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有战,才有生路;
不战,只有死路一条。
与其死在台湾,不如死在大陆
;与其被美国人出卖而死,不如战死在战场!
~一九六一年十月蒋介石演讲摘录
刺杀蒋介石,不是耸动的政治耳语谣言,也不是尘封的历史突发事件,是美国、蒋政权与中共三方政治角力的缩影,也是冷战期间亚洲国家的典型处境:1963年越南总统吴廷琰遭政变军处决、1960年韩国总统李承晚被迫宣布下台、1965年印尼流血政变苏卡诺总统被迫下台、1979年韩国总统朴正熙惨死血泊、1986年大选险胜菲律宾总统马可仕流亡美国。
本书作者王丰查找翻阅历史档案资料,重建自中国八年抗战以来的政治斗争局势,带领读者重临当年险恶的政治环境,理解一代政治、军事强人蒋介石的暮年心境。书中揭露蓝鲸计画、孙立人政变、叶公超遭贬、刘自然案与国光计画中,不为人知的政治暗潮与角力;讲述董显光、戴笠、孔祥熙、宋子文、叶公超等民国人物与蒋介石的交谊与反目;调查民国至台湾以降的核武发展史,描述蒋介石及其政权如何建立核能的学术与军需体系,却在和美国的媒体战与特务情报战中,遭遇一次次的背叛,最后功亏一篑,而反攻大陆、重回中国的想望彷彿就像一场黄粱梦。历史的真实与虚妄,人物的起伏喜与悲喜,在作者灵活笔下一一重现眼前。
随着作者的书写,
本书将一一解开: 二战飞机坟场「驼峰航线」,为何一次次发生莫名空难?
「亚洲最神秘的人物」军统局局长戴笠为何拜办报家董显光为师?
蒋介石软禁孙立人三十三年,一代名将是叛?还是忠?
是谁的密报,让外交家叶公超一夕遭贬?
美国大兵枪杀台湾人的五二四事件,舆论背后有怎样的美蒋角力?
当美国欲出借核弹让蒋介石对抗中共,蒋是否接受?
俞大维、吴大猷为蒋打造的核武之路,相关人才后来四散何方?
新竹计画、桃园计画到张义宪叛逃,台湾核武发展为何一直受美府阻扰?
「美蒋合作打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极为微妙的矛盾与冲突点。双方始终处于一种既联合又斗争的互不信任长相猜忌的『同床异梦』关系。除了怕蒋介石『反攻大陆』,触动世界大战的引信,另一个重要的症结点在于美国对台湾的领土野心,这是顶重要的一点。」--王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