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日本大地震,震垮瞭建築,也震齣瞭對建築的省思
伊東豊雄深度思考而成的「後311建築觀」
從人、環境、建築及建築師,重新定義建築的價值與意義
「身為建築師的我們能做些什麼?建築師真的是必要存在嗎?」311後,伊東豊雄思考著……
地震過後,伊東豊雄參與岩手縣釜石市的重建計畫,在災區各地興建的聚集場所「眾人之傢」。如「閤掌造型」的集閤住宅,強調與居民的心靈相係,作為心靈之所;沒有都會氣息,也沒有個人原創風格的展現,而是與當地居民齊心協力完成……。
建築,不再隻是打造個人作品,而是與居住者交流及對話,它同時也擔負起社會責任,扮演連結建築、人與環境的角色,伊東豊雄的後311建築觀,從「心」開始,迴歸建築的初衷,讓建築,以人與自然的關係為起點,重新齣發!
伊東豊雄的後311建築觀: 人──建築要以居住者的需求為主要考量
建築從311過後,轉變成以「民眾需求」為優先考量,而非隻是建築師的一項作品。
環境──讓建築融於自然,與自然環境更加契閤。
減少建築本身的能源消耗,解放建築且融入自然的這條路邁進,讓建築與內外環境更為貼近。充分利用再生能源,我們必須思考與自然環境更契閤的建築,所以建築不能再禁錮於頑固的幾何學中,必須與自然環境有所連結。
建築物──從「心」打造齣的建築,纔能讓建築物真正地發揮力量
即使是災後所興建的建築物,都能讓受災居民待在建築物中時,擺脫孤獨感,這纔是真正讓建築本身所發揮的功用處。
建築師──捨棄現代化的自我,纔有未來
隻要齊心協力,剋服建築師的利己主義,就算是風格再怎麼特殊的錶現,也能超越個人境界。縱使往後必須麵對一連串的嘗試與挫敗,也能成為下一個時代的建築。
311震災,讓我們重新思考「建築為何」。──伊東豊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