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字仔詩細說颱灣史

七字仔詩細說颱灣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颱灣史
  • 七字仔詩
  • 颱灣文化
  • 詩歌
  • 曆史
  • 文化史
  • 地方史
  • 颱灣文學
  • 民俗
  • 傳統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前世紀的20~30年代是颱灣本土語言文化齣頭爭妍的時期。先是20年代的新舊文學的論戰,後有30年代鄉土文學的論爭。在這論爭中,齣現瞭一些颱語口語的文學作品,以及「南音」等報章雜誌闢有颱語園地。影響最大的除瞭「農村麯」等颱語歌麯,厥為歌仔冊的歌仔(qua-à)。
 
  歌仔並非歌詞,它是颱語口語有押韻的韻文。歌仔冊(Qua-a cheh)的歌仔七字一句,用口語所以容易理解,因為有押韻就好念,容易記誦,乃有所謂“念冊歌仔”之說。
 
  本書即運用這種七字一句口語的韻文(七字仔)的體裁來敘述颱灣的曆史。主要的從荷蘭據颱、鄭氏開颱敘起,滿清領颱而不治荒廢二百年。重點在日本治颱五十年的近代化建設。颱灣乃得掙紮跟上國際的潮流。詎料終戰後,來自落後的中國大軍壓境,陷颱灣於空前的黑暗時代,至此擱筆。
 
  透過這本書,意圖讓颱灣人欣賞颱語之美,同時認識颱灣人辛酸苦楚的曆史。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許極燉

   
  颱灣高雄縣旗山人。屏東中學、颱灣大學曆史係、文化大學曆史研究所、東京大學東洋史博士班結業。除曆史之外,1980年以後更用力投入颱灣福佬語文的研究。

  1967年公費留日前,曾於旗山中學、颱北一女中、建國中學、景美女中、靜修女中以及文化大學任教多年。留日已四十餘年,前二十年被禁止迴颱灣,目前已從大學的教職退休,做文化工作的義工。

  (2001年日本颱灣語言文化協會創會會長,曆任顧問,現在迴任會長。)

  已齣版著作有:《颱灣話流浪記》、《颱灣語概論》、《颱灣話通論》、《常用漢字颱語讀音詞典》、《颱語文字化方嚮》、《颱語學講座》、《颱灣語文論集》、《颱灣近代發展史》、《颱灣研心錄》、《新颱灣研心錄》、《浮生尋夢紀行》、《尋夢記》,共著《尋找颱灣新座標》,譯書:《日本文化史通論》,編譯:《颱灣近代化祕史》等。

圖書目錄

序(李鴻禧)
自序
曆史事象寫真集
前言
羅馬字拼音方案
羅馬字對照錶
本文
【第 1 篇】颱灣的先史時代(~1624)
【第 2 篇】荷蘭據颱38 年(1624~1662)
【第 3 篇】鄭氏王朝22年(1662~1683)
【第 4 篇】康熙時代39 年(上)(1683~1722)
【第 5 篇】康熙時代39 年(下)(1683~1722)
【第 6 篇】雍正時代13 年(1722~1735)
【第 7 篇】乾隆時代60 年(上)(1735~1795)
【第 8 篇】乾隆時代60 年(下)(1735~1795)
【第 9 篇】嘉慶時代25 年(1795~1820)
【第10 篇】道光時代30 年(1820~1850)
【第11 篇】鹹豐時代11 年(1850~1861)
【第12 篇】同治時代13 年(1862~1874)
【第13 篇】光緒時代20 年(上)(1875~1895)
【第14 篇】光緒時代20 年(下)(1875~1895)
【第15 篇】明治治颱16 年(上)(1895~1911)
【第16 篇】明治治颱16 年(下)(1895~1911)
【第17 篇】大正治颱14 年(上)(1912~1925)
【第18 篇】大正治颱14 年(下)(1912~1925)
【第19 篇】昭和興衰(上)20 年(1926~1945)(上)
【第20 篇】昭和興衰(下)20 年(1926~1945)(上)
【附篇】生死交關(1943~1950)

圖書序言



請大傢來讀這本「七字仔詩細說颱灣史」

李鴻禧

  許極燉先生佮我像款是1967 年公費留學生,也同齊考入日本國立東京大學大學院,伊去讀文學院東洋史研究所博士班。彼此相識已經近半世紀瞭。
 
  在我的印象中,極燉兄一嚮真讀冊,做代誌也真認真,研究思考問題細膩頂真,淵博的學問和流利口纔,使伊論政評事、月旦人物,以及紹述曆史、提倡颱語,總是入木三分令人欽佩。東洋史研究所治學嚴謹,專攻日本、颱灣近代史,更加著愛麵對非常的考驗,伊會得寫齣優秀論文,得通在日本名門明治大學教冊,可見史學研究底柢真深。
 
  事實上,以後我佫知影極燉兄對颱灣語文,研究也真久長真有成果,也得到不少颱灣語文大師王育德博士的真傳。伊所寫的颱灣語文著書,可說著作等身,不是一般自稱颱語專傢所容易比並的。在2010 年我在無意中,讀到伊改寫鹿耳門漁夫編著的「颱灣白話史詩」的一部分,纔知伊對颱灣中下階層所愛的「颱灣七字仔白話詩」也有相當研究。尤其對錯綜復雜,生澀不容易瞭解的颱灣四百年史,會得通用淺白颱語,簡單明瞭作正確有係統解說介紹。互人嗬咾欽佩。
 
  極燉兄雖已年近八十腳兜,最近仍用真濟時間、費盡心神,春蠶吐絲、田螺過鼕;匯集伊的颱灣史學、颱灣語文學和颱灣七字仔白話詩的學問知識,以熱愛颱灣的心情,寫完「七字仔詩細說颱灣史」新冊。互我讀瞭深深感動,不忍釋捲。
 
  無想著,前無若久,極燉兄寫批信來,囑託我為伊這本新冊寫序。
 
  我感覺這是真大的光榮,卻其更加感覺惶恐不敢當。雖然,我規世人攏愛讀曆史,對颱灣語文也自細漢道有趣味,加減有下過功夫研究;同時自青少年時代就愛蒐買颱中瑞成書局的七字仔歌仔冊。實際上,對這的部分研究卻無夠深入;極加差不多是「半通師」爾爾,那敢替這本冊寫序。不過,想講彼此是久長老朋友,不知按怎去提辭。終歸尾纔想起不如來寫我讀這本冊的心得,用這來推薦讀者趕緊來閱讀、推廣這本冊,也是一個好步數、好想法。
 
  這本冊有真濟真深的意義,其中較重要的,有:
 
  一、作者強調,大戰前颱灣被日本殖民統治,戰後又被國民黨政權接管。這一百多年來,颱灣在外來統治者主導曆史文化之背景下,颱灣曆史被嚴重扭麯變造。咱颱灣若要建立在國際社會上有主體性國傢,就要先建立有主體性之本土文化,也就要客觀真實地由颱灣人寫自己的曆史。
 
  二、就曆史學來講,這本冊雖然祇有二十篇一百二十首七字仔白話詩;但在簡單、明瞭、通俗、親切之詩文中紹述颱灣四百年曆史,臧否外來政權政治之優劣,月旦外來統治人物之良窳時;不但時序係列條理明晰、斟酌細膩,客觀冷靜地尋稽其真誠正確;而且,其中有不少在其他史書上,不容易看到的曆史代誌;尤其在必要時,對相關史料會附詳細的註解。全書體係完整、內容豐富,實在真難得。
 
  三、本書使用現用已漸漸流失的颱灣”七字仔歌仔冊“白話詩體例寫作,在挽救颱灣語文文化上,意義重大深遠。在日治時代推展現代教育前,多數颱灣人識字無深,以七字仔押韻的歌仔冊白話詩,來使用、享受語言文字之美,是颱灣語文文化真重要基礎,也是當時社會中下普羅階層的最愛。本書作者在苦心謀求復興七字仔白話詩颱灣語文文化同時,專工逐字用羅馬字母注音,希望對颱語較青疏的青少年人或中年人也能利用讀這本冊時,正確讀齣颱語文,一石兩鳥,互人贊賞不已。
 
  極燉兄這二、三十年,在日本、颱灣、乃至美國四界奔走,講授颱灣語文,弘揚颱灣文化。伊如今已年逾古稀仍不懈怠。我在此祝福伊老康健,會得通看颱灣語文逐漸文藝復興。
 

 
  我有一個夢,用傢己的母語(福佬話)寫颱灣的曆史,這也是我的Life Work(畢生的事業工作),即條路有夠坎碣(kam kiat)。
 
  現在21 世紀瞭,但是,大多數的颱灣人,連大學教授對傢己的母語,曉讀,ma 曉寫,是諷刺?悲哀?可嘆?無奈!
 
  百鼕前,颱灣的社會時行一種用白話口語七字一句有押韻的「七字仔(chitri-a)」寫的歌仔冊。提供一般人認讀漢字兼娛樂。所謂歌仔毋(m)是歌詞,是有押韻,內容、文句通俗、好讀、好記,真心適。
 
  在研究颱語的過程中,接觸歌仔冊,真正會入迷。歌仔冊攏用颱語寫,但是,颱語白話音有2~3 成無正確的漢字,卻硬將漢字準做音標用,隻顧字音而無管字義,造成颱語文有〝牛頭馬嘴〞的現象。即款情形,目前佫較(kah)嚴重,不隻亂使套用漢字的颱語讀音,亦動員北京讀音亂舞一場;電視、報紙、歌詞互汝看兮霧sasa。

  我無自量力真貪心,研究曆史,又佫欲(veh)研究語言。五十年代著(di/在)曆史係學曆史,八十年代投入颱語的世界。由來有自,講來話頭長;二次大戰末期,颱灣人走空襲時期,讀小學四年,學校休業,序大人(父親)教我讀《韆金譜》、《韆字文》,冊攏是用漢字寫兮(e),攏用颱語讀。韆字文用文言音讀,而韆金譜用白話音讀,有真濟字就是看無,因為毋是(口語)本(正)字。
 
  颱語運用漢字用心良苦有智慧,參日本人學漢字有「異麯同工」的妙趣。日語漢字音有「音讀」(模仿中國的京音)佮「訓讀」(翻的讀音),而音讀又因時代無共(qang)主要有「吳音」(東吳六朝)佮「漢音」(長安音)。颱語共款,有白話音(吳音係)佮文言音(唐音係)兩種文白異讀,這是上基本的底。
 
  八十年代著(di)東京參颱灣學者朋友成立「颱灣學術研究會」後,我就利用會刊發錶研究颱語的心得。二韆年,颱灣母語教學開始以後,又佫組成《日本颱灣語言文化協會》推動颱語文化。
 
  九十年代,我開始會得通自由迴國,在颱南南鯤鯓擔任講座時,參鹿耳門漁夫熟似。當時伊自費印七字仔寫的《颱江詩刊》有送我。後來伊齣版《颱灣白話史詩》冊內有我的序文。七、八年前伊接受我的意見,將《史詩》的一部分改寫做讀本,我執筆,伊齣錢齣冊。以來,我一直掛意欲寫一本「完整」的七字仔詩颱灣史,就是即本冊。
 
  寫即本冊的準備工程,毋但(m na:不隻)費時曠日,其實亦纍積瞭一寡研究的成果。1994 年齣版一本編譯的《颱灣近代化秘史》,兩年後齣版《颱灣近代發展史》(650 頁)。颱語方麵,1988 齣版《颱灣話流浪記》,兩年後齣《颱灣語概論》(450 頁),佫兩鼕齣《常用漢字颱語讀音詞典》,以後佫有齣冊。即寡著述,雖然無夠成熟,料想用來做底編寫即本冊,應該傷(siun)離譜。
 
  即本《七字仔詩細說颱灣史》,是用七字一句押韻的口語韻文來錶現颱灣的曆史事象。一句詩錶現一件曆史事象,無法度描寫完整清楚,即個問題就用〝註解〞詳細說明來補救,所以「註解」正是「細說」曆史的〝操盤手〞。
 
  讀颱語既是無容易,讀颱語詩敢(qam)講無kah 睏難?無一定,因為七字仔詩攏是白話口語的詩,足好理解。而且,颱語久長以來就有用羅馬字做〝配套〞。羅馬字有幾仔式(system),雖然互相有淡薄仔齣入,卻無大礙。久長以來研究颱語當然有參羅馬字交陪過,亦有考案齣一套羅馬字採用di 即本冊裏。每一句詩的每一字攏有用羅馬字注讀音,無漢字者用羅馬字錶記。羅馬字母26 字無全部用,有淡薄仔羅馬字ABC 的智識者,保領真緊就會曉。另外每句詩攏有翻做中文。按爾,詩句的讀法有注音,理解有翻譯,掌握曆史事象猶佫有註解通(tang)好偎靠。
 
  四百鼕來的颱灣史,是先民曆盡韆辛萬苦渡過烏水溝來參原住民流汗、流目屎,流血水所交織齣來的「苦悶」的哀史。過去,無論是荷蘭或是鄭氏三代隻顧「反清復明」無心真正dua(在)颱灣「開國立傢」。滿清二百外鼕是「統而不治」,三年官兩年滿,放牛食草。日本為著欲互金雞母生金雞卵,用心經營颱灣50 鼕,無疑誤國民黨來以後亂舞一場,颱灣變成一座人間地獄。
 
  血淚詩史寫到tsia(這裏)告一段落。總是用母語寫颱灣史,即本冊旨在拋磚引玉,期待緊(快)有第二本齣現。
 
2015.9.20 於東京 許極燉 謹識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七字仔詩細說颱灣史》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意想不到的驚喜。我一直以為,曆史的學習,總是離不開枯燥的年代、冗長的記敘,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作者以其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颱灣曆史的深刻理解,將數百年來的颱灣大事,用精煉的七字古詩逐一呈現,讀來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有詩歌的韻律美。我特彆喜歡書中描繪早期拓荒者故事的詩句,那些字字句句都飽含著辛勞、堅韌和對未來的憧憬,讓人仿佛能聞到墾荒土地的泥土氣息,感受到那份從無到有的力量。而當曆史進入到更具時代特徵的篇章,例如不同政權更迭,社會變革,作者的詩句便充滿瞭張力,它並沒有迴避曆史的復雜性,而是用含蓄而有力的方式,將當時的社會矛盾、人們的生存狀態,以及曆史的走嚮,都巧妙地融入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描述一些重要的曆史人物時,並沒有采取簡單的贊美或批判,而是通過詩句,勾勒齣人物的性格特點、決策背景,以及他們對曆史進程的影響,使得這些人物形象更加立體豐滿。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將宏大的曆史敘事,與詩歌的精煉、抒情相結閤,讓讀者在輕鬆愉悅的閱讀中,不知不覺地深入瞭解颱灣的曆史。它不是一本冷冰冰的教科書,而是一部有溫度、有血肉、有靈魂的曆史畫捲,值得反復品讀。

评分

拿到《七字仔詩細說颱灣史》這本書,我內心是抱著一種既期待又有些許忐忑的心情。期待的是,用七字古詩來講述颱灣厚重的曆史,這本身就充滿瞭詩意和文化韻味,肯定比枯燥的說教要有趣得多;忐忑的是,擔心這種詩化的敘述方式是否會過於晦澀,難以理解,抑或是為瞭迎閤詩歌的形式而犧牲瞭曆史的準確性和深度。然而,當我真正翻開第一頁,隨著那些字字珠璣的七字古詩徐徐展開,我的疑慮便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仿佛穿越時空,親身經曆瞭那波瀾壯闊的颱灣史。作者在詩句的遣詞造句上,不僅追求音韻的和諧與格律的嚴謹,更巧妙地融入瞭對曆史事件的精準描繪和人物情感的細膩刻畫。例如,在描寫早期原住民的生活時,詩句中充滿瞭對山海的敬畏,對自然法則的遵循,勾勒齣一幅幅淳樸而富有生命力的畫麵,讓人不禁感嘆生命最初的模樣。而當筆鋒一轉,寫到荷蘭、西班牙人登陸,明鄭王朝興衰,清朝開發治理,乃至日據時期的種種磨難與抗爭,每一首七字詩都如同濃縮的電影鏡頭,將那些跌宕起伏的事件娓娓道來。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復雜曆史節點時的手法,他並非簡單羅列事實,而是通過詩的意境,將人物的無奈、掙紮、以及曆史洪流中的必然與偶然,都凝聚在短短的二十八個字之中,留給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和思考餘地。例如,在描繪鄭成功收復颱灣的壯舉時,詩句中激昂的號角聲似乎還在耳畔迴響,戰船破浪前行的氣勢撲麵而來,而隨後對降將的復雜心理描摹,又讓人感受到曆史人物並非臉譜化的英雄,他們也有著人性的光輝與局限。這種將宏大曆史敘事與個體情感細膩結閤的創作手法,無疑是本書最大的亮點,它讓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充滿瞭溫度和人情味的故事,觸動人心。

评分

《七字仔詩細說颱灣史》這本書,給我帶來的衝擊和啓發,是難以用言語完全錶達的。在我看來,這本書絕非一般的曆史讀物,它更像是一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用詩歌這種最純粹、最凝練的語言,講述瞭颱灣這片土地上,那一段段跌宕起伏、可歌可泣的曆史。作者的纔華在於,他能夠將復雜的曆史事件,通過七字詩這種高度濃縮的形式,錶現得淋灕盡緻,而且依然保持瞭曆史的準確性和深刻性。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有一部分詩,描繪瞭早期漢人移民如何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剋服萬難,開墾農田,建立傢園。詩句中,你仿佛能看到他們揮汗如雨的身影,聽到他們辛勤勞作的號子,感受到他們對這片土地深深的眷戀和認同。而當曆史走嚮更為復雜的階段,比如不同文化、不同族群之間的交融與衝突,作者的筆觸則變得更為細膩,他並沒有簡單地將曆史人物臉譜化,而是通過詩句,展現齣人物的復雜情感和多重動機,讓曆史人物活生生地齣現在我們眼前。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那些敏感的曆史節點時的剋製與深度。他並沒有迴避曆史的殘酷,但也沒有過度渲染悲情,而是用詩意的語言,將曆史的無奈、掙紮,以及其中蘊含的希望,都巧妙地融閤在一起,留給讀者充足的思考空間。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能夠讓曆史“唱”起來。那些原本可能湮沒在文字堆中的史實,在詩歌的韻律中,煥發齣瞭勃勃生機。它不僅僅是在講述曆史,更是在喚醒我們對於這片土地的情感連接。

评分

初次接觸《七字仔詩細說颱灣史》,我本以為這不過是一本趣味讀物,頂多能博人一笑,或者對曆史略知一二。可事實證明,我錯得離譜。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它用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將颱灣數百年來的曆史進程,梳理得井井有條,又飽含詩意。作者的功力體現在,他能夠在短短的七字詩句中,精準地概括一個時代背景,提煉齣一個關鍵事件,甚至捕捉到人物最核心的精神特質。我記得有幾首詩,在描繪早期漢人移民如何在這片土地上開墾、拓荒時,寥寥數語,便勾勒齣那種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艱辛,以及他們對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那種“落地生根”的決心,躍然紙上。而當曆史進入到更具衝突性的階段,比如不同政權更迭,族群衝突,或是抵禦外侮的時刻,詩句的節奏便變得更為緊促,字裏行間充滿瞭力量感和緊張感。作者並非刻意渲染悲情,而是通過詩的張力,將曆史的復雜性和殘酷性,以一種藝術化的方式呈現齣來,讓讀者在讀詩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曆史的厚重與沉痛。我尤其驚嘆於作者對於曆史細節的把握,那些我們可能在教科書上匆匆略過的事件,在詩中被賦予瞭鮮活的生命。例如,關於某次海上貿易的繁榮,某位官員的清廉勤政,或是某個地方的獨特風俗,作者都能用詩句點染,讓這些碎片化的信息,匯聚成一幅幅生動的曆史畫捲。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理解曆史。它不是枯燥的年代記,也不是空洞的理論說教,而是用最凝練、最富美感的語言,將曆史人物和事件“活”起來,讓讀者在吟詠詩句的同時,也完成瞭一次深刻的曆史迴顧和情感共鳴。

评分

剛拿到《七字仔詩細說颱灣史》這本書時,我曾猶豫過,擔心這種以詩歌為載體的曆史敘述,會不會顯得過於陽春白雪,不易理解。但真正閱讀之後,我的顧慮完全被打消瞭。作者的筆力非常老道,他用七字古詩的格式,卻講述瞭內容極其豐富、年代跨度極大的颱灣曆史,而且語言並不生僻,反而充滿瞭畫麵感和故事性。在書中,我看到瞭早期原住民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圖景,感受到瞭不同時期移民遷徙的艱辛與希望,也體會到瞭政治動蕩、社會變遷帶來的種種衝擊。作者在詩句中,常常運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和意象,將抽象的曆史概念轉化為生動具體的畫麵,讓讀者能夠輕鬆地“看”到曆史。例如,描繪海峽兩岸往來的詩句,寥寥數語,便勾勒齣“一帆風順”的景象,又暗含著“驚濤駭浪”的風險。而當寫到民族衝突或外來入侵時,詩句的節奏便變得更加緊張,字裏行間透露齣傢園保衛的決心和反抗的勇氣。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曆史人物時,那種細膩而多維度的刻畫。他沒有將人物簡單地分為好人或壞人,而是通過詩句,展現齣人物的內心掙紮、權衡取捨,以及他們所處的曆史環境對他們的影響。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非常獨特的閱讀體驗,它將曆史的厚重與詩歌的靈動完美結閤,讓讀者在欣賞美的同時,也完成瞭對颱灣曆史的深刻理解。它不僅僅是一本曆史書,更是一部關於颱灣精神的寫意畫。

评分

我必須說,《七字仔詩細說颱灣史》這本書,給瞭我一種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作者的纔華在於,他能夠將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颱灣曆史,用七字詩這種高度凝練且富有美感的語言,一一呈現齣來。我原本以為,這樣的敘述方式可能會過於抽象,但事實證明,我完全低估瞭作者的功力。他不僅在詩句的音韻和格律上做得齣色,更重要的是,他將曆史事件的精髓,以及人物的情感,都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得每一首詩都飽含深意,引人入勝。例如,書中有一部分詩,在描繪早期移民如何在這片土地上艱辛求生時,寥寥數語,便勾勒齣那種“披荊斬棘,落地生根”的決心,以及對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讓人不禁感嘆生命的頑強。而當曆史進入到更為復雜的時期,比如政治的動蕩、文化的衝突,作者的筆觸則變得更加厚重,他用詩的張力,將當時的社會氛圍、人們的無奈與抗爭,都刻畫得淋灕盡緻,卻又不失曆史的客觀性。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曆史細節時的獨到之處,那些我們可能在教科書上匆匆略過的信息,在詩中被賦予瞭鮮活的生命,仿佛一下子就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的脈搏。這本書的獨特價值在於,它將知識性與藝術性完美結閤,讓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充滿瞭溫度、情感和美感的故事,它能夠觸動讀者的內心,引發深刻的思考。

评分

《七字仔詩細說颱灣史》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次閱讀體驗,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作者用其獨特的七字詩語言,將颱灣這片土地上,從古至今,無數個鮮活的曆史瞬間,都化為瞭凝練而富有生命力的詩句。我最欣賞的地方在於,作者的詩歌不僅在形式上追求格律嚴謹,更在內容上緊扣曆史事實,而且充滿瞭人文關懷。他筆下的曆史人物,不再是紙上的符號,而是有血有肉,有喜怒哀樂的個體。例如,在描寫某個民族英雄的壯舉時,詩句中充滿瞭豪邁與悲壯,讓人感受到那種為瞭傢國民族不惜犧牲一切的偉大情懷;而在描述普通民眾在時代洪流中的掙紮與無奈時,詩句則又顯得格外細膩,充滿瞭同情與理解。這本書的敘事,並非簡單的綫性推進,而是通過詩歌的聯想和跳躍,將不同時期、不同事件巧妙地串聯起來,形成瞭一幅幅生動而豐富的曆史圖景。我常常在讀完一首詩後,會陷入沉思,迴味其中蘊含的曆史信息和作者的獨特見解。它讓我深刻地認識到,曆史的進程,是由無數個個體的選擇和命運交織而成的,每一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色彩和聲音。這本書的偉大之處在於,它用最美的語言,講述瞭最厚重的曆史,它讓我對颱灣這片土地,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情感連接。

评分

《七字仔詩細說颱灣史》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極其深刻且富有啓發性的閱讀之旅。作者的創作手法,堪稱獨樹一幟。他沒有采用傳統的流水賬式敘述,而是將颱灣曆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都濃縮成一首首精煉的七字古詩。讀這些詩,我仿佛能穿越時空,親身經曆那些波瀾壯闊的年代。作者的文字功底毋庸置疑,他不僅能夠準確地描繪曆史場景,更能在短短的詩句中,注入深刻的情感和思考。例如,在描繪早期先民篳路藍縷、開墾這片土地時,詩句中充滿瞭艱辛與希望,讓人感受到那種“與天爭地”的生命力。而當筆鋒轉嚮描述不同政權交替、社會變遷時,詩句的節奏便變得更加緊湊,字裏行間透露齣曆史的復雜與無奈,以及人民在變革中的掙紮與追求。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一些曆史人物時,那種不動聲色的刻畫。他沒有簡單的臉譜化,而是通過詩句,展現齣人物的性格特徵、決策背後的考量,以及他們對曆史進程的微妙影響,讓這些人物形象更加立體和真實。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能夠讓曆史“唱”起來,讓那些原本可能被遺忘的細節,在詩歌的韻律中重新煥發生機。它不僅僅是提供知識,更是激發情感,讓讀者在欣賞詩意的同時,深刻地理解和感受颱灣這片土地的厚重曆史。

评分

讀完《七字仔詩細說颱灣史》,我感覺自己像是參加瞭一場穿越時空的盛宴,而作者就是那位技藝精湛的嚮導,用他獨特的七字詩語言,引領我飽覽瞭颱灣這片土地的滄桑巨變。這本書的敘事方式,可以說是一種“微言大義”的典範。每一首詩,雖然篇幅不長,但其背後蘊含的信息量卻是驚人的。作者仿佛擁有點石成金的魔力,將那些宏大、復雜、甚至有些冗長的曆史事件,凝練成短短的二十八個字,而且每一字都恰到好處,飽含深意。我尤其喜歡作者在詩句中加入的那些充滿地方特色的詞匯和意象,這使得整個敘述更加生動鮮活,也更能體現颱灣本土文化的獨特魅力。例如,在描寫早期居民與自然和諧相處時,詩句中描繪的山巒、河流、以及各種動植物,都充滿瞭生命力,讓人仿佛能聞到泥土的芬芳,聽到風吹過竹林的沙沙聲。而當曆史進入到更具衝突的年代,詩句的色彩便變得更為濃烈,那種傢國情懷,那種民族氣節,都在詩人的筆下得到瞭淋灕盡緻的展現。我曾反復閱讀過幾首關於颱灣人民在不同曆史時期反抗壓迫、爭取獨立的詩篇,那些字句中磅礴的氣勢和不屈的精神,讀來讓人熱血沸騰,甚至眼眶濕潤。作者並非簡單地敘述曆史的“是什麼”,他更注重挖掘曆史的“為什麼”和“怎麼樣”,通過詩的意境,將人物的內心世界,事件的因果聯係,以及曆史發展的大趨勢,都巧妙地融匯其中。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詩歌的力量並不僅僅在於其形式的美感,更在於其能夠承載和傳遞深厚的情感與思想。它讓冰冷的史實,擁有瞭溫度,讓遙遠的過去,變得觸手可及。

评分

拿到《七字仔詩細說颱灣史》這本書,我第一感覺就是:這太有創意瞭!用七字古詩來敘述颱灣曆史,聽起來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然而,當我真正翻開書頁,跟隨作者的詩句走進颱灣的曆史長河時,我纔明白,這不僅僅是創意,更是作者深厚功力和獨特視角所造就的藝術品。作者的纔華體現在,他能夠將那些復雜、龐大的曆史事件,用極為凝練的七字詩句,精準而生動地呈現齣來,而且不失曆史的嚴謹性。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有一部分詩,描寫瞭早期漢人移民如何在這片陌生土地上,與自然搏鬥,建立傢園。詩句中充滿瞭汗水、辛勞,也飽含著對未來的期盼,讓我仿佛看到瞭那一代人的堅韌與勇氣。而當曆史進入到更具衝突性的時期,比如外來政權的統治,民族的抗爭,作者的詩句便充滿瞭力量感和緊迫感,他用含蓄而富有張力的語言,將當時的社會動蕩、人民的苦難與反抗,都刻畫得淋灕盡緻。我特彆喜歡作者在詩句中加入的那些充滿生活氣息的意象和細節,這使得整個敘述更加鮮活,也更能體現颱灣本土文化的獨特魅力。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打破瞭傳統曆史讀物的沉悶感,用詩歌這種極具感染力的藝術形式,將曆史變得觸手可及,充滿瞭溫度和情感。它不僅僅是一本講述曆史的書,更是一部喚醒我們對這片土地深厚情感的詩篇。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