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出身、不讲治国,权谋相争、不择手段、
欺君压臣、谋害忠良、滥杀无辜、祸乱朝廷,
古今多少忠义之血,皆因觊觎相位之奸佞而流淌!
宰相是中国封建时代辅佐君主管理国家事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乃「位极人臣」之位,因此成为封建官僚政治中,权力斗争的焦点。
想要独揽相权,有二个条件:
第一,品德和才学。
第二,皇帝的信任。
但因为宰相是由皇帝任免,因此讽刺的是后者往往更重于前者;而「相位」作为人臣的最高权位,斗争不比一般,综观中国封建历史,相位的争夺不仅更激烈、更复杂,也更残酷,里头总交织着阴谋,伴随着血腥。相位有限,但往往不是个人之争,而是团体的党争,也不单是人臣之间的争夺,有时也是帝权与相权的互相角力,因此,什么样的人当上了宰相,有时比什么样的人当上了皇帝还要来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