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芝加哥大學東亞語言文明學係碩士,日本築波大學文學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颱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著有《真杉靜枝與殖民地颱灣》(聯經齣版,2013)。譯作有:Faye Yuan Kleeman著《帝國的太陽下》(2010),津島佑子著《太過野蠻的》(2011)。近著有:“The Peripheral Body of Empire: Shakespearean Adaptations and Taiwan’s Geopolitics”(2010.01),〈嚮左轉?嚮右轉?──大江健三郎「純粹天皇」作品群初探〉(2011.07)等。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導讀
論生命中不可或缺之空虛 吳叡人(中央研究院颱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政治小說的特徵是,它總是會受到非政治事物的誘惑。」—Irving Howe, Politics and the Novel
接下來的故事就由動轉靜,在一幕幕以梨田為軸心的對話場景中開展。典禮之後,梨田與朝子建立瞭性伴侶的關係,同時也和洪圭樹與其身邊人士持續往來,逐步而不自覺地被捲入政治的漩渦之中。透過梨田與登場人物的一次次對話,他們的背景、性格與思想逐漸被揭露,而某個核心事件則隱身在幕後同步展開。一方麵,透過梨田與朝子性愛前後的枕邊細語,梨田與洪圭樹、洪所經營的超市店長林清祿(在日颱灣人二世),以及國府特使硃伊正等人的議論,丸榖鋪陳瞭幾種不同的國傢觀,共同構成本書的國傢論。受過戰前日本國傢「創傷」的梨田嚮往一種鬆散自由的,沒有特彆目的的西歐式民主國傢。遭受民族壓迫的洪則渴望建立和日本一樣的近代民族國傢。因颱裔背景而受日本國傢歧視,也曾經做過美國人的日本情婦所畜養的男妾的美男子林清祿,偶然讀到德國哲學傢Max Stirner的《Der Einzige und sein Eigentum(唯一者及其所有)》(1854),印證瞭自身生命經驗後,成為厭惡國傢的極端個人式無政府主義者。 戰前曾潛入滿洲國政府擔任間諜,與少年時期的梨田有過一麵之緣的國府特務硃伊正認為民主必將導緻危險的大眾社會與民粹主義,因此歌頌中國式的賢君統治。另一方麵,從梨田與林清祿和洪的日籍妻子的幾次日常對話(賣掉超市、買碎紙機、聽錄音帶等),以及在藝伎齣身的大樓主人濱次姊傢的麻將場景(硃伊正給警視總監的名片、將硃介紹給梨田的韆屋代議士女兒的齣現)中透露的綫索,我們也拼湊齣隱藏在背景中的那個事件的麵貌:硃伊正以買賣日本刀為藉口來日本勸降洪圭樹,預先嚮新任警視總監照會,並以買畫為由利用梨田傳話,洪與硃見麵後決定接受勸降返颱。覺察到事情真相的梨田強烈勸阻失敗,洪毅然照原訂計畫返颱,而與此同時,拒絕瞭梨田求婚的朝子則留書告彆,選擇與他人再婚,移居南美洲。受到同時失去好友與愛人的刺激,梨田若有所悟,彷彿將決心採取行動,然而故事卻在此處嘎然而止,隻留下數頁的餘白。
3. 印象
這麼一本充滿對話和理論搬弄,而所有行動與事件幾乎完全隱身在幕後(除瞭求愛與性愛之外)的長篇小說,讀起來不僅辛苦,而且不太有趣。然而不管有不有趣,這本小說想寫些什麼似乎是很清楚的。毫無疑問,這是以1965年在東京的颱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大統領廖文毅接受國府招降返颱這個真實事件為本敷衍而成的故事,所以是一本寫早期在日颱灣獨立運動的小說。既然寫的是獨立運動,我們可以將這本小說定位為一種政治小說(political novel),然而書中關於國傢性質的對話所佔的異常份量,說明這是一本以探討理念為主的政治小說,也就是法文所謂的roman á thése。評論傢山崎正和則從日本文學史的脈絡,把這本談論颱灣的小說與議論愛爾蘭等弱小民族獨立運動的明治期政治小說經典《佳人之奇遇》(東海散士著)並列,譽為「日本文學史上應大書特書的正統政治小說的齣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