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繁体中文摄影大家卡提耶-布列松传记
他用50mm镜头拍摄
摄影史上永远不可能忽略的人物
让卡提耶-布列松的粉丝和追随者重新认识这位传奇人物非凡的着作。──出版人周刊 二十世纪是个动盪的时代,也是影像阅读的新世纪。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的卡提耶-布列松(亦之前台湾摄影界惯称的布列松)为这个时代的影像树立标竿,透过他的莱卡相机和50mm镜头,拍摄了西班牙共和党人的悲剧命运、二战胜利后巴黎的解放、甘地遇刺前几小时的容颜,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卡提耶-布列松见证了时代的重大变革。
卡提耶-布列松是任何摄影者都无法忽略的大家。冷战时代,他是第一位进入苏联採访的摄影师,也是第一位在罗浮宫展出摄影作品的摄影家。他的摄影理论「决定性瞬间」更是影响一代又一代的摄影师。
虽然出生于家教良好的资产阶级家庭,但卡提耶-布列松最痛恨的却是金钱。父亲希望他继承家族纺织企业,他却拿起相机在世界各地拍摄。在许多人对卡提耶-布列松的回忆中,他是个害羞腼腆的人,但穿梭在人群中拍摄时,他又是个大胆又完全忘我的摄影家。
卡提耶-布列松早年的志愿是当一名画家,习画多年,即使后来成为一名新闻摄影师,卡提耶-布列松的作品依然讲究严谨的构图。在教会学校时期,卡提耶-布列松总是和他的环境格格不入,沉迷于阅读被视为叛经离道的小说和诗歌,完全被现代派诗人波特莱尔所征服。绘画和诗歌是卡提耶-布列松摄影的两大元素,完美的构图、诗人的敏锐,以及时代见证,造就了隽永的作品。
一九四七年,卡提耶-布列松和好友战地摄影家卡帕等五人成立了马格兰摄影通讯社,推动摄影记者拥有底片着作权,可以自由贩售作品,让摄影师独立于杂志、报社,从此改变了摄影记者的职业生态。至今,马格兰摄影通讯社依然是新闻摄影的权威机构。
卡提耶-布列松很少谈论自己的作品,又是个很注重隐私的人,因此他的生平和创作根源一直不为世人所熟知。由于本书作者和卡提耶-布列松长时间接触,卡提耶-布列松渐渐变得无话不谈,甚至开放他的档案室供作者参观。本书详尽回顾了卡提耶-布列松一生的重要转捩点,让你一探这位世纪巨人的内心深处和创作历程:他遇到了什么人?他从绘画和诗歌中得到什么启发?这些经典照片背后又有什么拍摄故事?
书中收录多张卡提耶-布列松经典作品,在解读重要摄影家的同时,看到一个世纪的重大瞬间。
台湾摄影家专文导读(依姓名笔画排列) 柯钖杰 国际摄影大师
张照堂 影像工作者
谢三泰 资深摄影工作者
摄影/艺术/教育界一致好评推荐(依姓名笔画排列) 全会华 Taiwan Art Connection执行长
沈昭良 当代摄影家
林志明 国北教大艺设系教授
姚瑞中 国北教大艺设系助理教授
郭力昕 政大广电系副教授
张美陵 艺术家/策展人
许绮玲 中央大学法文系教授
曾敏雄 摄影家
萧嘉庆 摄影评论/摄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