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薪传论崑旦:崑剧旦色辨析

水磨薪传论崑旦:崑剧旦色辨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昆剧
  • 旦角
  • 戏曲
  • 表演艺术
  • 中国戏曲
  • 崑旦
  • 行当
  • 角色分析
  • 戏曲理论
  • 水磨砬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海崃两岸第一本深刻剖析崑剧旦色家门的书籍,上编从历史源流、剧码、表演、服饰到演员传承,做全方位的研究,并结合笔者自身数十年经验,为理论与实践之相互关照,是迄今最完整的崑旦系统分析。下编之中国专业崑剧院团旦色名录亦具参考价值。本书实为了解当下崑剧旦色发展不可或缺之研究型专书。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周象耕


  台湾台北生人,戏剧影视学博士,自幼学习音乐、戏曲、舞蹈及曲艺,先后毕业于国立艺专国乐科,文化大学戏剧系,南华大学美学与艺术管理研究所,苏州大学戏剧影视文学博士班。爲台湾仅有之「干旦」,表演艺术工作者,艺术评论员。近年以研究学术与发展跨界艺术爲职志,成果丰硕。

图书目录

前言 3
绪论 9

上篇 崑剧旦色家门分析
第一章 老态龙钟的一旦(老旦) 21
第一节 老旦之称谓 21
第二节 老旦之剧码 22
第三节 老旦之唱唸 26
第四节 老旦之做表 32
第五节 老旦之穿戴 35
第六节 老旦之演员 39
第七节 老旦之传承 43
第二章 贞节刚烈的二旦(正旦) 45
第一节 正旦之称谓 45
第二节 正旦之剧码 47
第三节 正旦之唱唸 53
第四节 正旦之做表 64
第五节 正旦之穿戴 75
第六节 正旦之演员 80
第七节 正旦之传承 86
第三章 年轻率性的三旦(作旦) 89
第一节 作旦之称谓 89
第二节 作旦之剧码 90
第三节 作旦之唱唸 93
第四节 作旦之做表 96
第五节 作旦之穿戴 100
第六节 作旦之演员 103
第七节 作旦之传承 107
第四章 含冤诉恨的四旦(刺杀旦) 109
第一节 四旦之称谓 109
第二节 四旦之剧码 110
第三节 四旦之唱唸 113
第四节 四旦之做表 116
第五节 四旦之穿戴 124
第六节 四旦之演员 126
第七节 四旦之传承 130
第五章 闺秀婉约的五旦(闺门旦) 133
第一节 五旦之称谓 133
第二节 五旦之剧码 133
第三节 五旦之唱唸 140
第四节 五旦之做表 155
第五节 五旦之穿戴 165
第六节 五旦之演员 172
第七节 五旦之传承 187
第六章 活泼俏丽的六旦(贴旦) 191
第一节 六旦之称谓 191
第二节 六旦之剧码 192
第三节 六旦之唱唸 200
第四节 六旦之做表 208
第五节 六旦之穿戴 217
第六节 六旦之演员 224
第七节 六旦之传承 232

下篇 当代崑旦现况调查
一、江苏省崑剧团 239
二、江苏苏州崑剧院 242
三、上海市崑剧团 245
四、浙江省崑剧团 251
五、北方崑曲剧院 255
六、浙江永嘉崑剧院 262
七、湖南省崑剧团 264
八、海外崑剧组织 267
(一)美国 267
(二)香港 268
(三)台湾 269

结论 272
后记 296

图书序言



  中国戏曲为古代三大戏剧体系当中唯一尚存之「活化石」,而崑剧正是现存可考之典范。其表演集合了文学、音乐、舞蹈及美术之大成,故崑剧表演当是中国戏剧体系之重要参照。

  研究崑剧表演就不能不提到脚色行当,崑剧从文人墨客的生活环境中发展出来,经历了数百年的变化。传奇剧作多以爱情故事为主题贯穿,生、旦戏即为此中之重点。本文以崑剧旦色为研究对象,集中探究崑剧中旦色的各种艺术表现方式,以书籍与音像作品互参,整理归纳出结果,作者并对现今崑旦家门划分、剧码复旧等提出自己的见解,厘清众说纷纭的角色归属等问题,希望借此提炼出崑旦表演之系统理论。

  此文分上、下两篇。前有绪论提点研究之主要内容与方法论证,后有结论概述总结,余论则为作者多年来对戏曲研究及崑剧当代现象这一问题的诸多观点。

  上篇以宏观角度省视四百多年来崑旦家门之变迁,从历史远流、作品文章、舞台表演及传承接续各方面纵向探讨历时性所产生的种种流变。第一章至第六章分别以老态龙钟的一旦、贞节刚烈的二旦、年轻率性的三旦、含冤诉恨的四旦、闺秀婉约的五旦及活泼俏丽的六旦为题,分章详述一旦至六旦之名称由来、剧码、唱唸做表、服饰妆容及演员传承各方面。为体现崑剧「载歌载舞」之特性,更重点突出了唱腔与身段的论述。并与作者自身之经验相互观照,以比较对照与分析观察出崑旦行当的发展变化,实为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印证。

  下篇则以地区为限,横向观察共时性中不同地域崑剧演艺团体之风格差异及交互间的影响。其分析扩及两岸三地之大陆、香港与台湾,借此微观出六十年间地域特色发展下之崑旦表演,总结出多方兼顾、跨行学习才是成为表演大家的不二法门。文章最后并提出建言,期许崑旦艺术理论早日完成系统化,以寻求崑旦舞台表演再发展之无限可能。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