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看大师丰沛创作能量背后的惊人祕密
1000余张的作品,横跨不同时代的多位大师,本书一次拥有!
从这些大师的手稿中发现大师并不是遥不可及,
他们是带着时代特征和个人情绪创作出饱含感情的作品。
「素描中最有趣的,是艺术家在反覆思索初步意象的可能性时所作的手稿。」
──摘自《视觉艺术百科全书》
【大师群像】 达文西、米开朗基罗、维拉斯奎兹、林布兰、梵谷、马奈、贾科梅蒂、马谛斯、法兰西斯‧培根、
高更、科林、马格利特、波依斯、杜勒、毕卡索、蒙德里安、米勒、窦加、安迪‧沃荷、雷诺瓦、
安格尔、秀拉、拉斐尔、杜米尔、马格利特、克林姆、鲁本斯、孟克、罗丹、夏卡尔、德库宁、席勒、西奥多‧杰利柯、德拉克漥………
这些「手稿」里,不论是一个人像,一个场景的记录,一张草草勾勒的草图,一个关于造型的练习,从中既可以看到一位艺术家对于艺术的真诚态度,又可以看到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可以看到他们诉诸自己的情感和精神表达的心灵轨迹,感受到他们对自然及社会的爱憎、关注、恻隐和悲悯之心。
书中以图文并举的方式,更细致深入的剖析了这些大师们的生活环境、学艺经历、对社会的不同关注点,以及透过早期、中期、晚期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变化,更加详细深刻的认识这些大师,并透过这些因素来研究艺术风格形成的规律,看见他们是如何先以手稿的方式进行创作想法的设计和对创作灵感进行的捕捉和记禄。
【自然与生活之美,使他们如痴如狂】 ㄧ个画家最重要的使命是「表达」。在掌握一个最得心应手、最适合自己随心所欲使用的语言技巧后,要去表达一个作为社会存在的艺术家对自然及一切美好事物的讴歌,抒发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爱和憎。
【形式语言的探索,使艺术家的面貌各异】 按照一定规则加以组织的色彩平面。这成为现代艺术家的座右铭,意味着题材、内容已经退居第二,形式探索则成为绘画的主旨。他们推翻了传统绘画的模式与框架,打破了三度空间的侷限,拆散脸和四肢的原型结构,重新随心所欲地组合,放回画纸这个二度平面上。
【探究事物「本质」,追求「纯粹」与「永恆」】 从印象主义出现,传统的写实主义观念受到挑战,进入二十世纪,将物象进行简化、夸张、变形乃至抽象化处理,追求绘画的形式主义价值的现象越演越烈。野兽主义以明快奔放的色彩和平面化的形体打开了艺术自由之路。立体主义形的解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绘画的造型观念,将绘画带进了一个脱离客观世界的全新领域。
【作品中黑白灰的韵律】 黑白灰色调是绘画中的主要构成语言之一,强烈的明暗对比和微妙的明度变化,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在油画创作中,画面上的每一个色块又同时具有其明度特征,色块的丰富变化同时产生了明度的变化,而视觉表情鲜明的画面,一定是黑白灰色调节奏明确的画面。
◎大师小语 「艺术品不仅仅是供人观看的,更重要是让人思考。」──杜象
「在我的眼里几乎不存在没有兴趣的东西,须要时常保持目光敏锐,思考周密,能从习以为常的事物,发现别人视而不见的东西。」──达文西
「我是依我所想来画,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毕卡索
「只要观看就够了。人物全是群众演员,不论如何,他们都是在充当一些角色。」──德尔沃
「我的头是圆的,所以我的思想可以转向。」──毕卡比亚
「图画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我们正在这里做的而在其他地方不能做的是什么?美术还必须赋予我们哪些新内容?」──杜象
「发掘创作者的内心比绘画本身更有趣。」──曼德斯
「一个作品要有生命力,创作者要激动,要以最佳的手法来表现作品……要像打仗或革命一样去绘画。换言之,要像那些为了某种东西而死的人一样……」──古托索
名人推荐 川贝母 插画家
李思贤 美术批评家、独立策展人、东海大学美术系(所)专任副教授
林 平 台北市立美术馆馆长
林千铃 台北苏荷儿童美术馆 馆长
邹骏昇 视觉艺术家
郑治桂 国立台湾艺术大学美术系兼任助理教授
萧宝玲 国立台中教育大学美术学系教授
谢哲青 作家、广播与电视节目主持人
戴士和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