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伊迪丝.华顿 Edith Wharton, 1862~1937
原名为伊迪丝.纽博.琼斯(Edith Newbold Jones),出身于富裕的上层阶级,伊迪丝.华顿年幼时与父母一起游历欧洲,之后随同父母返回美国定居,在纽约、纽波时的罗德岛享受富裕的童年。不久她就展露出创作天赋,十八岁即完成一则短篇故事(Fast and Loose),并且在《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发表诗歌。
经历一段备受男方母亲阻挠的订婚之后,伊迪丝.华顿与富裕的运动家艾德华.华顿(Edward Wharton)结婚,尽管与夫婿拥有相似的出身背景、旅游方面的品味也相同,这桩婚姻还是由于丈夫出轨,以失败告终。
华顿的第一本小说《欢乐之家》(The House of Mirth, 1905),小说出版后受到瞩目,获得文学上的成功,六年之后的《伊桑.弗洛姆》(Ethan Frome, 1911)奠定华顿身为重要小说家的名声。华顿一生的挚友是知名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而在1920文学的金色年代,她往来的对象多是作家、艺术家,例如费兹杰罗(F. Scott Fitzgerald)、安德列.纪德(Andre Gide)、辛克莱.路易斯(Sinclair Lewis)、尚.考克多(Jean Cocteau)、杰克.伦敦(Jack London)。
1913年,伊迪丝与丈夫离婚,此后余生多在法国度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伊迪丝组织起慈善收容所,以安置难民。她在战争期间的善行让她获得骑士荣誉勋号。
1920年,出版《纯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隔年旋即荣获普立兹奖,华顿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性作家。为了鼓励年轻作家,她的足迹遍布欧洲各地。每天早晨,她都习惯斜躺在床上写作,一如往常,她掷下每一页刚落笔完成的纸片,当写作告一段落,就可拾起这些纸页以编排成书。
经历一场严重的中风后,1937年8月11日,华顿离世,长埋于法国凡尔赛的美国人的墓地。
译者简介
贾士蘅
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考古人类学系硕士,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及艺术史系博士班肄业,威斯康辛大学中文系博士班肄业。现从事自由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