙边到处生长。谁知道,这种不起眼的小植物,却成为大师花园的主角。这是《alive 》採访团队到了曼谷一个大震撼。走进奢华度假旅店设计大师比尔.班斯利(Bill Bensly)位在曼谷的家,一开门,记者就发出了感叹:「是一座丛林耶!」垂挂在树上的肾蕨,伸着长长的枝叶,如瀑布般往下倾泻,彷彿已有千年之老。

  班斯利的花园一层又一层的绿,让人很震撼。是一种很奢华的绿。如此浓烈,让人不由得多唿吸几口,想把那金钱也买不到的新鲜气息深深吸入。班斯利的花园是由最平凡的植物建构起来的。肾蕨、黄金葛、麦冬草、双扇蕨、芭蕉、龙舌兰、鸡蛋花……,名字虽然未必全都熟悉,却都是我们一般在公园或花市就可以看到的植物。如果我们都有 300 坪的花园,是否就建构得起来这样奢华的绿?

  未必。这个花园的主人,把家的 2/3 让给了植物,因为他认为家里可以有非常多昂贵的摆饰或名画,但若少了在自然里放松的时间、少了脱下鞋子踩在草地上与小狗追逐的时光、没有坐在绿意环绕的回廊里听小鸟歌唱、看不见阳光洒在宛如婴儿皮肤细致的鸡蛋花上,对他而言就不是真正的奢华。是这种生活态度让花园不一样,而非奇花异草。

  谈品味,一天到晚塞车的曼谷,也给了同样的道理。曼谷的美学,不在又新又高档的度假旅馆;而是要从塞车阵中,微笑自在的计程车司机,街边小吃用料平凡,却口感平衡细致的一碗河粉,还有对不同文化、不同人种包容而来的轻松自在。

图书试读

摘录1-城市印象 Image
 
微笑,用幽默过生活
 
曼谷这个高温的城市,混乱而不失序。车身颜色红橙黄绿的计程车内清洁舒适,车内收音机传来泰国小调,司机脸上挂着微微笑意,就像他车前立着的那尊迷你小佛,神情放松祥和。司机相当专业,懂得抄小路、避车潮,遇上红灯就静静守候,绝不抢快,也从未听见碎嘴叨念。
 
来自加拿大的华裔建筑师杨乐(Luke Yeung),定居曼谷已6、7年,他观察到,这座城市并不是没有交通事故,但令他讶异的是,竟没有人为此吵架。不论车道多拥挤、高温多难受,马路上,连一声喇叭也没听见。
 
曼谷素有「微笑之都」的美誉,当地人有一套安身立命之道,那就是,「以轻松的角度看待生活」。超过90% 的泰国人都是佛教徒,不管虔诚与否,人人心中都有佛。凡事认真做、轻松看,是泰国人的处事之道,甚至,还要带点「好玩」的成分。「泰国人总是想听到好笑的事,不想听到严肃的事。」泰国当红的广告导演塔诺(Thanonchai)曾这么说。泰文中有个字「sanook」,意思近于英文中的「have fun」,好玩、有趣、幽默、游戏,甚至有点无厘头。举例来说,有人在街上跌倒了,旁边的人看见了,会一边笑,而跌倒的人虽然觉得丢脸,却也一边笑。竟然出糗了,那大家就一块儿笑一笑,一起「sanook」吧!
 
泰国人的笑容是出了名的「多元」,暹罗饭店(The Siam)的总经理佛德曼(Jason M. Fridman)来自于美国,在亚洲已有20 年的生活经验,他说:「你知道吗?泰国人有7 种笑容(seven smiles)呢!」开心要笑、尴尬的时候也笑、不高兴的时候也会笑,但如果是碰上愤怒的笑容,你可就得机灵一些了。
 
摘录2-美食Gourmet
 
热炒煲煮,向中国借技法
 
古早时期的泰国料理,并没有热炒、快炒技法,这是由中国传入的烹饪方式。就连中式炒锅(Wok)的使用,都是受到中国的影响,而变化出自己的风格。以知名的泰式小吃泰式炒河粉(Pad Thai)为例,虽有中菜影子,却更是泰国滋味的正字标记。干的细粿条加上高汤快炒,并以糖、鱼露、罗望子水、辣椒等调味,最后一定还要撒上碎花生。香 Q 的米条入口,甜中又有咸、酸的滋味迸发出来,非常泰式口味。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对旅行书的态度一直有些保留。很多时候,它们似乎只是在堆砌信息,而缺乏真正的情感连接。但这本书,却让我眼前一亮。它不像那些流水账式的介绍,而是带着一种温度,一种对曼谷深深的眷恋。我从中感受到了作者对这座城市的热爱,这种热爱是如此的真挚,以至于能够穿越纸页,感染到我。 书中的一些段落,读起来就像是和一位熟悉的朋友在聊天,他会不经意间分享一些关于曼谷的小秘密,一些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到的微妙之处。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那些隐藏在喧嚣背后的宁静角落的描绘,比如那些可以让人瞬间沉静下来的寺庙,或者是一些充满艺术气息的小咖啡馆。这些地方,往往是真正能够触碰到曼谷灵魂的地方。

评分

这本书,让我对曼谷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的“景点”和“美食”。它让我看到了这座城市背后的人文关怀,看到了它在快速发展中依然保持的独特个性和文化底蕴。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曼谷总能让人魂牵梦绕,为什么许多人会在离开后,依然怀念那份独属于它的情调。 我特别欣赏书中那种“以小见大”的叙事方式。它不直接告诉你“曼谷有多么好”,而是通过描绘一些具体的场景,一些微小的细节,让你自己去体会,去感受。比如,书中对当地人待人接物的礼貌与微笑的描写,让我联想到在当地旅游时遇到的那些友善的面孔。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任何直白的赞美都更有力量。

评分

我一直觉得,真正的旅行,不仅仅是看风景,更是去感受一座城市的情绪,去理解它的灵魂。曼谷,对我而言,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故事的城市。它有辉煌的历史,有虔诚的信仰,也有着最接地气的生活气息。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理解曼谷灵魂的大门。我不再只是一个旁观者,而是开始尝试去融入,去感受,去思考。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没有把曼谷描绘成一个完美的“天堂”,而是真实地展现了它的复杂与多元。它有光鲜亮丽的购物中心,也有烟火气息浓厚的夜市;它有庄严宏伟的寺庙,也有充满市井味道的小巷。正是这种反差与融合,构成了曼谷独特的韵味。阅读的过程中,我时常会陷入沉思,思考这座城市是如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依然保留着它古老的传统,以及这种平衡是如何实现的。

评分

每当我翻开这本书,总会想起在曼谷街头漫步的那个下午。炙热的阳光透过狭窄的巷弄,在斑驳的墙壁上投下跳跃的光影。空气中混合着咖喱的辛辣、鲜花的芬芳,还有远处寺庙里传来的悠扬钟声。我不是一个容易被打动的人,但那个瞬间,我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喜悦。这本书,就像一本浓缩的相册,将这些零散的记忆碎片巧妙地串联起来,让我仿佛置身其中,重新体验那些曾经让我心动不已的瞬间。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一本旅游指南,不如说是一位老友在向我娓娓道来他与曼谷的故事。他没有用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最朴实、最真诚的语言,描绘出这座城市最动人的一面。我喜欢书中对细节的捕捉,对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好事物的关注。比如,书中提到的街头小吃,我都能想象出那种在舌尖上绽放的丰富口感;书中描写的当地人的热情好客,也让我回忆起曾经遇到的那些温暖的面孔。

评分

曼谷,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子魔力,总能勾起我对那片热土的无限遐想。最近刚读完一本关于曼谷的书,虽然书名是“情调曼谷:100个你一定要知道的关键品味”,但我一直觉得,曼谷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它是一种渗透到骨髓里的体验,是一种在空气中弥漫的香气,是一种在街头巷尾流淌的旋律。这本书,与其说是在“介绍”曼谷,不如说是在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这座城市跳动的心脏。 我一直对泰国文化中的那种“慢”与“活”的结合感到着迷。你看泰国人,他们对待生活似乎总有种宠辱不惊的泰然,无论是在熙熙攘攘的市场里讨价还价,还是在寺庙里虔诚祈祷,亦或是坐在路边小摊上大快朵颐,都有一种随遇而安的自在。这种自在,并非懒散,而是一种对当下深刻的体悟和享受。这本书,让我更加理解了这种“慢”是如何与这座城市的“活”相辅相成的。它没有刻意去渲染那些浮华的光鲜,而是把我带到了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角落,去感受那些最真实的曼谷味道。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