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走嚮復興的曆史轉捩點,為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徹底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瞭重要基礎。從1937年日本發動全麵侵華戰爭,到1945年日本政府宣佈無條件投降,八年時間內,麵對日本軍國主義的野蠻侵略,不願做奴隸的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奮起抵抗,同日本侵略者進行瞭氣壯山河的英勇鬥爭。在空前慘烈的抗戰歲月中,颱灣同胞始終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以各種方式參加和支援祖國的抗戰,做齣瞭不可磨滅的貢獻。
《颱灣抗日叢書》包括《颱灣抗日人物集之一》、《颱灣抗日人物集之二》、《颱灣抗日人物集之三》、《颱灣抗日團體》、《颱灣共産黨抗日史實》和《颱灣光復》(畫捲),將於颱灣光復70周年前夕,陸續與讀者見麵。這套叢書從不同角度展示「祖國的抗日戰爭,颱灣同胞沒有缺席」的曆史事實,反映颱灣同胞反抗外來侵略的不屈精神,他們之中有傑齣的颱灣女性革命傢謝雪紅,從黃埔軍校走齣來的颱籍抗日將士李友邦,智取《田中奏摺》的蔡智堪,為第二次國共閤作而勤勉工作的謝南光,支持日本戰俘反戰運動的康大川,用文字或電影作為抗戰武器的李純青、何非光,為籌畫收復颱灣做齣重要貢獻的劉啓光、連震東、謝東閔、黃朝琴等。在祖國大陸的颱灣同胞自發成立廣東颱灣革命青年團、上海颱灣青年讀書會、颱灣義勇隊、颱灣革命同盟會等愛國組織,積極投身於抗日復颱的活動。颱灣共産黨在島內領導颱灣同胞開展抗日運動,以颱灣從日本殖民統治下獲得解放,迴到祖國懷抱為革命理想。
叢書以颱灣同胞反抗日本殖民統治,投身於祖國抗日戰爭;祖國大陸同胞支持和援助颱灣同胞的抗日鬥爭為主題,透過海峽兩岸同胞共禦外侮的抗日曆史,彰顯颱灣和祖國大陸不可分割的血脈聯係。叢書的作者和編者,是從事颱灣抗日曆史研究的專傢或學者。書中許多史料是第一次對外披露,具有較高的史學價值。
在這場波瀾壯闊的全民族抗戰中,颱灣同胞用可歌可泣的實際行動續寫瞭愛國愛鄉的光榮傳統,書就瞭民族精神的壯麗篇章。今天,當兩岸同胞共同為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時候,我們再一次迴顧、記取颱灣同胞為颱灣光復和祖國統一而竭心盡力的這一段曆史,顯得尤為珍貴,更加具有現實意義。
全國政協副主席╱颱盟中央主席 林文漪
前言 2010年,我負責中國民主黨派曆史陳列館之颱盟展覽文圖編輯,由此接觸到颱灣同胞抗日內容。興趣所緻,深觸所及,一部恢弘的颱灣抗日曆史畫捲,使我體悟愛國的颱灣同胞對生命意義和傢國情懷的闡釋,我被他們深邃的生命激情和厚重的生命內涵深深吸引,由此萌生研究颱灣抗日曆史的願望。
作為重慶紅岩革命曆史博物館的一名曆史工作者,曾被朋友問及,重慶人為什麼要研究颱灣抗日曆史?抗戰時期,重慶是中國的戰時首都,國民政府和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慶為光復颱灣做瞭許多工作,許多愛國颱籍人士在重慶留下瞭光輝的抗日足跡。抗戰勝利,收復颱灣的隊伍由重慶齣發,在颱北公會堂接受日本侵略者投降書,與颱灣同胞共同見證颱灣迴歸祖國的重要曆史時刻。2010年,颱灣光復65周年,為銘記近代中國的這段重要曆史,重慶市與颱盟中央共同修建瞭颱灣光復紀念碑。研究抗戰時期中共中央南方局所開展的颱灣工作,是重慶曆史工作者的一項重要課題;探究抗戰時期重慶與颱灣的特殊淵源,傳播颱灣抗日曆史,讓更多的中國大陸同胞瞭解和認識颱灣同胞,讓颱灣民眾感受先輩的愛國夙願是我們曆史工作者的使命和責任。
本書共摭拾30位愛國颱胞的抗日人生。第一次國共閤作時期,受黃埔軍校革命氛圍薰陶的颱籍人士,參加北伐戰爭,投身於祖國大陸的革命,呼籲祖國同胞援助颱灣抗日運動。在祖國「五卅運動」中成長起來的一部分颱籍共産主義者,於上世紀20年代在上海創建颱灣共産黨這麵抗日紅旗,對當時颱灣最活躍的颱灣文化協會和颱灣農民組閤開展非武裝抗日運動産生瞭重要影響,在颱灣抗日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937年抗戰全麵爆發,促成瞭第二次國共閤作,在祖國大陸的愛國颱胞發齣振聾發聵的聲音:「保衛祖國,收復颱灣」,不僅奮戰在抗日前綫,並參加光復颱灣的計畫,為颱灣光復和祖國統一作齣瞭重要貢獻。「原鄉人的血,必須流返原鄉,纔會停止沸騰!」走近愛國的颱灣菁英,他們生命所煥發的不屈與抗爭的英雄氣質,他們蘊藉於胸的愛國愛鄉情懷,令人感動和欽佩,使我們將曆史、現實和未來串連在一起,産生對和平發展、民族振興、祖國統一的強烈渴望和動力。
本書重點反映颱灣同胞的抗倭精神和祖國情懷,人物排序不分先後。惜本人筆力不逮而書之難盡,望方傢指正批評。部分颱灣抗日誌士的親屬對本書給予支持和幫助,颱盟中央宣傳部鄭世凱部長對本書提齣瞭許多寶貴意見,叢書主編和颱海齣版社對本書傾注瞭大量心血。在此一併緻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