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润孙先生学术年谱

牟润孙先生学术年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牟润孙先生(1908-1988)一生的事业,大抵可以分为三期:中国大陆时期(1908-1949)、台湾时期(1949-1954),与香港时期(1954-1988)。牟氏事业的高峰在香港,因此香港时期又可细分为两个阶段,任教时期与退休时期。

  大陆时期(41岁以前)的研究重心为宗教史,代表性作品有1938年的〈宋代之摩尼教〉与1941年的〈崔浩与其政敌〉。台湾时期(41岁至46岁)的研究重心为逐渐离开宗教史,转向经史研究,代表性作品有1950年的〈《折可存墓志铭》考证兼论宋江之结局〉、〈敦煌唐写姓氏录残卷考证〉,与1952年的〈《春秋左传》辨疑〉。

  香港时期(46岁以后)的研究重心为中国中古史与清代学术思想,大体而言,前期(任教期)以中古史为重心,后期(退休期)以清代学术思想为重点。前期的代表性作品有1955年的〈春秋时代母系遗俗《公羊》证义〉,1958年的〈论儒释两家之讲经与义疏〉,1960年的〈从唐代初期的政治制度论中国文人政治之形成〉,1964年的〈唐太宗废立太子与南北文化之关系〉,1965年〈论魏晋以来之崇尚谈辩及其影响〉,1967年〈唐初南北学人论学之异趣与其影响〉,以及1970年〈从《红楼梦》研究说到曹雪芹的反理学思想〉等等。1973年退休后,润孙先生仍然笔耕不辍,以在清代学术思想方面的研究最为丰盛,代表性的作品有:1974年的〈《聊斋志异》所记清兵在山东的屠杀〉,1975年〈蒋良骥的《东华录》与《清实录》〉,1976年〈论《汉书‧五行志》〉,1977年〈反理学的惠栋〉,1978年〈释《红楼梦》中的「皇商」〉、〈曹雪芹描写大观园的取材〉、〈从《红楼梦》的抄家谈起〉、〈论干隆时期的贪污〉、〈论康熙、干隆时期的「南巡」〉,1980年〈论清代史学衰落的原因〉、〈论曹雪芹撰《红楼梦》的构想〉,1981年〈《聊斋志异》对官僚的攻击与讽刺〉,1982年〈明末西洋大炮由明人后金考略〉,以及1985年〈论清王朝富盛时期的内帑——修圆明园的费用与清皇室的财富〉等等。

  牟润孙先生在经史考证上有不凡的能力,其治学特征为常能以精辟深入的考据来发扬义理,这对在义理里做知识探索的思想史学者极有助益,提醒思想史学者注意到思想转折与现实政治之间的微妙关系。作为顾颉刚的学生,他的这套学问进路,基本上是延续「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胡适等透过「整理国故」运动所推衍的「新考据」。但进一步探索,我们发现润孙先生的「新考据」又在这个传统里另辟天地,造就了自己的不凡事业。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丘为君


  东海大学特聘教授,东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学历:美国俄亥俄州立 (Ohio State University) 大学历史学博士、硕士,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硕士、学士。经历:教育部文科签审顾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东海大学文学院院长,教育部国立编译馆「普通高级中学历史科教科用书审定委员会」委员,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鑑中心大学院校系所评鑑委员,国立成功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东海大学历史系主任,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人,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兼任副教授。出版品有:《戴震学的形成:知识论述在近代中国的诞生》(台北:联经;简体字版北京:新星),《自然与名教:汉晋思想的转折》(修订版)(板桥:稻乡),《走入近代中国》(合着)(台北:五南)。

郑欣挺

  高雄市,东海大学历史学系硕士,暨南国际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博士候选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清末民初的传统派知识分子。

黄馥蓉

  东海大学历史学系学士、硕士,现任职于东海大学。

图书目录


牟润孙先生学术年谱
附录一:牟润孙着作分类索引
附录二:牟润孙指导新亚研究所硕士生与论文一览
附录三:牟润孙的清代思想史研究与意义
后记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