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与多数四、五年级生一样,半夜起床看越洋球赛转播、边 吃宵夜的情景,是丰富我在孩提时光最难忘的回忆。过去台湾在国际外交窒碍难行,借由棒球而登上国际舞台,时至今日,棒球已不再背负这份沉重的历史使命,但 仍是国内极少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运动项目,每一次中华队的比赛总是扣人心弦,打出超越蓝绿的感动,所以,棒球一直是我的最爱,棒运发展一直是我最关注的议 题。
我在桃园县长任内积极推动棒运,包括提供专任教练名额给基层棒球队,让棒球教练有稳定的工作,免除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尽心尽 力去教指导员,也看到桃园县棒球队整体实力的飞跃成长。在桃园球队获得中华队代表权时,县府会聘请营养师专门为集训的球员设计菜单,希望小朋友们头好状状 为国争光。桃园县基层球队屡创佳绩,曾连续三年夺得四项国际赛的台湾代表权,从棒球沙漠到成为国内三级棒球霸主,桃园棒运发展一步一脚印,长期耕耘有成。
在卸任桃园县长后,我就收到中华职棒大联盟邀请出任会长,虽是无职给,但这份工作延续了我儿时的理想,备感有意义。我以过去在桃园耕耘棒球的经验,来为 台湾棒球做更多事,希望能改善职棒制度、健全职棒体系,使台湾棒运蓬勃发展,运动文化提升,并在国际赛中争取佳绩,为台湾争取最高荣誉。我的人生已走了一 半,接下来的一半希望实践理想。
虽然我从小就是球迷,也长期支持棒球,不过倒是很少关注到「棒球裁判」。二O一五年三月我获日本 职棒联盟邀请参访东京巨蛋,并观赏了日本国家队和欧洲联队的交流赛,随行有四位中职裁判,在几天相处中,我体会到专业裁判赋予比赛的生命,他们展现的专业 尽职态度,不仅受到日职的赞誉,也让我深深感动,在我心中,他们也是台湾之光。返国后,我邀请裁判上我在中广「週末喜洋扬」的节目,畅谈裁判甘苦,让听众 了解裁判背后不为人知的辛酸。也因此,联盟从二O一五年开始调整做法,将原本延聘外籍裁判的经费,拿来送表现良好、具潜力的裁判出国研习最新的观念与课 程,更期待他们回来后,能将所学所闻向年轻的裁判分享并传承下去,而这本书中的四位主角杨崇煇、尤志钦、吴家维、邱景彦,就是获派至美国职业裁判学校受训 的裁判,我一心只想着要让中华职棒的未来会更好。
读完这四位裁判的故事后,了解到成为一名职棒选手很不容易,要培养一位专业的 职棒裁判更谈何容易呢?本书中有一位业余女裁判,她曾经担任过桃园县代表队的中华队翻译,也为本书写文,看到她则会有一种家人团聚的雀喜。不论男女裁判, 都怀抱着理想坚持走这条专业的路,每人都在不同岗位上为台湾棒球奋斗,他们付出的血汗,都将转化为台湾的自信与骄傲。
中华职棒大联盟会长 吴志扬
作者序
人生,未完待续
在一次偶然与柏君聊天之中,聊到从作家、球员成为裁判的历程,这些身分的转换差异颇大,于是她笑着说:「以后我们可以写书把我们的经历分享给大家。」原本我以为是玩笑话,但她却很认真在筹划着。这本书我想让一般民众、球迷了解,裁判站在场上真的是一件不简单的事,借由本书也让大家理解站在我们的角度如何看待一场比赛,知道我们是认真、坚持地走这条路,在场上的激情过后,我们要如何调适心情,怎样面对下一场重要的战役!
─尤志钦
我是一位南部的孩子,与棒球有着非常长的缘分,也因为棒球而来到北部,继续做着与棒球相关的工作,因而长时间出差,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从没想过写书、出书这一回事,只期望能有一份温饱并能照顾家人。如今大环境变化,我希望以自己与同伴们微薄的力量写出这本书,让那些在每一个角落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努力活着的人们,都可以得到感动与热血的正面能量;因为当初若没写这本书,对我并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如今完成了,自己的感受很不一样,相信读者们也是一样,「不看不会怎样,看了会很不一样」,与同伴共同努力完成的这一本呕心沥血的作品,将会是我永远的骄傲。
─吴家维
职棒裁判这个工作鲜为人知,只有少数族群会关注我们裁判,而今有这么一个得来不易的机会,出版全台第一本棒球裁判书籍,备感荣幸。从一开始觉得出书是个天方夜谭,直到最后交稿的那一刻,才发觉自己真的做到了!这本书是跟其他四位好伙伴一起完成,过程中的辛苦与挫折,甚至有些酸言酸语的阻扰,都一一克服、度过难关,我也在写作过程中因为压力而胃痛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本书不单单只是谈到棒球裁判,也有学生时期当球员的心路历程,希望带给目前尚在求学中的小球员们一点建议与借镜,同时也让社会大众更了解一些关于棒球裁判不为人知的一面。
─邱景彦
小时候,我曾经是个疯狂激动的球迷,也曾在观众席上拿着旁边球迷的半罐矿泉水,瞄准裁判精准投掷。在那疯狂的时代做出放肆的举动,一点也不怪异,似乎来球场没抛下加油棒就等于没来过一样;高兴也丢,不高兴也丢,只要选手有抗议的判决,就是裁判不对,就是裁判误判。某知名球评曾说过:「误判,也是比赛的一部分。」在过去球迷的心中,「丢裁判,也是比赛的一部分」。然而,时代在改变,现在到现场观战的球迷,因为懂得维护其他球迷的看球权益,所以大多选择以不影响比赛的方式来宣洩,但这并不代表他们认同「误判,也是比赛的一部分」这句话。
我们未来的目标是要让「误判,也是比赛的一部分」这句话,变成「误判,就像看到完全比赛一样」罕见。这不是梦想,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身为一名职业裁判,不要抱怨被无情地攻击,要赢得球迷的掌声,必须展现出裁判的专业,降低误判、减少争议,如此才能展现出职业裁判的价值。
─杨崇煇
本书的开始和完成可说是既艰难又容易。裁判素质虽与比赛品质密切相关,但就连棒球人多半都看不见裁判,更何况是一般读者?哪间出版社愿意出这样一本书呢?而四位职业裁判从小在球场长大,拿笔可比拿球棒沉重多了,当我提议:「咱们来写书让台湾棒球更好吧!」虽然没信心做得到,还是开始努力,这是最困难的部分。开工之后大家热烈讨论、全心投入,飞快的进度与呈现的成果,连我们自己都讶异,就像是打了一场逆转胜那般痛快。「勇于面对挑战」是裁判的态度,场内场外一样都适用,我们的热血在棒球也在生活,希望您也和我们一起坚持,热情的面对生命中的每个挑战。
─刘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