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台湾历史阅览(2版)

战后台湾历史阅览(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陈仪正式接收台湾,揭开了中华民国政府统治台湾的序幕。但此时的中华民国政府的主体仍在中国大陆,台湾是她边陲统治区域。直到一九四九年国民党当局在国共内战遭到严重挫败,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台湾俨然成为统治的重心。中华民国的发展,在现实政治上与台湾密不可分。
  
  一九九○年前,中华民国政府以中国唯一合法政府自居,国民党当局为巩固地位,实施动员戡乱和戒严,并在国际外交遭到严重挫败后,进行有限度的内部改革方案。随着时代的推演,由蒋介石时代的「硬式威权」到蒋经国时代的「软式威权」,党外的活动在政府的打压下,反倒热络了起来,文化逐渐复甦,乡土文学运动兴起,本土文化的种子已在民间悄悄发芽……。
  
  作者耗费了近三十年的时间,蒐集检阅大量史料档案,完成这部跨时代的着作。不同于一般的学术着作,主要记录作者对战后台湾历史解释观点。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薛化元


  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曾任政治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主任、政治大学台湾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台湾历史学会理事长,现任政治大学台湾史研究所教授。着有《台湾贸易史》(合着)、《台湾地位关系文书》、《战后台湾人权史》(合着)、《《自由中国》与民主宪政》、《民主宪政与民族主义的辩证发展--张君劢思想研究》等。

图书目录

作者序
导论
一九四五年到一九四九年
一九五○年到一九七○年
一九七一年到一九八七年
一九八八年到二○○○年
索引

图书序言

战后台湾史发展的一个轨迹
 
一八九五年台湾割让给日本,结束了隶属于中国的时代,成为日本的殖民地。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罗斯福总统、英国邱吉尔首相及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在开罗举行会议,更发布了所谓的「开罗宣言」。虽然「开罗宣言」并不是国际法上的条约,没有领土转移的国际法效力,但是它在现实国际政治上则有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宣告了当时主要的盟国对战后政治安排的取向:国民政府取得美国罗斯福总统的支持,在战后取得台湾。在此背景下,国民政府在开罗会议后,先后成立了台湾调查委员会,草拟了台湾接管计画纲要。而在德国投降之后,在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代为签署的状况下,邱吉尔及蒋介石和他发表了「波茨坦宣言」。日本天皇则在美国于广岛、长崎投掷两颗原子弹之后,宣布接受「波茨坦宣言」,并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透过日本天皇的「玉音放送」,向日本国内宣告投降的讯息。日本投降后,联合国最高统帅麦克阿瑟旋即发布第一号命令,而根据第一号命令,便由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派的代表陈仪负责接收台湾。
 
就这样,在绝大多数台湾人民没有如同朝鲜人民要求当家作主之际,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陈仪正式接收台湾,揭开了中华民国政府统治台湾的序幕。虽然,就现实政治而言,此后台湾即在中华民国的统治下,不过,在国际法上对此一事件的意义仍有不同的说法。纵使是在国民党马英九政府下,总统府举行的展览,也明白提出中华民国政府是在一九五二年生效的旧金山和约和台北和约(中华民国与日本国和平条约)下,才取得台湾的领有权。更不用提,自一九四五年以后,根据国际法主张台湾地位未定论(特别是在旧金山和约之后),或是认为台湾主权应该归属台湾人民(住民)的主张。而战后台湾的历史,也就在此一国际地位错综复杂的状况下展开。
 
换言之,台湾的国际地位在国际法上虽有相当的讨论空间,但是中华民国政府(国民政府)自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以后,已经用其国内法长期统治台湾。从中国引进的制度、文化,在政治的强势下成为主流,这是战后台湾历史「横的移植」的一面。就此侧面而言,当然还有以后主要受美国影响,导入的欧美文化。不过,原本台湾的本土传承,包括日治时期的制度以及文化发展成果,虽然相对弱势,仍是台湾历史「纵的继承」的展现。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