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窟柬埔寨

吴哥窟柬埔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吴哥窟
  • 柬埔寨
  • 历史
  • 文化
  • 旅游
  • 建筑
  • 寺庙
  • 东南亚
  • 世界遗产
  • 高棉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被废弃了400年的吴哥窟遗蹟,隐身在森林当中几乎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这个神祕古城的艺术成就,直到近代才被法国学者发掘出来,到现在研究持续进行着,还有许多谜题没有被解开,而这正是吴哥窟吸引全世界注目的原因。本书以超过100页的篇幅介绍吴哥文化、图解吴哥窟遗迹建筑型式、浮雕中的神话故事、分区介绍吴哥遗迹各寺庙。让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无师自通,彻底解读吴哥窟遗蹟!
探索古老文明的恢弘史诗:一部关于美索不达米亚的深度解读 书名:尼罗河与幼发拉底:两河流域文明的兴衰与遗产 内容概要: 本书聚焦于人类文明的摇篮——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即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广袤土地。它并非仅仅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历史编年史,而是一部深入剖析早期复杂社会结构、技术创新、宗教信仰以及最终走向衰亡的宏大叙事。我们避开对单一考古遗址或旅行见闻的描述,转而专注于理解驱动这些早期文明发展的内在逻辑和驱动力。 全书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层层递进地揭示了从史前聚落到成熟帝国的演变过程。 第一部分:泥土的馈赠与早期聚落的形成(约公元前5000年 – 公元前3500年) 这一部分探讨了人类如何驯服两河流域恶劣但肥沃的土地。我们详细分析了当地的气候模式、水文特征对农业定居点的选择产生的决定性影响。重点阐述了灌溉系统的早期发展——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引水工程,而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组织工程。谁来规划沟渠?如何分配资源?这些早期的决策是如何孕育出等级制度的萌芽? 我们深入研究了欧贝德时期(Ubaid Period)的村落结构,分析了陶器风格的地域性差异如何暗示着早期的贸易网络或文化渗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章详细考察了早期神庙的建筑特征,它们如何从简单的祭祀场所演变为社区的经济和行政中心,奠定了“神权政治”的基础。我们审视了早期神祇的概念,它们与自然力量的直接关联,以及这如何塑造了早期人类对宇宙秩序的认知。 第二部分:苏美尔的曙光:文字、城邦与王权的确立(约公元前3500年 – 公元前2350年) 这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本部分的核心是对楔形文字(Cuneiform)的系统性解读。我们不只是介绍文字的演变,更着重于文字在行政管理、法律编纂和文学创作中的革命性作用。例如,分析早期的泥板记录如何揭示了复杂的税收制度、谷物储备的精确计算,以及商业合同的标准化过程。 随后,我们深入探究了苏美尔城邦的政治生态。乌鲁克(Uruk)、乌尔(Ur)、拉格什(Lagash)等城邦之间的关系——从松散的联盟到激烈的资源战争——如何推动了军事技术的革新和城墙的加固。本章特别侧重于王权(Lugal)的出现,讨论了“恩西”(Ensi,城邦执政官)的宗教合法性与世俗权力的交织,以及这一权力结构如何应对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和复杂的社会分工。文学作品如《吉尔伽美什史诗》被用作镜子,折射出当时人们对死亡、友谊和人类局限性的终极思考。 第三部分:帝国的构建与权力转移:阿卡德、古巴比伦的融合与冲突(约公元前2350年 – 公元前1595年) 本部分关注文明的整合与扩张。萨尔贡大帝(Sargon of Akkad)如何通过军事征服和语言(阿卡德语)的推广,首次将整个两河流域统一起来,形成了一个区域性帝国。我们分析了阿卡德帝国在行政管理上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如何试图通过统一的度量衡和新的神祇体系来巩固统治。 随后的古巴比伦时期,以汉谟拉比法典(Code of Hammurabi)为代表,展示了法律体系如何从地方性的习惯法向统一的、成文的、带有明确惩罚后果的“国家意志”转变。本章详细对比了法典中体现的“同态复仇”原则与社会阶层之间的保护差异,揭示了早期社会对“正义”的不同定义。此外,对巴比伦天文学和数学成就的分析,揭示了他们如何利用高超的代数和几何知识来指导农业生产和节日庆典的制定。 第四部分:征服与文化韧性:亚述与新巴比伦的铁血时代(约公元前1350年 – 公元前539年) 亚述帝国的崛起是军事技术的巅峰。本部分不再侧重于神庙或文字,而是聚焦于战争机器的运作。我们详细考察了亚述人创新的攻城器械、高效的后勤补给系统以及国家宣传机器(通过宫殿浮雕)如何有效地恐吓和控制其庞大疆域内的民族。 然而,本书也强调了亚述的文化吸收能力。尽管他们是残暴的征服者,但他们在图书馆(如亚述巴尼拔的图书馆)中保存和汇编了前代苏美尔和巴比伦的知识,确保了文明的连续性。新巴比伦(迦勒底)的短暂复兴,特别是尼布甲尼撒二世的统治,被视为对古典苏美尔传统的最后一次辉煌回望,特别是对宏伟建筑和城市规划(如著名的巴比伦城墙与伊什塔尔城门)的重新强调。 第五部分:遗产与消亡:波斯征服与文明的沉积 最后一部分探讨了公元前539年居鲁士大帝征服巴比伦后,美索不达米亚作为一个独立文明政治实体的终结。我们分析了阿契美尼德王朝如何巧妙地融合了巴比伦的管理模式,而不是彻底摧毁它。 本书的结论部分,着眼于两河流域留给后世的不可磨灭的遗产:六十进制(至今仍用于时间与角度的划分)、成熟的代数、第一个成文法典体系、以及对神话和创世叙事的深刻影响。我们论证了,虽然物理上的城邦消失了,但其知识和组织结构被后来的希腊、罗马乃至更远方的文明所继承和改造,成为塑造现代世界底层逻辑的重要基石。 本书特色: 本书摈弃了对埃及或地中海文明的横向比较,坚持将视角完全锁定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缘政治和文化脉络中,力求在细节的密度和宏观的结构之间找到平衡,为读者提供一幅关于“已知最早文明”的立体、动态且充满内在张力的画卷。读者将通过对泥板文书、考古学证据和古代文献的交叉解读,理解早期人类社会在面对生存压力和权力扩张时所展现的复杂智慧与悲剧性。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地球步方编集室


  日本在1964年海外旅游限制逐渐宽松后,一群少数人在没有参团的情况下出国自助旅行,然后将个人海外旅游信息写下来交换,这就是《地球步方》的雏型,1979年《地球步方》创刊,变成日本最大的自助旅行情报交换媒介。经过30年的历史,《地球步方》累积了惊人的旅行资讯量,这些重视实用的资讯大多是现地旅行者投稿提供,历经其他旅行者的验证推荐,因此在日本有极佳的口碑和信用,而步入多样化旅游时代之后,《地球步方》在编辑设计上逐渐改良,加集了特别企划的内容、景点介绍和地图(原来只有手绘地图和旅者的建议),让资讯更有架构、内容更有深度。

  目前全系列共222个书目,足迹遍即世界5大洲,销售量超过800万册/年,每1~2年更新资讯,是日本市场上最热门的旅行指南书。

译者简介

卓凝香


  资深日文译者

图书目录

柬埔寨的精神
寻找吴哥遗迹群及高棉文化


14 探访吴哥两大遗迹
吴哥遗迹群地图 16~17
大吴哥城周边遗迹群地图 18~19

20 天空的乐园
吴哥窟
1.隐藏在吴哥窟背后的秘密与魅力20
第一回廊是壮观的浮雕画廊 28
2.建筑造型变化多端的吴哥窟 33

38 宇宙的中心 巴戎庙
巴戎庙的回廊如巨幅画卷 42

吴哥遗迹群巡礼

46 皇宫内及其周边

巴普昂寺Baphuon 46
皇宫Royal Palace 47
空中宫殿Phimeanakas 48
喀霖寺Khleang 49
十二生肖塔Prasat Suor Prat 49
斗象台Elephant Terrace 50
癫王台Leperking Terrace 51
巴肯寺Phnom Bakheng 52
巴塞增空寺Baksei Chamkrong 53
圣佛寺Preah Pithu 54
圣琶丽寺Preah Palilay 54

55 东部‧北部
塔玛侬遗址Thommanon 55
周萨神庙Chau Say Tevoda 55
塔高寺Ta Kev 56
班蒂喀黛寺Banteay Kdei 57
塔普伦寺Ta Prohm 58
皇家浴池Sras Srang 62
巴琼寺Prasat Bat Chum 62
荳蔻寺Prasat Kravan 63
变身塔Pre Rup 64
东美蓬寺East Mebon 65
班提色玛寺Banteay Samre 66
达松将军庙Ta Som 67
涅槃宫Neak Pean 68
牛场寺Krol Ko 69
周穗韦伯寺Chau Srei Vivol 69
宝剑寺Preah Khan 70

基本资讯
如何使用地球步方 6
综合资讯 8

72 西部
西大人工湖West Baray 72
亚扬寺Ak Yum 72

73 南部
猪山寺Phnom Krom 73
沃阿维寺Wat Athvea 73

75 罗洛士遗迹群
罗雷寺Lolei 75
神牛寺Preah Ko 76
巴孔寺Bakong 77

78 郊区
女皇宫Banteay Srei 78
荔枝山Phnom Kulen 81
高布斯滨Kbal Spean 82
崩密列寺Beng Mealea 83
大宝剑寺Preah Khan, Kampong Svay 84
贡开Koh Ker 86

88 其他
柏威夏寺Preah Vihear 88
班特清麻寺Banteay Chhmar 90
三波坡雷古SamBuor Prei Kuk 92
金边山Phnom Da 94

印度诸神的介绍 96
虚构动物的天堂 99
深入认识 吴哥遗迹的解读术 102
成为遗迹达人!更上一级的鑑赏术 112
吴哥遗迹经典路线 116

出发前必读! 旅行纠纷与安全对策 340

123 高棉文化
从吴哥复甦的「阿帕莎拉女神舞蹈」 123
重新复活的皮影戏Sbaek Thom 126
迷人的柬埔寨丝 128
认识柬埔寨料理 134
柬埔寨料理45种 136
漫步品尝路边摊! 140
甜点&水果 142
甜点&饮料菜单 144
如何上餐馆 146
为柬埔寨之旅留念的必买手工杂货 150

153 城市漫游指南
暹粒Siem Reap 154
金边Phnom Penh 208
金边近郊景点
根斯瓦伊Kien Svay 262
洞里巴帝Tonle Bati 262
达茅山Phnom Tamau 263
切瑟山Phnom Chisor 264
乌栋Oudong 265
磅湛Kompong Cham 266
桔井Kratie 269
西哈努克(磅逊)Sihanoukville(Kompong Som) 272
贡布Kampot 282
戈公Koh Kong 285
腊塔纳基里(邦隆)Ratanakiri(Bang Lung) 287
马德望Battambang 291
马德望近郊景点
拜林Pailin 296
史锁蓬Sisophon 297
波别Poipet 300

303 旅行准备与技术
申请护照 304
申请签证 305
如何前往柬埔寨    308
路线规划与预算    315
旅行携带物品与服装 317
出入境手续 319
当地交通  324
关于饭店  329
货币与汇兑 333
邮政与电话 335
旅途的健康管理 338
旅行纠纷与安全对策 340

347 柬埔寨小百科
自然与气候 348
柬埔寨历史 350
柬埔寨政治‧经济 355
柬埔寨文化 357
柬埔寨民族 361
柬埔寨宗教‧信仰 364
认识柬埔寨书籍 366
旅行实用柬埔寨语(高棉语) 367
索引 374

Column/information/读者投稿
美丽竞演 蒂娃妲女神群聚的妖艳世界 24
中国人眼中的吴哥窟 26
崩塌毁坏的各处遗迹 26
时刻不同 千变万化的吴哥窟 27
如何鑑赏壁画 30
来卜个卦吧 32
吴哥窟隐藏的神奇秘密 之一 37
卡拉为什么没有身体? 63
吴哥窟隐藏的神奇秘密 之二 74
吴哥窟遗迹对柬埔寨人的意义 95
吴哥王朝的国王与信仰 97
柬埔寨人与「那迦」 101
国王之神与土地之神 105
「香甜小黄瓜国王」的传说 108
吴哥遗迹这样拍 109
感动万分的日出、日落 110
条条道路通吴哥 118
文化遗产修复与国际合作 120
登录世界遗产的吴哥窟遗迹——阿帕莎拉机构与分工122
《罗摩耶那》与《摩诃波罗多》 124
暹粒皮影戏的高人气! 127
绢织品的悠久历史 130
柬埔寨火锅「Chunan Dai」指南 146
柬埔寨料理提鲜武器 椰子糖     148
暹粒的另一个空间 酒吧街 149
暹粒的其他景点 166
暹粒的夜市 167
暹粒的娱乐活动 168
按摩的注意事项 182
国立博物馆导览 218
金边最大的市场 中央市场 222
金边的夜生活 232
观赏海豚 270
湄公河的传说 271
马德望的其他景点 296
无尽延伸的小火车轨道 296
柬埔寨的千奇百怪 之一 302
参观遗迹之外的体验 316
注意!廉价住宿问题多 330
突如其来的停电 337
利用在地情报杂志获得最新资讯 349
「高棉」与「柬埔寨」的用法 360
柬埔寨的千奇百怪 之二 371
读者投稿 372

图书序言

推荐序

  1970年代,一个大学毕业生独自背着大背包,沿着西伯利亚铁路往欧洲西行,在欧洲各国旅行一圈之后从土耳其穿过中亚抵达印度、途经泰国、香港,回到日本已经是一年多后的某个清晨,隔没多久,他留着嬉痞长发参加出版社就职仪式,这个人就是日本旅行指南书第一品牌《地球步方》的创刊总编辑西川敏晴先生。

  背包客出身的总编辑,当然对于「旅行」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他认为旅行本来就是一件费神、费时的事,应该以自己的双脚去行走、以自己的努力去换取各种人生体验,无论什么都要亲眼去看、去尝试,这个想法后来也成为 地球步方 的核心精神,整个系列最重视的是扎实的旅行资讯,让旅者可以顺利的到达目的地、找到适合自己预算的落脚处,然后在现地亲自体验不同的文化氛围。西川先生在一次日本媒体採访中就曾提到:他觉得自己不只是在做出版事业而已,心里其实是想支持年轻人实现旅行的梦想,想为他们加油。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一本旅游指南,不如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探索之旅。作者并没有像大多数旅游书籍那样,简单罗列景点和实用信息,而是以一种非常学术但又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深入挖掘了吴哥窟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他详细地阐述了高棉帝国鼎盛时期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特别是印度教和佛教的融合),以及这些如何体现在宏伟的建筑设计和精美的浮雕艺术之中。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不同寺庙的解读印象深刻,例如对吴哥寺的对称美学、对塔布笼寺与自然共生的奇妙景象,以及对女王宫精美绝伦的砂岩雕刻的分析,都让我大开眼界。作者还引用了不少历史文献和考古学家的研究成果,使得整本书的论述更加严谨和有深度。然而,这种严谨并没有让阅读变得枯燥,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跟着一位博学的学者,一步步揭开这座古老文明的面纱,感受其曾经的辉煌与失落。我希望书中还能涉及一些关于吴哥窟的现代保护现状,以及当地政府和国际社会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了解在保护和开发之间如何寻求平衡。

评分

我是在一个宁静的午后,伴着窗外洒进的阳光,开始阅读这本书的。从第一页开始,就被一种引人入胜的叙事风格所吸引,仿佛作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旅行者,正娓娓道来他在吴哥窟的所见所感。他不仅仅是描述了建筑的宏伟,更捕捉到了那些微小的细节:石块上风化的纹路,树根盘绕缠绕的古老墙壁,以及在晨曦或夕阳下,不同光线下呈现出的不同色彩。我特别喜欢作者对吴哥窟不同建筑群落的细致描绘,例如在述说巴戎寺的“高棉微笑”时,他没有流于表面,而是深入探讨了微笑背后可能蕴含的哲学意义和宗教情感,那种宁静、包容又带着一丝神秘的表情,通过文字在我脑海中鲜活起来。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考古发现和修复过程的趣事,让我对这项艰巨而伟大的工程有了更深的敬意。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身临其境,脚下的红土,耳边的鸟鸣,空气中弥漫的湿热气息,似乎都随着文字一同传递了过来。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更多关于柬埔寨人民,特别是当地导游或者居民的视角,了解他们是如何看待和传承这份宝贵文化遗产的,以及在现代社会中,这份古老文明如何与日常生活交织。

评分

我一直认为,真正优秀的图书,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是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给我一个现成的答案,而是抛出了一个又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引导我去思考。比如,在描绘巴肯山日落时的壮丽景象时,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视觉的震撼,而是引导读者去想象,在几百年前,同样的山顶,同样的人潮,又在经历着怎样的情感?在介绍塔布笼寺那仿佛“复仇者联盟”般的树根缠绕建筑时,他提出了关于自然与人造物之间关系的哲学思考。我喜欢这种开放式的叙述,它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自觉地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书中还包含了一些高质量的插图和照片,但这些图片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经过精心挑选,用以佐证作者的观点,或唤起读者的联想。例如,一张描绘了繁复石雕细节的特写,配以作者对其中象征意义的解读,往往能让我反复品味。这本书像一位沉默的朋友,静静地陪伴着我,在字里行间,我仿佛听到了古老寺庙的回响,感受到了文明的脉搏,也对人类文明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有了更深的敬畏。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吴哥窟未来发展,例如旅游业的兴盛对当地文化和环境可能带来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探讨,这会让这本书的价值更加多元和深刻。

评分

第一次翻开这本书,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仿佛它不是一本印刷品,而是一位老朋友,带着满满的故事准备与我分享。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着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他没有回避吴哥窟所经历的战争创伤和历史变迁,反而通过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展现了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高棉人民对这份文化遗产的守护和热爱。我尤其被书中对一些普通人的采访片段所打动,他们或许不是历史学家,但他们是吴哥窟的守护者,他们的言谈中流露出对祖先智慧的敬佩,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这些鲜活的个体故事,让冰冷的石头建筑瞬间有了温度,让我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坚韧与希望。书中还穿插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旅行贴士,但这些贴士并非简单的“必去景点”列表,而是基于作者切身体验的建议,比如如何更好地避开人潮,如何与当地人沟通,以及在参观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礼仪和尊重。这种“走心”的分享,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吴哥窟,更是关于一次有意义的旅行,一次与历史、与文化的对话。我期待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看到更多关于柬埔寨当地的日常生活,他们的音乐、舞蹈、美食,以及他们如何将古老的文化基因融入现代生活中。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实在太吸引人了,用一种略带做旧的色彩,将吴哥窟那标志性的高棉微笑和错综复杂的浮雕瞬间拉近了距离。我一直对东南亚的历史文化充满好奇,而吴哥窟更是我的“必去清单”上的首位。收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希望它能带领我提前“抵达”那个神秘的国度,感受那份古老而庄严的气息。书页的质感也很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预示着里面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封底上的介绍虽然简练,但几个关键词——“失落的帝国”、“高棉的辉煌”、“震撼心灵的奇迹”——已经足以勾起我无限的遐想。我非常期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了解到关于吴哥窟建造的背后故事,那些关于信仰、艺术和权力的传说,以及它如何在丛林中沉睡了几个世纪,又如何被重新发现,重现世人眼前。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关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的描绘,以及对这座宏伟建筑群更深层次的解读,不只是简单的历史介绍,而是能感受到一种人文关怀和文化传承的温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