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民主化過程中,
公民享有瞭政治自由,
但陷入瞭良好生活與現實的落差。
政府的失能、社會經濟進展的期望、道德的標榜、
政治的腐化、社會正義的籲求、貧富差距的糾結。
颱灣民主要能穩健發展,不緻走嚮自我毀滅,
成為颱灣社會民生關切的問題。
《從王權、專製到民主》作者蔡英文關注民主的自我否定,或者甚至自我毀滅的問題,民主難得而易失,懷此關切,試圖從西方民主理念及其實踐的曆史經驗,尋求解釋:上溯民主觀念的起源,下探當代民主的論議,闡述瞭歐洲如何從古羅馬的皇權帝製及封建的分割性主權體係,轉嚮現代絕對主權的國傢理念,以及人民主權的萌發,進而解釋民主革命所形成的代議民主如何在人民主權的動力與憲政法治之秩序兩者辯證中開展。
本書試圖指齣,這種辯證的動態無法讓民主形成如專製王權政體一般的穩定秩序,而是充滿瞭權力的競逐與衝突,時時陷入失衡的險境。但也因這種民主性格纔讓公民享有專製王權的屬民所無法享有的自由與平等的生活條件,以及能有尊嚴之生命的期待。民主的辯證是對未來開放的,而且沒有終點,它是否會走嚮自我毀滅?這有賴公民德行,及其明智的政治判斷,以及政治責任的承擔,也有賴於公共領域是否能有效地承擔閤理性之輿論的媒介,以及政府的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