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有機生態傢園

颱灣有機生態傢園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颱灣
  • 有機
  • 生態
  • 傢園
  • 農業
  • 園藝
  • 環保
  • 可持續
  • 生活
  • 自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27處極具潛力的有機生態社區,訴說人與土地應該建立的友善關係,其成功經驗為颱灣農村提供瞭未來發展的最佳範本

  歡迎來走走!
  颱灣在地有一群人不約而同,此刻正在打造理想中的健康無毒傢園,雖然他人可能無法想像有機耕作背後的辛苦,不過大自然迴饋的果實卻是甜蜜而豐碩的。有機農作 物大抵有令人迴味無窮的特色:葉菜厚實不易脆,色澤自然;香氣宜人,甜味爽口 ;耐保存,不易腐爛。有機生態傢園的居民齊心齊力,試圖找迴農作物原本的滋味,並提供良心健康的食物給消費者。

  作者以超過一年的時間踏訪颱灣有機聚落,並逐步臨摹心目中有機聚落的條件:
  一、以有機無毒耕種作為社區發展目標,
  二、有機或友善耕作實際麵積達於10公頃或具一定規模,
  三、推動社區種植有機自然農作已達於三年以上並穩定發展,
  四、已有當地人或在地社團將社區有機農戶做整閤或推廣,
  五、以有機耕作推動生態導覽或農村體驗,將消費者帶到作物産地以認識生産環境與過程。

  27處充滿生機的友善社區,分享瞭他們的成功經驗與甘苦,邀請您一同來細細遊覽與品味。

本書特色

  1.近年有機村已逐漸形成一種極具特色的在地生活型態,尤其無汙染的生態環境已成為現代社會都市人口的另一種生活嚮往,更是休閑旅遊的熱門地點。本書可成為擁有週休假期的城市讀者,進行深度尋訪颱灣有機村的導覽書。
  2.有機村的有機農産品吸引崇尚天然有機飲食的人口,藉由本書的導引介紹,能讓此類讀者有完整的搜尋方嚮。
  3.介紹各村有機達人,用他們的故事與精神感動讀者,也對環境的愛護多一層認識與關注。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施雲


  文字與影像自由工作者,喜愛旅行、文史、藝術、哲學、大自然、社會觀察,偶而也參加社運。
  畢業於淡大攝影社與世新學院平麵傳播係攝影組,曾任平麵媒體專兼任攝影、採訪、編輯。
  目前有八本著作、四部紀錄片、多次美術攝影展、多場演講邀請、多篇文章發錶。
  Blog:影像行囊 / seeingimage
  e-mail:seeingimage@gmail.com

  【著作】
  2015 《他鄉‧傢鄉》編導(預計年底前完成)
  2015 《颱灣有機生態傢園》晨星齣版有限公司
  2009 《齣磺坑老油人的故事》苗栗縣文史書(2010國傢齣版奬、2010苗栗之書)
  2008 《海洋、音樂、夢~颱北縣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全視角》新北市人文旅遊書
  2008 《竹田寶地~頓物莊黃金歲月》客委會文史書
  2007 《雲南初探~走嚮滇西北》旅行電子書
  2005 《颱北湖邊的聚落~陳賴章開墾颱北的故事》青少年文史圖文書
  2003 《陽光下的海島~澎湖記行》類筆記影像書
  2002 《齣走歐陸~留學與流浪日記》人人齣版社

  【紀錄片】
  2012 《八裏浮生錄》編導(放映:2012颱北二二八人權紀念館、2012新竹影像博物館、2013鐵馬影展)
  2010 《好攝之徒》編導(放映:攝影博物館籌備處、颱北攝影中心、國立颱灣美術館)
  2010 《決戰澎湖灣》編導(放映:颱北當代藝術中心)
  2009 《靜默沙洲》編導(放映:2011 CNEX影展、2012新竹影像博物館、颱北當代藝術中心)

  【展覽】
  2014 「洄瀾國際藝術傢創作營」聯展
  2013 「新市鎮,後現代場域」上海雙年展「中山公園」特彆展淡水站「風景流變」
  2010 「鬥陣」颱灣攝影博物館籌備處聯展
  2009~2010 「開機」澎湖藝術不結盟陣綫聯展
  2009 「那些人,那些事~走嚮滇西北」攝影個展
  2003 「陽光下的海島」攝影個展
  2000~2001 「澎湖藝術不結盟陣綫」多媒材創作聯展
  1997 「颱灣攝影年鑑綜覽」攝影聯展

  【社運】
  2012年3月臉書發起「一人一信緻龍應颱,颱灣需要攝影博物館」促成文化部首肯成立攝影博物館
  2012年5月臉書發起「土地與我,全颱土地徵收受害者故事大募集」並完成影片
  2012年9月發起網路連署「停止淡海二期新市鎮開發案」及主辦地主說明會(在聖約翰大學)、12月主辦學者與地主聯閤呈情記者會(在立法院)
  2013年5月發起網路連署「莫讓淡水夕照成絕響,淡江大橋蓋不得」及主辦河邊音樂會(在淡水觀潮廣場)、8月主辦藝文界與學者聯閤呈情記者會(在立法院)

圖書目錄

推薦序   颱灣有機事業與誌業     葉思吟(《颱灣有機茶地圖》作者、《小日子》藝術總監)
專傢序一    有機農業在原鄉部落    羅瑞生(力裏部落有機農業産銷班輔導員)
專傢序二    有機驗證與行銷    楊春桂(颱東大學育成中心專案經理)
自序   曆經一年的有機之旅    施雲

前言:有機難不難?
有機的價格與價值
颱灣的有機農法
有機生態與心態
社區與政府聯手創造有機産業
未來的有機思考
颱灣有機生態傢園地圖
一張颱灣地圖,看見有機傢園

北宜地區
八連溪社區(新北市三芝區)
義和裏 (桃園市大溪區)
石磊部落 (新竹縣尖石鄉)
中山村(宜蘭縣鼕山鄉)
行健村(宜蘭縣三星鄉)
大南澳地區(宜蘭縣蘇澳鎮)

花東地區
西寶社區(花蓮縣秀林鄉)
豐田地區(花蓮縣壽豐鄉)
港口村(花蓮縣豐濱鄉)
舞鶴與迦納納(花蓮縣瑞穗鄉)
達蘭埠部落(花蓮縣富裏鄉)
羅山村(花蓮縣富裏鄉)
豐南村(花蓮縣富裏鄉)
萬安社區(颱東縣池上鄉)
永安社區(颱東縣鹿野鄉)
大初鹿地區(颱東縣卑南鄉)
嘉蘭部落(颱東縣金峰鄉)
拉勞蘭部落(颱東縣太麻裏鄉)

中南部地區
龍眼林社區(南投縣中寮鄉)
眉溪部落(南投縣仁愛鄉)
溪洲鄉尚水整閤區(彰化縣溪洲鄉)
阿裏山鄉瑪納整閤區(嘉義縣阿裏山鄉)
葫蘆埤(颱南市官田區)
德文村(屏東縣三地門鄉)
瑪傢村(屏東縣瑪傢鄉)
新路社區(屏東縣獅子鄉)
龍水社區(屏東縣恆春鎮)

圖書序言

自序

曆經一年的有機之旅   施雲


  在尋找有機聚落的過程中,讓我重新認識颱灣這片所生長的土地。

  從寫這本書開始,為瞭依循作物季節,我在颱灣各鄉村來來迴迴跑瞭好幾次,從2013年9月中旬齣發,搭乘火車、公車、機車、便車等交通工具,先跑瞭東海岸三個月,其間還順道拜訪朋友,玩瞭一段時間;隔年5月中旬再度齣發,這次先買瞭一輛二手休旅車,讓鄉間旅程更順暢,也可以跑更多地方,趁機多看看颱灣,直到11月中旬纔結束旅程。

  曆經這一年多的策劃與走訪,我一共拜訪瞭颱灣三十多個村落,挑選其中27處符閤我所設定的有機聚落條件:一、以有機無毒耕種作為社區發展目標;二、有機或友善耕作實際麵積達於10公頃或具一定規模;三、推動社區種植有機自然農作已達於三年以上並穩定發展;四、已有當地人或在地社團將社區有機農戶做整閤或推廣;五、以有機耕作推動生態導覽或農村體驗,將消費者帶到作物産地以認識生産環境與過程。

  關於本書所預設的目標讀者群,我也有一些想法:一、想去有機生産區做深度瞭解兼生態旅遊的社會大眾;二、想尋找可信賴的有機健康作物的消費者或銷售員;三、想瞭解他人如何成功穩定量産有機作物的農民;四、對有機農法有興趣並願意加入社區共同努力的新農民;五、想推動有機農村與生態導覽的社區營造員。因此,本書的每個篇章除瞭介紹有機農業在當地的發展過程與現況之外,我也以當地的地理環境與人文發展做齣發,因為我認為一個社區的産業發展與社區營造,必然有其地理環境與曆史發展脈絡,由此齣發的書寫,也讓讀者對該社區有更鮮明的環境與人文概念。

  對於本書的問世,我期望達到一些積極的意義,對社區來說:一、鼓勵用集體力量來影響有機農業的推動;二、藉由有機農業的發展帶動農村的活絡並促使年輕人迴鄉發展;三、生態導覽等旅遊行程可使農村發展更加多元。而對讀者來說:一、透過導覽與體驗的旅遊行程可兼具感性與知性;二、消費者與生産者直接接觸可增進對食物來源的信任;三、直接嚮農夫購買有機作物可避免中間過高的差價。

  這一年多採訪瞭這麼多有經驗的有機農夫,當然也吃瞭不少好吃又健康的有機食物,算是我長途旅程中的一點慰勞。這些有機作物有些共同特點:一、葉菜厚實不易脆,色澤自然;二、香氣宜人,甜味爽口;三、耐保存,不易腐爛。吃過有機作物的人,很難不愛上它們,也有年紀稍長的人說:「把從前的美味找迴來瞭。」原來人生的美好,隻是在於返樸歸真,不要想得太多又做得太少,要得太多又犧牲美好,多得不償失啊!

  我常對人說,寫這本書我不奢望可以賺到錢,因為颱灣旅費不貲,尤其住宿費驚人,油資也很貴,而颱灣齣版業的蕭條也不是新聞瞭,所以如果可以收支打平我就謝天謝地瞭;但是透過撰寫這本書,我賺到瞭認識颱灣這片土地的機會,看到有那麼多人為颱灣的永續環境而努力,讓我感到欣慰,看到颱灣山川與鄉間的優美景色,讓我的旅程充滿喜悅;當然,對於有機農業的認知,幾乎是從零到現在的有些概念,甚至是有些想法,也是我很大的收獲。

  謝謝這一路上的老師,這些受訪者個個是我的有機老師,你們讓我瞭解有機種植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對氣候、對土壤、對作物、對蟲害都要有很深入的瞭解,纔能用健康安全的方法種齣美味又美觀的蔬果,用心待之,將獲迴報;也謝謝兩位幫我寫書序的有機專傢,彌補瞭我這位非有機專業的寫書人;還有這一路上收留我的朋友們,讓齣門在外的旅人,永遠不感孤單與寂寞。感謝你們,也祝福大傢!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最近在颱中一個朋友的咖啡館裏,偶然看到瞭《颱灣有機生態傢園》這本書。我是一位自由工作者,工作性質比較靈活,加上平時喜歡到戶外走走,對大自然有種莫名的親近感。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給我一種寜靜、舒服的感覺,讓人聯想到綠色的田野和清新的空氣。 我對書中關於“生態”的部分特彆感興趣。颱灣的自然環境非常豐富,但近年來受到不少開發的衝擊,我一直希望能瞭解更多關於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方法。書中會不會探討一些關於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或是如何在傢中營造一個對昆蟲和小動物友好的小環境?我很好奇,它會如何將“有機”的概念延伸到更廣泛的生態層麵,比如如何選擇可持續的建築材料,或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減少對水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創新的視角,讓我重新審視自己與周遭環境的關係,並找到更具實踐性的方法來支持颱灣的生態保育。我尤其期待它能分享一些實際案例,讓我看到颱灣各地有哪些值得學習的生態社區或個人,他們的經驗是如何的。

评分

哇!我最近拿到一本叫做《颱灣有機生態傢園》的書,光是書名就讓人充滿期待。我住在颱北,平時工作很忙,但一直對環保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很感興趣。看到這本書,立刻就想深入瞭解如何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也能實踐更貼近自然、對環境友善的生活。 我特彆好奇書裏會介紹哪些具體的有機生活方式。是關於如何在陽颱或小院子裏種植香草、蔬菜?還是關於如何選擇對環境影響最小的日用品?我對永續的概念一直很感興趣,比如如何減少塑膠的使用,如何進行有效的垃圾分類和資源迴收。書中會不會提到一些颱灣本土的有機農場或社區案例?我很想知道,對於我們一般傢庭來說,要邁齣實踐有機生態的第一步,有哪些容易入手的方法,或者說有哪些常見的誤區需要避免。我一直覺得,要真正做到“有機”,不單單是吃有機食物,而是要從生活的方方麵麵去思考,去做齣更聰明的選擇。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一盞指路明燈,讓我迫不及待想一探究竟,看看它能為我的生活帶來多少改變和啓發。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實際操作的建議,而不是空泛的理論,讓我能真正將書中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創造屬於自己的“有機生態傢園”。

评分

我是一位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目前在颱北工作,算是都市裏的“小蝸牛”。雖然生活壓力不小,但我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並且很想在自己的生活中做齣一些積極的改變。偶然在網上看到瞭《颱灣有機生態傢園》這本書的介紹,立刻就被吸引住瞭。 我特彆好奇書中是如何將“有機”和“生態”的概念與現代都市生活相結閤的。我知道在傢種菜可能對很多人來說有些難度,但書中會不會提供一些適閤小空間、低成本的有機種植技巧?比如利用垂直空間,或者選擇易於打理的植物?此外,我一直對“零浪費”的生活方式很感興趣,希望能瞭解如何在日常消費中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如何利用堆肥來處理廚餘,或者如何選擇更加環保的交通方式。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思考,並鼓勵我們年輕人成為推動綠色生活方式的實踐者。我也很想知道,它會如何展現颱灣在有機生態領域的發展趨勢,以及有哪些創新的項目或理念是值得我們關注和學習的。

评分

這本書,嗯,怎麼說呢?我是個住在颱南鄉下的阿姨,一輩子都在跟土地打交道。現在年紀大瞭,身體也有些小毛病,就特彆留意養生和健康。聽鄰居說《颱灣有機生態傢園》這本書不錯,就托我兒子在網上訂瞭一本。拿到手翻瞭翻,感覺挺親切的。 我覺得書裏講到的“傢園”概念,不隻是指一個屋子,而是包含我們生活周遭的環境。我種瞭一輩子的菜,知道土地的臉色,也知道什麼叫做“藥害”。這本書如果能講到如何改良土壤,如何用天然的方式驅蟲,那對我來說就太有用瞭。我一直相信,隻要用心照顧土地,土地就會迴饋給你最好的東西。書中會不會介紹一些古老的耕作方法,或是現在年輕人正在探索的新技術?我比較關心的是,這些方法是否適閤我們小農戶,是否容易實踐,會不會增加太多成本。我希望這本書能提醒大傢,不要一味追求産量,而忽略瞭食物的本味和土地的健康。畢竟,我們吃的每一口食物,都來自這片土地,我們活著的傢園,也需要我們去守護。

评分

我是一位退休的老先生,住在高雄。年輕的時候,跟著傢人在鄉下住過一段時間,對那時的自然生活記憶猶深。現在城市的生活節奏快,噪音也大,偶爾會懷念起那份寜靜和純粹。聽朋友推薦瞭《颱灣有機生態傢園》這本書,說內容很實在,就托人買來翻翻。 我對書中“有機”這兩個字眼很有感觸。以前在鄉下,大傢種菜都是自然的,很少聽過什麼農藥。現在看到電視上講食品安全問題,心裏總是有些擔憂。這本書如果能講到如何辨彆真正的有機食品,以及如何在傢裏自己動手種植一些簡單的蔬菜,對我來說很有意義。我一直覺得,健康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能吃到更安全、更健康的食物,對我們老年人來說是最大的福氣。書中會不會提到一些傳統的中醫養生觀念,或是結閤現代科學的方法來解釋有機飲食的好處?我更希望它能分享一些簡單易學的方法,讓我們這些上瞭年紀的人也能輕鬆實踐,不用太費力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