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围塞缪尔・约翰逊奖
荣获约翰・卜洛奖章
美国科学促进会科学类奖
太平洋西北书商公会图书奖
黄贞祥(中研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泛科学专栏作者)
专文推荐 二十世纪末,从中国辽宁出土的化石震撼了自然科学界,
使得十九世纪以来的演化知识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犹如一场博弈竞赛,这场生物考古让中国科学界成为热潮中心。
原来恐龙有羽毛!
这不仅动摇了鸟类羽与爬虫类是泾渭分明的常识(新的看法是恐龙才是鸟类的祖先),
还宛如一股活水,替科学界注入研究的新动力,科学家开始探寻更基本的问题:
羽毛的起源是什么?羽毛是为了飞翔吗?(蚊子比鸟类更早就会唧唧飞啊!)
第一只会飞行的鸟是从地面升起,或是从树上跃下?
俗话说,「二足而羽谓之禽」,随着科学家的观察累积,这句通则背后,其实满是神奇发现。
鸟类如何控制羽毛,进而操控飞行?
如此轻盈的羽毛为什么能够保暖?
羽毛为什么能够样式繁多、色彩鲜艳,甚至发出声音?
如果羽毛可以保暖,那么振翅飞行的鸟儿,不就如同穿羽绒衣跳郑多燕减肥操,怎能不中暑?
羽毛不只与鸟有关。珍・奥斯汀创作时需要它(鹅毛笔),
红磨坊里的妮可基嫚也需要它(华丽的舞衣),
天使飞向神圣之境需要它(宗教之翼),
诗人狄金森的灵感需要它(「那希望披覆羽翼/在灵魂深处幽栖」),
毛钩钓需要它(模仿落水的昆虫,引鱼上钩),
户外用品厂商需要它,机翼的设计灵感需要它……
让我们来一场羽毛的惊奇之旅吧。
国际书评 以浅显的方式,揭开羽毛的各个面向,以及羽毛和人类文明的关系 。——《科学》
《羽的奇蹟》笔调幽默、内容包容万象,充满乐趣。——《纽约时报》
从科学观察到文化史的好奇心都能被大大满足。——《出版家週刊》
在演化的歧路上漫步,因鸟的秘密生活而惊叹不已。——Kirkus Reviews
《羽的奇蹟》引人入胜,从鸟的演化切入,一一呈现人类对羽毛的着迷,不论是科学研究上的兴趣,或工具使用、工艺制作或商业运用的丰富程度。——《奥杜邦》
棒呆了。——《BBC 野生动物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