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灵魂

橡皮灵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井上梦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超」缜密诡谲的悬疑情节, 足以在推理史上留名的冲击之作! .入选2013年度「这本推理小说真了不起!」 .读卖新闻、日本经济新闻、POST周刊、别册文艺春秋等,读者、书店店员、各大书报杂志回响不断! .日本再版不断,百分之百的翻转体验!请务必「亲自」阅读确认! .全书以披头四乐团的经典名曲贯串,并以多人自述视角铺展故事,新奇大胆的笔法、惊人诡谲的反转、蛛丝马迹的微小提醒,绝对挑战所有推理读者的功力! Side A Track.1 You are my destiny(你是我的命运) 为音乐杂志撰写披头四乐评,是宅男铃木诚与外界唯一的连结。 而无数的阴错阳差和一场车祸,让模特儿绘里坐上了铃木爱车的前座。 满溢的美丽女人香气,从此深深刺进这向来与女性无缘的男人胸口。 一切都是命运!否则,该如何说明之后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呢? Side A Track.2 Maxwell's Silver Hammer(麦斯威尔的银色榔头) 开始以绘里守护者自居的铃木,尝受到人生最强怒气的爆发! 他忍不住动手杀了一个个「纠缠」绘里的男人, 就像〈Maxwell's Silver Hammer〉歌词所描写的变态杀人犯, 在认识绘里之前,铃木只是一个阴郁安静,又无害的男人。 只是从那时起,就好像扣错了钮釦般,人生一切都开始变调了…… Side A Track.3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比伯军曹寂寞芳心俱乐部) 不管发生什么事,铃木发誓都会尽全力保护绘里。 对于因为疾病而有了怪物般外貌的铃木来说, 守护绘里,为他找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而这可能是,他最初、也是最后的恋爱了…… 日本读者盛赞 足以在推理史上留名的冲击之作!(金高堂土佐山田店 生驹圣氏) 书里描写了命运的邂逅。(书评家 杉江松恋) 迟迟合不拢我的嘴(兵库县 10~19 男性) 「这、这是什么!?」(千叶县 30~39 女性) 精采得没话说。出色杰作(东京都 50~59 男性) 好一阵子,我说不出话来(东京都 20~29 男性) 看到尾声我哑然无语,读完全书我愕然失神(神奈川县 30~39 男性) 精采。这本书本身就如同一部讲究的艺术作品(纪伊国屋书店 横滨港都未来店 安田有希) 震撼的情节让我体内彷彿有某些东西崩解、产生共鸣(三省堂书店 营业本部 内田刚) 读完后心里充满哀伤和羡慕(京都府 40~49 女性) 赌上一辈子的犯罪和爱恋,我不觉得一切都是徒劳(大坂府 30~39 女性) 只觉得心酸、好心酸(爱知县 30~39 女性) 我无法相信,铃木诚也能像我一样去爱人。然而爱本无罪啊。(福井县 20~29 女性)推理小说的震撼度、运用披头四的精巧度、恋爱小说的纯度,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杰作!(常磐书房 本店 宇田川拓也)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井上梦人  Yumehito Inoue

  1950年生。曾与德山谆一组成推理作家组合「冈嶋二人」。1981年以《让明天好天气》入围第27届江户川乱步奖,1982年以《焦茶色的粉彩笔》荣获第28届江户川乱步赏出道。

  之后二人继续合作进行推理小说的创作。1986年以《巧克力游戏》获第三十九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1989年以《99%诱拐》一书获第十届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

  1989年以「冈嶋二人」的名义发表《克莱因之瓶》一书后,两人宣布解除合作关系。

  1992年井上改笔名为井上梦人继续创作,并发表新作《有人在里面……》正式「再出道」,并于翌年出版《两个怪人——冈嶋二人盛衰记》公开这个创作组合从相遇到拆伙的过程。着作有《the TEAM》、《风一吹桶店生意兴隆》、《梅杜莎,看镜子》(暂译)等。
 
译者简介

詹慕如
 
  自由口笔译工作者。翻译作品散见推理、文学、设计、童书等各领域,并从事艺文、商务、科技等类型之同步口译、会议、活动口译。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你说什么?」猪俣达也回头看着我。看来刚刚嘟囔在嘴里那些话,都传到猪俣身后了。「什么不一样?」 

我暗自后悔不该脱口而出,对再三追问的猪俣摇摇头。 

「也没什么啦……不过严格说来,〈Lollipop〉并不是六○年代的歌。」 

「不是?」 

我指着猪俣正在操作的iPod。iPod连接着基座音箱,把声音外放。我也有BOSS的喇叭,不过这还是第一次听到iPod专用喇叭的音质。 

喇叭传出旋律轻快的女声合唱。当然,我并不讨厌〈Lollipop〉这首曲子。不过,一样是Lollipop,比起现在这首,我更喜欢Ronald & Ruby的原唱版本。 

「这是The Chordettes的版本吧。」 

「……应该是吧。」 

猪俣边说边看了一眼iPod。 

「Chordettes的Lollipop在畅销排行榜上大出风头,是一九五八年。在美国爬到告示牌排行榜第二名、全英国第六名。」 

猪俣不置可否地回头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咧嘴一笑。 

「五八年,那也差不多是六○年代了嘛。」他开始胡扯。「总之就是一种气氛嘛,或者说气息?我只是想要那种画面,让模特儿容易摆姿势,这就是我体贴的地方啦。毕竟声音又不会拍进照片里。」 

果然没必要说的,我轻轻点点头。 

当然,真要争辩还有太多地方可以挑剔。一九六○年代是西洋音乐面临历史性大变动的时代。猪俣提到六○年代的气氛,但六○年代前半和后半无论是重量感或色调都完全不同。我想根本就没有一种足以概括六○年代的空气感。 

假如非得举出一个代表六○年代的艺术家,当然非披头四莫属。从许多角度看来,披头四确实都是始于这个时代之地壳变动的震源。因为六○年代的流行音乐以这四人组合为核心,彻头彻尾地改头换面。 

气氛—? 

其他人也就罢了,我真不想听到身为音乐专业杂志的编辑猪俣,如此信口胡诌。但是猪俣不说我也了解,现在我们身处之处并不适合播放披头四的音乐。他想替杂志拍的照片,应该是像《美国风情画》那部电影里的感觉吧。
 
汉堡店前的停车场——我半倚在角落的矮树篱上,看着前方的拍摄工作。 

巨大的霓虹招牌遮盖住入口上方,外墙涂成水蓝和粉红两色,白色窗框更强调出复古免下车餐厅的味道。店门前斜停着鲜红福特雷鸟和柠檬黄的Corvette Stingray。正在这两辆车周围摆着姿势的两男两女,也都活脱从怀旧老电影中跳出来的打扮。 

猪俣挑选的BGM不知不觉中曲风一转,变成五黑宝合唱团的〈Smoke gets in your eyes〉。对了,这首歌畅销也是在一九五九年,并不是六○年代。这我当然没有对猪俣说。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