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颱灣曆史閱覽(2版)

戰後颱灣曆史閱覽(2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陳儀正式接收颱灣,揭開瞭中華民國政府統治颱灣的序幕。但此時的中華民國政府的主體仍在中國大陸,颱灣是她邊陲統治區域。直到一九四九年國民黨當局在國共內戰遭到嚴重挫敗,中華民國政府遷颱,颱灣儼然成為統治的重心。中華民國的發展,在現實政治上與颱灣密不可分。
  
  一九九○年前,中華民國政府以中國唯一閤法政府自居,國民黨當局為鞏固地位,實施動員戡亂和戒嚴,並在國際外交遭到嚴重挫敗後,進行有限度的內部改革方案。隨著時代的推演,由蔣介石時代的「硬式威權」到蔣經國時代的「軟式威權」,黨外的活動在政府的打壓下,反倒熱絡瞭起來,文化逐漸復甦,鄉土文學運動興起,本土文化的種子已在民間悄悄發芽……。
  
  作者耗費瞭近三十年的時間,蒐集檢閱大量史料檔案,完成這部跨時代的著作。不同於一般的學術著作,主要記錄作者對戰後颱灣曆史解釋觀點。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薛化元


  颱灣大學曆史研究所博士。曾任政治大學曆史學係教授兼主任、政治大學颱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颱灣曆史學會理事長,現任政治大學颱灣史研究所教授。著有《颱灣貿易史》(閤著)、《颱灣地位關係文書》、《戰後颱灣人權史》(閤著)、《《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民主憲政與民族主義的辯證發展--張君勱思想研究》等。

圖書目錄

作者序
導論
一九四五年到一九四九年
一九五○年到一九七○年
一九七一年到一九八七年
一九八八年到二○○○年
索引

圖書序言

戰後颱灣史發展的一個軌跡
 
一八九五年颱灣割讓給日本,結束瞭隸屬於中國的時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羅斯福總統、英國邱吉爾首相及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在開羅舉行會議,更發布瞭所謂的「開羅宣言」。雖然「開羅宣言」並不是國際法上的條約,沒有領土轉移的國際法效力,但是它在現實國際政治上則有其重要的意義,因為它宣告瞭當時主要的盟國對戰後政治安排的取嚮:國民政府取得美國羅斯福總統的支持,在戰後取得颱灣。在此背景下,國民政府在開羅會議後,先後成立瞭颱灣調查委員會,草擬瞭颱灣接管計畫綱要。而在德國投降之後,在美國總統杜魯門的代為簽署的狀況下,邱吉爾及蔣介石和他發錶瞭「波茨坦宣言」。日本天皇則在美國於廣島、長崎投擲兩顆原子彈之後,宣布接受「波茨坦宣言」,並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透過日本天皇的「玉音放送」,嚮日本國內宣告投降的訊息。日本投降後,聯閤國最高統帥麥剋阿瑟鏇即發布第一號命令,而根據第一號命令,便由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派的代錶陳儀負責接收颱灣。
 
就這樣,在絕大多數颱灣人民沒有如同朝鮮人民要求當傢作主之際,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陳儀正式接收颱灣,揭開瞭中華民國政府統治颱灣的序幕。雖然,就現實政治而言,此後颱灣即在中華民國的統治下,不過,在國際法上對此一事件的意義仍有不同的說法。縱使是在國民黨馬英九政府下,總統府舉行的展覽,也明白提齣中華民國政府是在一九五二年生效的舊金山和約和颱北和約(中華民國與日本國和平條約)下,纔取得颱灣的領有權。更不用提,自一九四五年以後,根據國際法主張颱灣地位未定論(特彆是在舊金山和約之後),或是認為颱灣主權應該歸屬颱灣人民(住民)的主張。而戰後颱灣的曆史,也就在此一國際地位錯綜復雜的狀況下展開。
 
換言之,颱灣的國際地位在國際法上雖有相當的討論空間,但是中華民國政府(國民政府)自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以後,已經用其國內法長期統治颱灣。從中國引進的製度、文化,在政治的強勢下成為主流,這是戰後颱灣曆史「橫的移植」的一麵。就此側麵而言,當然還有以後主要受美國影響,導入的歐美文化。不過,原本颱灣的本土傳承,包括日治時期的製度以及文化發展成果,雖然相對弱勢,仍是颱灣曆史「縱的繼承」的展現。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