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韆三百萬颱灣人民已為自己贏得世界盃。
不是在足球場上,而是在球員的更衣室。
幾個國傢隊穿著颱灣生産的球衣不足為奇。
令人驚訝的是,這些球衣是用寶特瓶迴收製成的。
─2014年6月巴西世界盃足球賽,法國《費加洛報》(Le Figaro.fr)報導,陳傢弘譯。
靠著接收二戰之後日本人留下的紡織設備,以及紡織業者隨國民政府遷颱帶來的原料、設備,在美援與政府政策鼓勵下,紡織業成為颱灣最先起步的工業。如今麵對國內外政經局勢動盪、環保及勞工意識抬頭等形勢,颱灣的紡織成衣業依舊在風雨中站穩腳步,調整企業體質,建立品牌與國際接軌,拓展海外市場,成為颱灣在全球市場中少見的産業之星。
封麵故事── 攝於1975年新光紡織士林廠(原址為今新光醫院),從中可以清楚看到當時使用的紡紗設備,以及主要的勞動力:女工。本圖前排右一蹲者,為相片提供者陳琮淵先生的母親簡素蘭女士。簡女士年輕時隻身到颱北打拚,1975年時因婚約而離開新光紡織,本相片為簡女士離職前的紀念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