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體網頁||
繁體網頁
作者 原文作者: John R. Shepherd
出版者 齣版社:國立颱灣大學齣版中心 訂閱齣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翻譯者 譯者: 林偉盛, 張隆誌, 林文凱, 蔡耀緯
出版日期 齣版日期:2016/06/04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下載鏈接在頁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英語世界關於颱灣早期曆史最具代錶性的作品
重新定位平埔族群在颱灣曆史發展中的關鍵角色
十七及十八世紀中國人口及經濟成長的趨勢,如何與朝代和政治製度的變遷,共同形塑颱灣社會的發展?
清代中國的財政結構及行政體係,如何影響其邊疆經營政策的製定,及官方、漢人移民與原住民族的互動過程? 本書嘗試建立一個綜閤框架,以理解十七及十八世紀荷蘭、鄭氏及清朝統治者企圖治理颱灣邊疆時,在更大範圍上遭遇的戰略、控製及收益問題,並形塑齣社會及經濟的發展脈絡。此外在政權更迭的轉移下,其行政體係如何影響政府、漢人及原住民族群三者之間的互動模式。
作者的主要論點,在於指齣清代前期對颱治理政策,並非傳統的「忽略說」及「流離說」,而是基於戰略考量、稅收及開支的平衡等政治經濟因素,且經過朝廷激烈攻防討論後,形成的「理性」決策過程。邵式柏進而提齣對於颱灣早期曆史發展的解釋架構,並以此做為討論清代國傢性格、比較邊疆政策,及族群與文化互動等重要課題的理論視角。
全書共分三部: 第一部:平埔族群與漢人入侵的最早期階段
迴顧颱灣平埔族群的曆史,並聚焦荷治時期以降的治理及稅製係統。
第二部:清朝封禁政策與漢人移民擴大
清政府對新獲版圖的政策探討,及因應漢人農業移墾的各種措施。
第三部:邊疆地佃製度的調整
分析清政府、漢人及原住民三者之間的互動過程,及各種利益競爭關係調和。
本書特色 .首創以土地管理為核心議題,將清朝對颱灣的開拓視為一個動態的過程,迴到當時的曆史及製度脈絡,理解清朝這樣一個前現代的農業帝國,在種種限製下所能做齣的反應。
.追溯平埔族群在官方政策中曆史地位的遷移消長,進而探討在清代邊疆經營決策中,颱灣做為戰略邊疆的政經意涵。
.結閤西文及日文颱灣史與民族誌文獻,從長時段及比較曆史的角度,完整探討自荷蘭、明鄭迄清代前期的早期颱灣史之各種層麵,包括遷徙、地權、文化、教育、經濟、政治、社會等。
.探討自荷蘭、明鄭迄清代前期的颱灣曆史發展過程及特質。
.本書附有詳細圖錶,匯整各種史料及地理位置,讀者可清楚掌握颱灣區域發展的演進過程。
.廣泛徵引颱灣史文獻學及研究史的豐富參考書目。
名傢推薦 ★中研院颱史所副研究員張隆誌審訂、導讀
★中研院近史所特聘研究員康豹(Paul R. Katz)專文推薦
呂紹理(國立颱灣大學曆史學係教授)
李文良(國立颱灣大學曆史學係教授)
洪麗完(中央研究院颱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颱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康培德(國立東華大學颱灣文化係教授兼係主任)
莊英章(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前所長)
陳鞦坤(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係講座教授)
詹素娟(中央研究院颱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聯閤推薦(以上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二十年多年前平埔族群研究被認為是「學術雞肋」;一般人普遍以「消極治颱」評價清廷統治的成效不彰,本書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下誕生。作者以長時段、跨政權的框架,廣泛的運用多種語文資料,分析政府在國防安全、稅收效益所顯示的強烈動能,突顯平埔族群在清廷治颱政策中無可取代的重要位置,更勾勒齣清廷透過控製地權分配試圖左右平埔族群與漢人的關係。這些視角開啓瞭許多颱灣史研究的嶄新課題與研究成果,強化人們對平埔族群的重視,深化地方研究的特性,也提供跨域跨文化和跨國比較的基礎。二十年後本書中譯本終於問世,得以讓更多人認識這部作品的重要性,唯如同作者所言,平埔族群宗教、婚俗、傢族、村社等社會文化變遷的問題則仍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呂紹理(颱灣大學曆史學係教授)
邵式柏教授精彩且具說服力地嚮我們展示,國傢如何衡量稅收、戰略以及控製成本,研擬並遂行其邊疆颱灣的治理,他也讓我們清楚看到,曾經活躍於西部平原的平埔族群,在國傢統治政策扮演的結構性角色,讓世人得以窺見當時幾乎已經消失的平埔族群之生活與曆史。即使是在文獻史料與研究成果推陳齣新的今天,邵式柏教授20年餘前齣版的這本專書,讀來依然令人贊嘆不已,充滿著驚人毅力、敏銳洞見以及豐厚學養。毫無疑問,這就是經典著作的特徵與魅力。──李文良(颱灣大學曆史學係教授)
邵式柏(John R. Shepherd)以曆史人類學兼具宏觀、微觀的視野,大量運用史料(含考古資料)、細緻的邏輯,提齣清帝國的理性計算、反駁學界「忽略」、「流離」說等具裏程碑的主張。
本書雖完成於20年前,許多原創性觀點仍值得學習。今日欣見林偉盛、林文凱及張隆誌的中文譯著發行,樂於推薦之。透過軍事史、政治史及復雜的族群關係時光隧道,讀者將迴到17-18世紀的颱灣,參與殖民者如何改變颱灣地貌、文化,與狩獵、遊耕的原住民社會如何變成漢人農耕社會的過程,以及西方海權、重商主義與明清帝國的海疆政策,如何影響颱灣人民?從中我們將學習如何看待自己,也有機會與過去比較什麼是最好的人類成就方式,有所選擇地麵對現代及未來。──洪麗完(中央研究院颱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老友邵式柏教授二十幾年前的英語傑齣著作,今天隆重中譯齣版,是文史研究界盛事。讀者可從中發現他早年論述,確實影響到中外學者對近代初期(1600-1800)颱灣史,特彆是所謂漢化平埔族群方麵的研究。他修正清朝視颱灣為邊疆、無足輕重,以及統治官僚顢頇無能的通說;進而主張平埔族群在傳統社會發展過程中曾扮演的積極角色。邵式柏當時論點,當然引起國內贊否兩端,尤其是平埔族群研究上,齣現不少相關作品。也許,從今天角度來看,本書無法運用後來不斷齣刊的豐富各語公私史料,以及新近研究成果,免不瞭有缺陷或失誤。但本書卻具有一個值得我們嚴肅反省的課題:邵式柏的國傢政治經濟學與曆史人類學視角,是站在長期曆史分析立場,這一方嚮,反而是國內研究者的缺陷。我們多專攻斷代,形成颱灣史研究去頭截尾的窘境。老書新讀,從這方麵思考,絕對獲益不少。──翁佳音(中央研究院颱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颱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原文於1993年齣版時,已不僅是平埔族群史研究者必讀的巨著。全書從史前貫穿荷蘭東印度公司、西班牙、鄭氏東寜王國,一直到清帝國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討論外來政權的行政、賦稅、人口、地權、番屯等統治策略,以及時代衝擊下的平埔族群文化變遷,已是跨時代比較製度史上相當重要的參考著作。邵式伯此專書齣版二十年來,除瞭激起國內學術界不同論點的討論,也為颱灣曆史研究在英語世界劃下一重要的學術裏程碑。繁體中文版的齣版,定能激起國內學術界又一波的討論。──康培德(東華大學颱灣文化係教授兼係主任)
作為人類學傢的邵式柏,在颱灣史研究還一片荒蕪、但民間社會仍留有豐富傳統遺緒的年代,進入颱灣的田野,卻又一頭栽進史料,成就瞭這本綜論十七世紀殖民勢力入颱到清廷統治期間的全觀曆史,並進一步對清代颱灣史的熟番地權、族群政治研究,産生如原爆般層層擴散、無遠弗至的影響。然而,本書恐怕也是颱灣史研究領域中,最知名、最多研究者引用、造成最多學術討論,卻很少有人認真閱讀過原文的經典之作。這次,終於在幾位優秀學者的閤作下,以數年時間,完成全文中譯,讀者不但得以迴歸原點,認識本書真正內容,也讓人樂觀預期清代颱灣的政治經濟與族群史,或能開展齣更上層樓的討論空間。讓我們誠摯歡迎,邵式柏重返颱灣。──詹素娟(中央研究院颱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